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5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5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1 17:4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四单元 天气与气候
第5课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生中秋节发言稿最新秋节演讲稿最新
学生秋节演讲稿精选
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秋节。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期,所以称为“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秋的月最圆,秋的月最明,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是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秋节尤为甚。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的灯塔,是荒漠的甘泉,是
热带自然景观
寒带自然景观
构成气候的要素是什么?
思考?
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
1.纬度因素
2. 海陆因素
3.地形因素
4.人类活动
不同纬度的气候特征
A.
B.
低纬度
高纬度
合作探究:思考:A、B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原因?
________因素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一般的说,纬度较______的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气温较 _______ ;纬度较 ______ 的地方获得太阳热量较少,气温较低。因此,人们将地球表面划分为______带、______带________带






纬度
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获得太阳热量的多
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不同。
1.对气温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2.对降水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获得________的多
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间_____和_____存在明显不同。
1.对气温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___
纬度越低气温越___

2.对降水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___,
两极地区降水___
合作探究: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水里还是凉的!
地面好烫啊!
水里还是暖和的!
地面好冷!
夏季
冬季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海陆性质差异:
性质
吸热慢 散热慢
吸热快 散热快
气温高
气温低
气温低
气温高
陆地 海洋

影响 夏季
冬季

1 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 因此,离海洋较近且
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 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


海洋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情况也不同。陆地升温 ,降温也 ,海洋则相反。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 气温高, 气温低。冬季相反。


海洋
陆地
二、海陆因素
海陆因素
讨论二:1、两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是多少?
2、那个城市的年降水量更大,为什么?
通过比较西安和东京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得出结论:同纬度地区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沿海地区:距海洋较近,且能够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较 ,气温年较差
2、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 气温年较差
海陆因素




巩固提升:
1、夏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1、哪里更闷热?为什么?
2、两地相比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
吐鲁番
秦皇岛
气温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三、地形因素
0
24。C
30。C
18。C
?。C
2000米
1000米
0米
2500米
通过此图得出哪些结论?
1、对气温的影响
15
A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而B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坡向与气候
思考?
为什么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
2、对降水的影响
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
被迫沿迎风坡爬升。
迎风坡
背风坡
气团沿迎风坡爬升
水汽遇冷凝结
降水
20℃
8℃
14℃
A
B
C
D
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如人工绿化、兴修水利、建设生态防护林等。有些人类活动,可能使当地的气候恶化,如滥垦滥伐、过度放牧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人类活动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例如,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过滤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侵害。臭氧减少或出现臭氧层空洞,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003年9月11日臭氧层示意图像
酸雨的危害
小结: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
1、同纬度地区比较,海拔越高, 气温 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2、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降低6?C

◆读图判断1:A、B、两地哪一地区的降水多?为什么?
C
C
2:如果A地气温是 那 么C地的气温约是多少?
15?C,
巩固提升
1、构成气候的两要素是 和 。
降水
气温
检测反馈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________
____ 、___ 、________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
4、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
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是?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第5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高气温。
气温: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降水: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
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气温: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 温低。内陆气温年较差大,沿海气温年较差小
(基本因素)
人类活动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第5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__纬度气温高,__纬度气温低。
气温:海拔高气温__,海拔低气温__。
降水:___坡降水多,___坡降水少。
降水:___附近降水多,___地区降水少。
降水:回归线附近,大陆__岸降水多,__岸降水
少。中纬度地区,__降水多,___降水少。
气温:同纬度地带,夏季___气温高,__气温低。内陆气温年较差__,沿海气温年较差__
(基本因素)
人类活动
6我国北方______、_____地区旱地连片,盛产____,所以居民多以____为主食;南方_____地区水田广布,盛产_____,所以居民多以_____为主食,。西北______、____地区草场广布,牛羊成群,所以居民饮食中____肉、____制品占有很大比重,特色食品也多以肉、奶为原料,如烤羊肉串、奶酒等。
半湿润
半干旱
小麦
面食
湿润
稻谷
米饭
半干旱
干旱
牛羊

