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的场所是 (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睾丸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分离→复制→分裂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3.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 )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4.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5.在下图中属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示意图的是( )
6.右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 )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7.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细胞比例( )
A.1:1:2:4 B .1:1:1:2
C.1:1:2:2 D.1:1:1:3
8.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9.下面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10.某动物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着丝点数和四分体数分别
A.6和12 B.6和3 C.12和6 D.12和12
11.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下列哪一项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 )
A.初级精母细胞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
C.精原细胞 D.体细胞
12.一母亲生了一男一女的双胞胎,此双胞胎来源于 ( )
A一个受精卵 B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结合
C两个受精卵 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
13.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此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 a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 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的图示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④ D.②④
14.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A.4种和1种 B.4种和2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2种
15.性染色体存在于 ( )
A.精子 B.卵细胞
C.体细胞 D.以上三种细胞
16.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做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C.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1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 )
A.XWXw B.XWXW C.XWY D.XwY
18.正常情况下,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
A.22+X B.22+Y C.44+XY D.44+XX
19.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 ( )
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20.色盲基因携带者产生的配子是 ( )
A.XB Y B.Xb X b C.Xb Y D.XB Xb
21.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一位未婚女性血友病患者造血干细胞进行交流。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则她与正常人婚后生育患血友病男孩几率是( )
A.0 B.50% C.100% D.25%
22.色盲基因与它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 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下列几组婚配方式中, 只要知道子代的性别, 就可知道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
①女性正常×男性色盲 ②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③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④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能决定性状,人的耳廓上长硬毛的性状就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患此病,若生一男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
A.100% B.75% C.50% D.20%
24.某男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而他本人色觉正常,他与一个没有色盲病家族史的正常女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红绿色盲病的概率是 ( )
A.1/2 B.1/4 C.0 D.1/8
25.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1/2 B.1/4 C.0 D.1/8
26.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三图各属于时期: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期细胞。图中有染色体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个;在其上一时期有四分体______个。
(2)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其子细胞为_________。
(3)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条(5)三图中含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
27.(10分)下图为某动物的细胞模式图,其中A为体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图中D细胞连续分裂,则它最终分裂成的细胞为___________(从左图方框中选择
正确的图,并用字母表示)。
(2)B、C、D三个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____。
(3)用字母和箭头将上图5个细胞(含方框中所选的正确图),按细胞分裂的可能顺序用
字母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均与图_________所示过程直接相关,请在右侧方框中画出除了左图示中的分离组合方式外,还可能有的分离组合方式。
28.(10分)如下图所示为某生物生活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列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过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示意图的全过程,既直接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特点,又反映了细胞分裂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29.(10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由遗传图解可判断出甲病为常染色体上______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假设Ⅲ1和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所以婚姻法
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30 果蝇的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控制体色的一对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眼色的一对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黑身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 F1有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四种表现型。
(1)写出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灰身红眼雌果蝇 ______ ;黑身红眼雄果蝇 ________ 。
(2)F1雌果蝇的表现型为 ___________ ,且比例为 ___________ 。
(3)从F1中选取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灰身红眼雄果蝇进行交配,获得F2。若F2中只出现灰身红眼和黑身红眼两种表现型,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灰身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 ;若F1中出现了黑身白眼的类型,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 。
31.(5分)下图1中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 和 〇 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A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
⑵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 。
⑶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2中的 。
⑷图1中A细胞的变化以及基因B与基因b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图B中的 时段。
A.7~8,0~4 B.4~7,3~4 C. 8~9,4~5 D.4~5,8~9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DDB 6—10 CDCCB 11—15 BCDAD
16—20 CADBD 21—25 BAACB
二、非选择题
26.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4;8;2 ⑵ 4;体细胞
⑶ 卵细胞和极体 ⑷4 甲图
27.⑴ E ⑵C、 D
⑶ B→A→C→D→E 或 A→B→C→D→E(写一种即可) ⑷ C 如右图
28.⑴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⑵ 受精作用;保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生物的进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⑶生殖和发育;生长、发育和繁殖
29.⑴ 显性; 由于致病基因为显性,如果在X染色体上,Ⅱ5的女儿Ⅲ3应该患甲病,与事实不符。 ⑵ aaXbY;AaXbY ⑶ 1/4
30.(1)BbXHXh bbXHY
(2) 灰身红眼和黑身红眼1 :1 (3)BbXHXH BbXHY BbXHXh
31、⑴极体 0 ⑵ BdXa、bdXA、BdXA、bdXa ⑶ A 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