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动量定理
达标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光滑细杆BC和AC构成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C杆竖直,BC杆和AC杆间的夹角θ=37°,两根细杆上分别套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Q质量之比为1︰2.现将P、Q两个小球分别从杆AC和BC的项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则P、Q两个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到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冲量之比为1︰1 B.重力的冲量之比为5︰6
C.合力的冲量之比为5︰8 D.合力的冲量之比为5︰2
2.关于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动量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B.冲量的方向一定跟对应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C.物体受到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D.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则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均为零
3.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F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相等 B.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
C.F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4.一只小球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垂直于墙面撞到竖直墙上.小球撞墙前后的动量变化量为Δp,动能变化量为ΔE.关于Δp和Δ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Δp最大,则ΔE也最大 B.若Δp最大,则ΔE一定最小
C.若Δp最小,则ΔE也最小 D.以上关于Δp与ΔE的说法都不正确
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分别为α和β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从同一高度h2开始下滑到同样的另一高度h1的过程中,A、B两个物体相同的物理量是()
A.所受重力的冲量
B.所受支持力的冲量
C.所受合力的冲量
D.动量改变量的大小
6.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
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
7.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A.减小球对手作用力的冲量 B.减小球的动量变化率
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 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
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两个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0.5m,左右两端分别连接阻值r1=r2=2Ω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2T。初始时将质量m=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ab放置在水平导轨上。某时刻给金属棒一水平向右的速度v0=3m/s,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v=1m/s。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所有摩擦和导轨的电阻,则在此过程中
A.金属棒上的电流方向由a到b
B.电阻r2上产生的焦耳热为8J
C.流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4C
D.金属棒的位移为4m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恒力F=10 N作用于物体上,历时5 s,则( )
A.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50 N·s
B.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25 N·s
C.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为25 kg·m/s
D.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
10.如图所示,在小车内固定一光滑的斜面体,倾角为θ,一轻绳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上方的固定木板B上,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绳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运动,物块A恰好不脱离斜面,则向右加速运动时间t的过程中
A.重力的冲量为零
B.重力做功为零
C.拉力冲量大小为 mgt cotθ
D.拉力做功为mg2t2cot2θ
11.滑冰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两个穿滑冰鞋的男孩和女孩一起在滑冰场沿直线水平向右滑行,某时刻他们速度均为v0=2m/s,后面的男孩伸手向前推女孩一下,作用时间极短,推完后男孩恰好停下,女孩继续沿原方向向前滑行。已知男孩、女孩质量均为m=50kg,假设男孩在推女孩过程中消耗的体内能量全部转化为他们的机械能,求男孩推女孩过程中:
(1)女孩受到的冲量大小;
(2)男孩消耗了多少体内能量?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木块与墙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木块静止在A位置.现将木块以大小为v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经过时间t木块第一次到达最左端,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求该过程中
(1)木块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
(2)木块所受弹力的冲量大小和方向.
13.质量为0. 2kg的小球以10m/s速度竖直下落到水泥地面,然后向上弹起。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量为3.6kgm/s,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瞬间的动量为________kgm/s,小球向上弹起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14.如图所示,一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箭体质量为m1.卫星质量为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1沿原方向飞行,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分离后卫星的速率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设AC为,BC为,P球沿AC杆做自由落体运动,设下落的时间:,Q球沿BC杆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设下落的时间为:,有以上方程可得:.
A、C.有冲量的定义可得两球的重力的冲量比为:.故AC都错误.
C、D.由速度公式可得,两球的速度比:;由动量定理可知,两球的合力的冲量比:.故C正确,D错误.
2.A
【解析】
【详解】
A.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物体的动量,动量的方向跟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A正确;
BC.恒力的冲量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变力的冲量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冲量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末动量方向相同,也可能与末动量方向相反,B、C错误;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合外力的冲量为零,但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并不为零,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A.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逐渐增大。故A错误。
BC.由功的公式W=FL知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L变大,则F做功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得知,物体动能的变化量逐渐增大,故BC错误。
D.根据动量定理得:Ft=△P,F、t相等,则△P相等,即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故D正确。
4.B
【解析】
小球与墙壁碰撞后,如果无能量损失,则小球应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这种情况动量变化量最大等于2mv,动能变化量最小为零,A错误B正确;如果小球与墙壁碰后粘在墙上,动量变化量最小等于mv,动能变化量最大等于,故CD错误,
5.D
【解析】
【详解】
物体下滑过程中,下滑高度h=h2-h1相等,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加速度a=gsinθ,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由于斜面倾角θ不同,物体下滑的时间t不同,重力的冲量I=mgt不同。故A错误;物体下滑的时间t不同,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同,所以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一定不同。故B错误;由于斜面倾角不同,滑到h1高度时,两物体动量方向不同,但两物体动量大小相等,所以两个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是相等的;由动量定理可知,物体动量变化量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所以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C错误,D正确;
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估算题,所以大致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求落地时的速度,并利用动量定理求力的大小.
设鸡蛋落地瞬间的速度为v,每层楼的高度大约是3m,
由动能定理可知: ,
解得:
落地时受到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规定向上为正,
由动量定理可知: ,解得: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103 N,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利用动能定理求出落地时的速度,然后借助于动量定理求出地面的接触力
7.B
【解析】
由动量定理的内容可知,增大接触时间可以减小冲力大小,B对;
8.D
【解析】
【详解】
A.根据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棒上的电流方向由b到a,选项A错误;
B.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
则电阻r2上产生的焦耳热为4J,选项B错误;
C.由动量定理
而
则
则流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2C,选项C错误;
D.根据
解得金属棒的位移为x=4m
选项D正确;
故选D。
9.AC
【解析】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故A正确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为,由动量定理可知动量的变化量为,C正确;重力的冲量大小为,D错误.
10.BD
【解析】
【详解】
A、对物块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块A受拉力和重力,根据力的合成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则,末速度为,而且,则,故重力的冲量为,拉力的冲量为,故选项AC错误;
B、由于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故重力做功为零,故选项B正确;
D、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拉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故选项D正确。
11.(1) 100N?s (2) 200J
【解析】
【详解】
(1)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等,
故女孩受到的冲量等于男孩受到的冲量,
对男孩,由动量定理得:I=△P=0-mv0=-50×2=-100N?s,
所以女孩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00N?s;
(2)对女孩,由动量定理得100=mv1-mv0,
故作用后女孩的速度
根据能量守恒知,男孩消耗的能量为
;
12.(1) mgt (2) mv-μmgt 方向向右
【解析】
【详解】
①重力是恒力,在t时间内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IG=mgt
②在木块向左运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有:
I弹-μmgt=0-mv
解得:
I弹=μmgt-mv
弹力的冲量大小为:mv-μmgt ,方向向右
13.-2 8
【解析】
【详解】
[1].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
P0=mv0=-0.2×10=-2kg?m/s;
[2].在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为:
△p=mv2-P0=3.6kg?m/s.
解得:
v2=8m/s;
14. (m1+m2)v0
【解析】(1)分离前系统的总动量为;
(2)根据动量守恒: ,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