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月、日
教材通过出示国际劳动节、儿童节、建党节、教师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1这部分教材先安排了比较直观的年历,并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并回答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习惯上称大月),哪几个月是30天(习惯上称小月)以及二月有多少天,并且探讨一年有多少天(这里只是针对教材出示的年历,不考虑平年和闰年,这里不强调算法)。教材这样设计一方面是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年、月、日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借助于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做一做”中让学生从年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在年历里圈出来,后面的“做一做”让学生观察今年的年历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中教材分别给出了2011年和2012年的二月月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二月的天数并不都是一样的,然后说明: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然后让学生探讨闰年全年有多少天。接下来的“做一做”,教材给出了1997~2008年各年的二月月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二月有29天,其他的二月有28天,让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判定方法。教材在下面的底注中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通常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通常是闰年,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教材还在79页的“你知道吗”中介绍了为什么有平年、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些知识只宜作为常识给学生介绍。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
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认识。
第课时 年、月、日的认识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
发现规律并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师准备】 PPT课件、各年份的年历、表格。
【学生准备】 各年份的年历。
填空。
1时=( )分 1分=( )秒
2时=( )分 240分=( )时
1分25秒=( )秒
82分=( )时( )分
【参考答案】 60 60 120 4 85 1 22
方法一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知道每年都有哪些节日吗?
PPT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介绍2011年重要的节日。
预设 生1:“五一”是国际劳动节。
生2:“六一”是国际儿童节。
生3:“十一”是国庆节。
……
课件依次展示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
师:你知道今天的日期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说出年历上出现的节日,明白每个节日对应着一天,从而引出每天都是一个日期,引出“年、月、日”新的课题。
方法二
1.师:故事发生在2014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14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师: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年、月、日的认识)
3.师:年、月、日是表示时间的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
预设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设计意图] 故事中罪犯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14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入关被警察识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罪犯整了容,警察凭什么识破了他的?引出新课,吸引着学生探究新知,寻找故事答案。
学习例1,了解年、月、日的知识
1.初步观察,了解年历。
(1)PPT课件依次展示完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让学生回忆:“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用彩笔在年历上圈一圈,再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介绍。”
预设 生:我还知道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
(2)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年、月、日?
预设 生:报纸上、日记里、食品和药品标签上的保质期……
(3)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
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2011年、2012年的年历,仔细观察年历,积累自己的发现。
(2)小组内及时进行交流与探究,独立完成下表。
然后思考下列问题。(PPT课件出示)
(1)一年有几个月?
(2)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
(3)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4)你还能发现什么?
3.反馈: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31天)
四、六、九、十一月(30天)
二月28天或29天
师:谁还有哪一年的年历?观察一下也是这样吗?
预设 生1:也是这样的,我拿的是2015年的,二月份有28天,其余的都一样。
生2:我拿的是2016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余的也都一样。
4.教学大月、小月。
(1)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2)师:想一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个什么名字?(随学生回答板书:小月)
(3)师:二月份既不是31天,又不是30天,有时28天,有时29天,那我们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板书:特殊月)
(4)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7个大月,4个小月)
5.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
师:你觉得大月、小月的天数对我们有用吗?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介绍用拳头记忆的方法。(PPT课件出示左拳)
师:举起你的左手拳头,背向自己,从右往左数月份,数到七再从右往左数。
示范:从1月数到12月。
教师带领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数。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师: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冬”指的是十一月。
师:还可以怎么记忆大月、小月?
预设 生1:我知道七月之前的单月都是大月,七月之后的双月是大月,可以这样说: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生2:七月和八月最特殊,两个大月是连在一起的。
……
6.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参考答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日填写。
[设计意图] 学生在观察年历中认识了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由整理得出按每月的天数可以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月,这些都是学生在操作归纳中得出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1.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2)一年有( )个月,3年=( )个月。
(3)一年中,每个月是31天的有( )、( )、( )、( )、( )、( )、( ),共有( )个月;每个月是30天的有( )、( )、( )、( ),共( )个月;二月有时( )天,有时( )天。
2.判断正误。
(1)二月是小月。 ( )
(2)3年是30个月。 ( )
(3)7,8,9三个月共90天。 ( )
(4)一年中,上半年和下半年天数一样多。 ( )
(5)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 )
(6)小刚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 )
3.连一连。
劳动节 8月1日
国庆节 6月1日
建军节 5月1日
儿童节 10月1日
【参考答案】 1.(1)时、分、秒、年、月、日 (2)12 36 (3)1 3 5 7 8 10 12 7 4 6 9 11 4 28 29 2.(1)? (2)? (3)? (4)? (5)? (6)? 3.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预设 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我知道每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2月是特殊月。
生2:我还学会了用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和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作业1
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1,2,3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请填写2016年每个月的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数
2.(重点题)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张华说:“我的生日比劳动节晚一天。”
王健说:“我的生日是教师节的前两天。”
李明说:“我的生日比张华早5天。”
张华的生日是( ),王健的生日是( ),李明的生日是( )。
3.(变式题)观察2016年的年历。
(1)二、三、四月共有( )天。
(2)六月一日是星期( )。
(3)五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4.(易错题)赵老师是1984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大月的第一天出生的,你知道是哪个月吗?是几月几日?今年的生日过了没有?
