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你的“老家”在哪里?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空间位移——迁出地到迁入地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定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定义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8、山东有计划的抽调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抗击新冠病毒。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定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影响AB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0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0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出地迁入地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的影响思考并归纳:人口迁移的影响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原因1、七年后,你大学毕业留京工作。2、闯关东、走西口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原因1、七年后,你大学毕业留京工作。2、闯关东、走西口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的移民戍边。4、上世纪80年代,很多内地青年去深圳打工。5、“石油王国”沙特约有三分之一是外来人口。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原因南北战争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 人口大规模西迁 由乡村流入城市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南北战争时期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原因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原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自然灾害、环境等家庭、婚姻、教育等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较多的
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等战争、国家政策迁出地迁入地推拉力理论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原因 1、经济因素是引发人口迁移(尤其是自
发迁移)的最经常、最根本的原因。 2、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
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经济因素日益
成为影响人口的迁移的主要因素。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
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
素。综上所述: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的原因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迁入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4.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知识拓展: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分析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面临的难题。探讨解决农民工难题的对策与途径。 身份属性: 农民(户籍)
职业属性: 第二、三产业1.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主要从事哪些行业中?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印证这种说法?结合课本P21资料1,回答问题2.分析促使农业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行业共性 收入低,待遇低
工作环境差
工作时间长等 累 险 重 苦 差 主要在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采掘、纺织、服装、玩具以及在汽车、家电等行业,即主要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中。主要从事行业1.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主要从事哪些行业中?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印证这种说法?知识链接:
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③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战争、宗教等)④社会因素(就业、婚姻等)2.分析促使农业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是主要原因据资料2回答:1.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好处只是增加经济的收入吗?还有哪些?2.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1.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好处只是增加经
济的收入吗?还有哪些? a.外出务工大幅增加了现金收入,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准。
b.外出务工人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掌握了技能,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c.繁荣农村经济、文化事业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是城市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往农村的纽带和桥梁。2.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1)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①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补充城市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2)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消极作用 ①人口密度大,对城市环境压力大 ②对城市治安管理造成负担等
农民工生存现状?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小时% 工资低 “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 在工作中,对职业病的巨大危害认识不够。来自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联党村的小伙子党建军告诉记者,他的双手是在两年多前失去的,当时他在一位台湾老板开的工厂打工,由于流水线上的冲床已经老化,又连续加了3个多月的班,每天工作15个多小时,他极度疲劳,终于在一天凌晨2点出了事。当他的双手被冲床截断的一刹那,他想“自己的一辈子都完了”
承包商防投诉,民工被锁工地在政治上:
无权劳动力,在工作地不享有同等的选举等权利
在经济上:
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时有发生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
在生活上:
留守儿童,子女受教育权利不能保障等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城市中的农民工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国社会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为此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下所列:资料3
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
1.取消户籍制度.
2.开放大城市,建设大都市区,使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及其附近的小城镇转移.
3.集中发展中等城市,以吸纳流动的民工.
4.政府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5.创办更多的中小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6.国家推行适当的政策,鼓励农民成为经营型的民工,而不只是来打工.
7.控制农民工的数量.
8.农民工得到和城市下岗工人同等的待遇.解决农民工问题要从根上治理:你有哪些建议?1、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度来认识和解决。
2、改革户籍制度。
3、改革现行的人事劳动制度。
4、制定规划,采取措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 民工问题。 (2016新课标卷3)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2.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力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ACD作 业
1、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哪几种空间形式?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3、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好处只是增加经济收入吗?
4、农民工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