7、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喜食辣椒,因为当地气候______,而辣椒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功效。交通方面的“________”,也是气候条件引起的。
潮湿
祛风去湿
散寒健胃
南船北马
1.读下图后回答。
(1)图中A处与B处相比,
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
原因是该地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与C处相比,
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
原因是该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A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1)上图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该问题带来的危害有:全球气温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传染病增多等。
(3)该问题的形成原因:人类大量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空气中排放的______________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等。
措施:减少使用含碳燃料,尽量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中响应这一主题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球变暖
两极冰川消融,会淹没沿海平原与城市,
旱涝灾害频繁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二氧化碳
森林植被
洁净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宣传低碳生活,平时节约用水用电,多植树等。
(1)甲地最热月是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最冷月是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_
(2)乙地最热月是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最冷月是_____月,平均气温是________。
(3)丙地表示的温度带是_________带。
(4)甲、乙两地中,________地在北半球,________地在南半球。
(5) A地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地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8℃
7
13℃
8
27℃
1
-7℃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湿润)多雨
(1)、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 气候,主要分布在 __ 洲的刚果盆地、 ____洲的马来群岛、 ______ 洲的亚马孙平原。
(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是 气候,如非洲的 沙漠、亚洲的 半岛;南回归线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也有这种气候的国家主要是 ______________。而在回归线大陆东部,气候完全不同。例如北回归线穿过的亚洲东部地区是____________ 气候。
(3)、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的 ____ (东、西)岸地区,这种气候在 _______ 沿岸地区分布面积最广。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如西欧)、内陆(如东欧、中亚)和东岸(如东亚)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气候、 __气候和 气候。
热带雨林


南美
热带沙漠
撒哈拉
阿拉伯
澳大利亚
亚热带季风
西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1、通常人们用 和 这两个要素来描述当地的气候,而 、 和地形因素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也成为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2、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人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冰洋沿岸,他们乘雪橇,住雪屋,以捕鱼为生;傣家的竹楼村落位于潮湿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便于通风防潮,形成“高脚”建筑风格;沙漠地区,_______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沙漠之舟”;
河湖水乡,人们一般“_____________”。
3、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排放有害气体,形成两极上空的“______________”;
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许多地区形成_________
气温
降水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因纽特
骆驼
以舟代步
臭氧层空洞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
(1)、甲、乙两图中民居的房顶有什么不同?
甲 乙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民居建筑结构上的差异,与气候的哪方面有关?
(3)、丙、丁两图反映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_________图反映的是农耕业, 图反映的是农牧业。可见,气候会影响到 。
(4)、热带水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热带水果有: 。
温带水果有_____________.
屋顶坡度小
屋顶坡度大
气温、降水等


农业
香蕉、菠萝、椰子、荔枝、龙眼等
柑橘、杨梅等
苹果、梨等
2、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 )
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 B.河流差异的结果
C.地形差异的结果 D.纬度差异的结果
3、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4、夏季,我国庐山峨眉山是避暑圣地,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A
A
C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寺”比“人间”春迟是由于 ( )
A. 寺庙对桃花的影响 B. 桃花品种的差异
C. 山寺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地形因素) 
D. 土壤对桃花的影响
6.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的成因是 (  )
 A. 地处高纬地区   B. 地势高
 C. 距海远      D. 地处背风坡
7.对农业生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  )
 A. 气候     B. 地形
 C. 农业生产水平 D. 开发历史长短
C
C
A
8、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沿北纬40度的亚欧大陆及其1月和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F
(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 (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深居 。
(2)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地,原因是受 性气候影响。
(3)B、E两地气候类型都是 气候,其中B的年降水量更 ,原因是距离海洋更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出现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地,目前对其防治的主要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内陆,距海远
C
海洋
温带季风


A
植树造林、准确预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