【提升培优】
5.(难点题)动动脑。
(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
(2)夏天,亮亮在吉林的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他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
6.(开放题)想一想。
(1)汽车到哪年必须上线年检?
(2)2015年3月30日,火腿还能吃吗?
(3)电脑今天坏了,还在保修期内,电脑最早是什么时间购买的?
【思维创新】
7.(创新题)小丽出生那年的9月有5个双休日,你知道这年的9月1日是星期几吗?
【参考答案】
作业1:1.(1)星期日 星期六 7天 (2)星期日 12天 2.(1)不能 (2)不在 (3)2016年 3.31×7=217(天) 30×4=120(天) 217+120+28=365(天)
作业2:1.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4月30日 9月8日 4月25日 3.(1)90 (2)三 (3)4 3 4.5月 5月1日 根据当时日期情况回答生日过了没有。 5.(1)7月和8月或12月和1月 (2)61天或62天 6.(1)2020.12.26 (2)火腿的保质期到期日是2015.03.28,火腿不能吃了。 (3)根据当时的日期回答,去年的今天的前一天。 7.星期六
年、月、日的认识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31天)
小月:四、六、九、十一月(30天)
特殊月:二月28天或29天
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1.借助素材,探索年、月、日的规律。
在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的规律时,我选择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规律。并且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出一种记忆大、小月的方法,然后我再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记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口诀记忆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拳头记忆法,形象又直观。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3.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1.课堂上还是没能大胆放手,把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先发言,教师不该代替学生来说。
2.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今后,还要在教材、学法的研究上深钻研,下工夫,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做一做·77页】
把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在年历上圈出来
【做一做·78页】
根据自己的生日填写
2014年全年有多少天?
[名师点拨] 查看年历,把12个月的天数合起来,看有没有简便方法。
[解法1]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解法2] 31×7+30×4+28=365(天)
[解法3] 30×11+7+28=365(天)
[解法4] 30×12+7-2=365(天)
【知识拓展】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选取简便的方法,清楚地看出一年有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这样又快又正确。
年、月、日的来历1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必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年、月、日的来历2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天、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以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第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了解一些宇宙天体运动规律与年、月、日关系的常识,引发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的兴趣。
【重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难点】
判断不同年份是不是闰年的简单方法。
【教师准备】 PPT课件,各年份年历。
【学生准备】 各年份年历,连续多年的二月份的月历。
1.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预设 生: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1,3,5,7,8,10,12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有4,6,9,11月,2月是特殊月。
2.元旦是( )月( )日,
妇女节是( )月( )日,
劳动节是( )月( )日,
儿童节是( )月( )日,
教师节是( )月( )日,
国庆节是( )月( )日。
【参考答案】 一 一 三 八 五 一 六 一 九 十 十 一
方法一
师: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歌诀。你们都记住大、小月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请听清楚要求,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起立,要是小月女同学起立。
教师最后报“二月”,提问:刚才老师报到二月时你们为什么都不动了?
预设 生:因为二月是个特殊月。
师:是呀!二月是个特殊月,有的年份二月只有28天,有的年份二月有29天。我们就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板书: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板书:闰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平年和闰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对大月、小月的判断,引出二月的特殊,加深对二月的印象,为下面判别平年、闰年作准备。
方法二
师:你知道自己出生在哪一年吗?(学生回答)
师:能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小组交流后部分学生汇报)
师:闰平同学出生在2004年,他从第二年起到现在(2015年)只过了两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猜测,引起全班学生交流争论,最后形成最合理的认识,闰平同学的生日可能在2月29日)
师:对,闰平同学的生日是在2月29日,他想知道哪年能过生日?我们来帮帮他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闰平同学的生日问题。(引出并板书课题:认识平年、闰年)
[设计意图] 从同学们每年过一次生日,而闰平同学这么大了只过了2次生日,引出学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联想到上节课学习的二月份有时候是29天,是不是2月29日呢?那他在哪年过生日呢?引出新课。
学习例2,认识平年和闰年
1.探究平年、闰年的特征。
师:昨天老师布置你们研究了教材第79页的月历,请拿出来小组研究,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PPT课件出示1997年~2008年2月份的月历)
学生汇报。
预设 生:有的年份二月是28天,有的年份二月是29天。
师:我们把二月份有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二月份有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
师:大家再看刚才的月历,1997年~2008年哪年是闰年?
