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1 11:2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离地球的远近不同,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也不相同.下列反映公转周期与行星轨道半长轴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O为球心,A为地球表面上的点,B为O、A连线间的中点.设想在地球内部挖掉一以B为圆心,半径为的球,忽略地球自转影响,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挖出球体后A点的重力加速度与挖去球体前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弱作用力领域
B. 经典力学适用于微观、高速、强引力场等物体的运动
C. 一旦测出了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D. 17世纪,牛顿把天空中的现象与地面上的现象统一起来,成功的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4.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球体,在距离球心O为2R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现从M中挖去半径为R的球体,如图所示,则剩余部分对m的万有引力F为(  )




A.
B.
C.
D.



5. 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被月球捕获后,首先稳定在椭圆轨道Ⅰ上运动,其中P、Q两点分别是轨道Ⅰ的近月点和远月点,Ⅱ是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轨道Ⅰ和Ⅱ在P点相切,则(  )

A. 卫星沿轨道Ⅰ运动,在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
B. 卫星沿轨道Ⅰ运动,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Q点的加速度
C. 卫星分别沿轨道Ⅰ、Ⅱ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不相等
D. 卫星要从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在P点加速
6.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运转半径的,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此卫星的运转周期大约是(  )



A.天
B.天
C. 1天
D. 9天



7.两个质量分布均匀且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两个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 2F
B. 4F
C. 8F
D. 16F



8.某物体在低速(接近0)情况下质量为m0,在速度为v的高速(接近光速)情况下质量为m,则由狭义相对论,物体速度v为(  )



A.·c
B.·c
C. (1-)·c
D.·c



9.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  )



A.=()
B.=()
C.=()2
D.=()2



10.在气象卫星中有极地卫星,在导航通讯卫星中有同步卫星.若某极地卫星通过了南北极的极点,周期为2.5 h.则关于它与同步卫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地卫星的绕行轨道平面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互相垂直
B. 极地卫星的速率可能比同步卫星的速率小
C. 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比极地卫星小
D. 极地卫星的绕行轨迹与地球的某条经线在同一平面内
11.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12.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若某极地卫星从南极的正上方开始第二次运行至北极正上方,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可看做球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条件可知(  )



A. 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
B. 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
C. 地球的质量为
D.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R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将一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测出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位移为s,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_.
14.地球赤道上的物体A,近地卫星B(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同步卫星C,若用TA、TB、TC;vA、vB、vC;分别表示三者周期,线速度,则满足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6.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行星称为双星,由于两星间的引力而使它们在运动中距离保持不变,已知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L,求它们的角速度.
17.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行星中心距离为R,其周期为T.求两行星的总质量.
18.如图所示,两个天体构成双星,绕同一点做圆周运动,两星中心的距离为L,转动的周期为T,其中一颗星球质量为m,则另一颗星球质量为多少?.(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k知r3=kT2,D项正确.
2.【答案】A
3.【答案】B
【解析】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弱作用力领域,不适用微观、高速、强相互作用,A正确,B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出了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由G=mg知C正确;根据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史知D正确.
4.【答案】A
【解析】质量为M的球体对质点m的万有引力
F1=G=G
挖去的球体的质量M′=M=
质量为M′的球体对质点m的万有引力
F2=G=G
则剩余部分对质点m的万有引力
F=F1-F2=G-G=.故选项A正确.
5.【答案】A
【解析】在近日点速度较大,故A正确;在P点从轨道Ⅰ运动到轨道Ⅱ,卫星做向心运动,需减速,故D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大小取决于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在同一点加速度是相同的,故B、C均错误.
6.【答案】C
7.【答案】D
故两个大铁球间的万有引力
F′=G=G=16G=16F.
8.【答案】B
【解析】根据m=可得v=·c;B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2R=mg,又由开普
10.【答案】A
【解析】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其运行的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故极地卫星的绕行轨道平面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互相垂直,故A正确;根据=mr()2,知T=2π,极地卫星通过了南北极的极点,周期为2.5 h.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 h,所以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极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m,得v=,所以极地卫星的速率比同步卫星的速率大,故B错误;发射速度没有可比性,需要看实际情况,故C错误;某一时刻极地卫星的绕行轨迹与地球的某条经线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地球自转,所以下一时刻极地卫星的绕行轨迹与那条经线又不在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
11.【答案】B
【解析】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故A错误;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对称的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速率,故B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R+h),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T为一定值,根据上面等式得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也为一定值.故C错误;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不一定重合,但圆心都在地心,故D错误.
12.【答案】A
【解析】某极地卫星从南极的正上方开始第二次运行至北极正上方,所用时间为t,即t=,所以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所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ω==,故A正确;根据卫星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mω2r
地球表面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得:=mg
联立两式求解得:r=,所以线速度v=rω=,故B错误;地球的质量为M=,故C错误;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R,故D错误.
13.【答案】(1) (2)
【解析】(1)设该星球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在该星球表面做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s=v0t,竖直方向:h=gt2,联立得:g=.
(2)该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该星球的质量为:M=ρ·πR3,联立得:ρ=
14.【答案】TA=TC>TB vB>vC>vA
【解析】卫星A为同步卫星,周期与C物体周期相等,根据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周期T=2π,所以TA=TC>TB;AC比较,角速度相等,由v=ωr,可知vA<vC;BC比较,同为卫星,由人造卫星的速度公式v=,可知vB>vC,
故TA=TC>TB,vB>vC>vA.
15.【答案】
【解析】
16.【答案】
【解析】双星间的万有引力F=,设M1的轨道半径为r1,M2的轨道半径为(L-r1),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1ω2r1=M2ω2(L-r1)
由M1ω2r1=M2ω2(L-r1)
解得:r1=①
把①代入=M1ω2r1
解得:ω=
17.【答案】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得:G=mR1()2①
G=MR2()2②
R1+R2=R③
解得M+m=.
18.【答案】-m
【解析】对m,设其半径为r,另一物体质量为M,
则G=r,
对M:G=(L-r).
由以上两式可得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