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基本粒子”与恒星演化
达标作业(解析版)
1.若某个质子的动能与某个氦核的动能相等,则质子和氦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 )
A.1∶2 B.2∶1 C.1∶4 D.4∶1
2.通过学习波粒二象性的内容,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B.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质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
C.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D.康普顿效应中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后,光子的波长变小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ε=hv和中,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B.Th(钍)核衰变为Pa(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等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
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
D.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的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流就越强
4.经150 V电压加速的电子束,沿同一方向射出,穿过铝箔后射到其后的屏上,则( )
A.所有电子的运动轨迹均相同
B.所有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均相同
C.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可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
D.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受波动规律支配,无法用确定的坐标来描述它的位置
5.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相同本质的物质
B.物质波和光波都不是概率波
C.粒子的动量越小,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D.粒子的动量越大,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6.2018年11月29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通过验收,该光刻机光刻分辨力达到22nm。关于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B.波长越长的光,光子动量越大
C.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D.爱因斯坦测量了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由此算出了普朗克常量h
7.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中子和另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氘核同向正碰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
A. B. C. D.
8.电子的运动受波动性的支配,对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可以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
B.电子绕核运动时,可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它的轨道
C.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D.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最准确的描述是概率波
B.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建立了光子说,指出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C.太阳、地球等这些宏观的运动物体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是物质波
D.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E=hν和p=h/λ中,能量和动量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和频率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大量的电子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表明所有的电子都落在明条纹处
C.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这是光子自身的固有性质
11.光子的动量p与波长 的关系为 .静止的原子核放出一个波长为λ的光子.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
(1)质量为M的反冲核的速度为多少?
(2)反冲核运动时物质波的波长是多少?
12.历史上美国宇航局曾经完成了用“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实验.探测器上所携带的重达370Kg的彗星“撞击器”将以1.0×104 m/s的速度径直撞向彗星的彗核部分,撞击彗星后“撞击器”融化消失,这次撞击使该彗星自身的运行速度出现1.0×10-7 m/s的改变.已知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①撞击前彗星“撞击器”对应的物质波波长;
②根据题目中相关信息数据估算彗星的质量.
13.因为微观粒子具有十分明显的_______性,所以不能象宏观物体运动那样可以用精确的轨道来描述;对光子的测量越精确,其动量的不确定性就越_____,用表示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用表示微观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则两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__,上式称_____________。
14.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而_______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_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按波动说,光的能量是由_______________决定的,按照光子说光子的能量是跟____________成正比的.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质子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根据公式:可知,动能相等的质和氦核的动量之比为,根据公式:,所以这两个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故B正确。
2.C
【解析】
【详解】
A.能量较大的光子,,频率较高,波长较短,粒子性越显著,A错误。
B.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由于 ,质子质量大,波长短,波动性不明显,B错误
C.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但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C正确。
D.康普顿效应中光子与静止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后,动量减小,,波长变长,D错误
3.A
【解析】
【详解】
A. 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ε=hv和中,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故A正确。
B. 由质量数守恒可知,钍核衰变为镤核,衰变前Th核质量数等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质量数之和,单是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故B错误。
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库仑力对电子做正功,所以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
D. 对于某种金属,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的频率越高,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所产生的光子的初动能增大。故D错误。
4.D
【解析】
【详解】
由物质波原则可知,它受波动概率影响,由测不准原则得无法确定坐标,所以D是正确的,ABC错误.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实物粒子与光子不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A错误;
B、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物质波和光波一样都是概率波,故选项B错误;
CD、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公式,可知粒子的动量越大,波长越小,其波动性越不明显;粒子的动量越小,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明显,越容易观察,故选项C正确,D错误。
6.A
【解析】
【详解】
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选项A正确;根据可知,波长越长的光,光子动量越小,选项B错误;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C错误;密立根测量了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由此算出了普朗克常量h,选项D错误.
7.A
【解析】
【详解】
中子的动量,氘核的动量,对撞后形成的氚核的动量,所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德布罗意波,分别写出中子和氘核的动量的表达式,然后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出氚核的动量,代入公式即.
8.CD
【解析】
【详解】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是一种概率波,对应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故AB不正确;电子的“轨道”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电子轨道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的位置,故CD正确;
9.ABCD
【解析】
【详解】
A项:量子力学认为物质没有确定的位置,它表现出的宏观看起来的位置其实是对几率波函数的平均值,故对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最准确的描述是概率波,A正确;
B项: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建立了光子说,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故B正确;
C项:由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跟它相对应可知,太阳、地球等这些宏观的运动物体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是物质波,故C正确;
D项:表达式和中,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或频率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故D正确。
10.AC
【解析】
【详解】
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A正确;大量的电子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表明落在明条纹处的电子较多、落在暗条纹出的电子较少,故B错误。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C正确;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无关,故D错误。故选AC.
11.(1);(2)λ.
【解析】
(1)原子核放出光子的过程中,动量守恒,设光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解得: (2)反冲核运动时物质波的波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知道静止的原子核放出光子的过程中,动量是守恒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2.①②
【解析】①撞击前彗星“撞击器”的动量为:
则撞击前彗星“撞击器”对应物质波波长为:
②以彗星和撞击器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规定彗星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υ=M△υ
则得彗星的质量为:
答:①撞击前彗星“撞击器”对应物质波波长是1.8×10﹣40 m.
②彗星的质量是3.7×1013kg.
13.波动性大不确定关系
【解析】
【详解】
微观粒子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对光子的测量越精确,其动量的不确定性就越大,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遵守不等式:,该关系式被称为不确定关系.
14.干涉衍射光电效应康普顿频率频率
【解析】
【详解】
因为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属性,故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是一种波,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根据可知光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的,光子的能量跟其频率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