预设 生:2000年、2004年、2008年是闰年。
师:不错,2000年、2004年、2008年是闰年,它们之间相差了多少年呢?按照这个规律,往后推算,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探究四年一闰的规律。
师:你们也许会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呢?我们到知识加油站加加油就明白了!请看大屏幕。(PPT课件出示“闰年的由来”)
师:原来是这样啊,每4年里就有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PPT课件出示算式,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交流结果,同时PPT课件显示计算结果。
1997÷4=499……1
1998÷4=499……2
1999÷4=499……3
2000÷4=500
2001÷4=500……1
2002÷4=500……2
2003÷4=500……3
2004÷4=501
2005÷4=501……1
2006÷4=501……2
2007÷4=501……3
2008÷4=502
师:观察闰年有什么特点?
预设 生: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如果有余数,那么这一年就是平年。
师:对,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就是我们说的阳历。
(板书:平年、闰年判断法:公历年份数÷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师:为什么会每四年就要有一个闰年呢?
预设 生:刚才的“你知道吗”里面讲了一年有365天零14天,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所以每4年有一个闰年。
3.尝试判断,探究简单的判断方法。
师: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能不能整除,能整除的就是闰年。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明理由。
(PPT课件出示计算结果)
1876÷4=469
1936÷4=484
1894÷4=473……2
1996÷4=499
2005÷4=501……1
师:你觉得一个个地去计算麻烦吗?有没有好的办法?(小组讨论)
预设 生:年份是单数时不用计算也就知道这一年不是闰年,因为单数不可能是4的倍数。
师:真聪明!
4.了解整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的道理。
师:假如前面的闰平同学能活过一百岁,那么到2100年,他能不能过生日呢?
学生计算汇报:能,因为这一年是闰年,二月是29天。
查询万年历验证2100年不是闰年,产生疑问。
师:为什么这一年不是闰年,是我们计算错了还是万年历错了?还是听听时间老人是怎么说的吧!
(PPT课件出示)
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天2小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所以科学家又作一项补充规定: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学生齐读一遍: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哦,原来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补充板书:公历整百年份数÷400)
师:可是我们又没有学过除以400这样的多位数除以多位数的除法,怎么办?如:2100÷400。老师告诉你我们只需要用2100的前两位数也就是21去除以4就可以了,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如果没有余数那就是闰年。请你验证一下吧!
(PPT课件出示:判断哪一年是闰年)
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2100年。
学生说思路。
5.巩固练习。
(1)判断平年、闰年。
1996年 2000年 2008年
2010年 2011年 2100年
(2)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闰年一年有多少天?
(随学生回答板书: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参考答案】 (1)平年:2010年 2011年 2100年 闰年:1996年 2000年 2008年 (2)31×7+30×4+28=365(天) 365÷7=52(个)……1(天) 365+1=366(天)
[设计意图] 学生能通过自己观察,讨论得出规律,并且能利用发现的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填空。
(1)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2)闰年全年有( )天,平年全年有( )天。
(3)1900年的二月有( )天。
(4)2016年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5)通常4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是( )的倍数的年份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 )的倍数才是闰年。
2.连线。
【参考答案】 1.(1)28 29 (2)366 365 (3)28 (4)91 (5)3 1 4 400
2.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年和闰年,知道了如何判断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4的结果如果没有余数,一般就是闰年。如果是整百年数,就要公历年份÷400。
作业1
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4,5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我会填。
(1)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共( )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共( )天。
(2)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一年共有( )天,到2009年10月16日是( )周年。
(3)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外,还有( )、( )、( )。
(4)王老师外出培训2个月,正好是62天,这2个月是( )和( )。
(5)小刚生日是儿童节前一天,小刚是( )出生的。
2.(重点题)连一连。
8月 2010年 4月 12个月 2008年
30天 平年 闰年 一年 31天
3.(易错题)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
(1)单数的月份都是31天,双数的月份都是30天。 ( )
(2)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6月1日了。 ( )
(3)妈妈是在4月31日出差回来的。( )
【提升培优】
4.(变式题)你出生在哪年?是闰年吗?你16岁那一年是闰年吗?
5.(拓展题)一年有4个季度,算一算2016年每个季度各有多少天。
月份
天数
第一季度
1月~3月
第二季度
4月~6月
第三季度
7月~9月
第四季度
10月~12月
6.(探究题)2016年六月一日是星期三,你能算出这年的国际劳动节是星期几吗?
【思维创新】
7.(创新题)爷爷出生于1948年2月29日,从1949年到2017年元旦他一共过了多少个生日?
【参考答案】
作业1:4.366天 52个星期零2天 52×7+2=366(天) 5.2月29日
作业2:1.(1)28 365 29 366 (2)366 45 (3)年 月 日 (4)7月 8月 (5)5月31日 2. 3.(1)? (2)? (3)? 4.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5.91 91 92 92 6.星期日 7.17个
认识平年、闰年
二月28天——平年 平年全年365天29天——闰年 闰年全年366天
平年、闰年判断法
公历年份数÷4公历整百年份数÷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1.创设贯穿教学始终的、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以大月、小月游戏和闰平的生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能够广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一环节创设了教学情境,通过“闰平同学为什么只过了两个生日”问题,对前一节所学内容进行了“不自觉的复习”。认识到只有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而闰平出生在2月29日,他不能过生日的原因可能是有些年份的二月只有28天;通过“闰平想知道哪年能过生日”提出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2.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广泛交流的过程。
学生通过操作知道了平年和闰年的特征,在发现闰年的出现规律、判断闰年的方法上,我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探究和交流的空间,并给予了必要的补充。在探究交流中,让他们充分交换数学思维。
3.利用丰富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出示了“为什么四年一闰”“四百年一闰”等小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知识的由来,拓宽了知识面。除此之外,还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万年历,快捷方便地提供材料,用于教学。
在实际判断时,我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有点迷糊,不知所以。课下分析了一下原因:发现学生对平年和闰年还不是太理解,还有计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懒得写竖式计算,又怎能不迷糊呢!
本节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熟悉、典型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兴趣。尊重学生,合理引导,适时讲解。
【做一做·79页】
(1)2000年、2004年、2008年 (2)4 2012 (3)2015 2012 2016
【练习十七·80页】
1.(1)星期日 星期六 7天 (2)星期日 12天 2.(1)不能 (2)不在 (3)2016年 3.31×7=217(天) 30×4=120(天) 217+120+28=365(天) 4.366天 52个星期零2天 52×7+2=366(天) 5.2月29日
2008年上半年有( )天。
[名师点拨] 上半年是指1月到6月。求2008年上半年有多少天,即是求1月到6月共有多少天。首先我们要弄清2008年是闰年,所以2月就是29天。上半年中1月、3月、5月是大月,有31天,4月、6月是小月,有30天。然后用31乘3等于93天,30乘2等于60天,相加之后再加上2月的29天就是上半年的天数。列式为31×3+30×2+29=182(天)。
[解答] 182
【知识拓展】 1年有12个月,其中1月至6月是上半年,7月至12月则为下半年。下半年的天数固定不变。
小强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小强的生日是哪一天?
[名师点拨] 小强只过了3个生日,并且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只有3岁,那么他的生日一定是个很特殊的日子,要每隔几年才能出现1次。很显然,他出生的年份一定是闰年,只有2月29日才能每隔4年出现1次。
[解答] 小强的生日是2月29日。
【知识拓展】 此题中小强的生日一定是个很特殊的日子,要每隔几年才会出现1次,所以要考虑到闰年的2月29日。
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大约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1天来,把这1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为什么每个月天数不一样
我们现在用的历法来源于古罗马。
古罗马有一位叫儒略·恺撒的统帅,他主持制定了历法。因为他自己生于七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他就决定把七月改叫做“儒略月”,而连同其他和七月一样的单月,都定为31天,双月就定为30天。如果这样的话,一年就有366天了,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一样,历法就不准确了。因为二月是古罗马处决犯人的月份,恺撒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把二月减少了一天。因此,二月就有29天,而在闰年时二月就有30天。
恺撒死后,奥古斯都继承了帝位。他出生于八月,就把八月叫做“奥古斯都月”,还把原来八月份加了一天,成了31天,又把十月、十二月也都改成了31天,这样一来,一年就又多出了3天,所以他又把九月和十一月改成了30天,再从二月里减去一天,这样二月就变成了28天,只有闰年才有29天。
所以,我们现在的1,3,5,7,8,10,12月是31天,4,6,9,11月是30天,而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