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
B.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
C.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
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
2.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B.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
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 两个表面光滑的物体间也可能有摩擦
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木块一定不受摩擦力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
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丙
5.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 物体受到外力越大时,它的惯性就越大
D.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 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
7.如图的装置中,甲物体重5 N,乙物体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受到的合力为2 N
B. 乙受到的合力为2 N
C. 甲对地面的压力为2 N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N
8.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时由于运动员既要滑行,又要在刷冰时用力蹬地,滑行脚和蹬地脚需要分别穿上塑料底和橡胶鞋,则塑料底和橡胶底的作用是( )
A. 塑料底是为了减小摩擦,橡胶底是为了增大摩擦
B. 塑料底是为了增大摩擦,橡胶底是为了减小摩擦
C. 塑料底和橡胶底都为了增大摩擦
D. 塑料底和橡胶底都为了减小摩擦
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针对甲、乙的分析是为了验证( )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有关
10.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 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 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11.人向前走路时,双脚受到的摩擦力( )
A. 向后
B. 向前
C. 后脚向前,前脚向后
D. 后脚向后,前脚向前
12.地铁启动离站的加速过程中,其惯性( )
A. 先变大后不变
B. 先不变后变大
C. 一直变大
D. 一直不变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
14.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只吊灯.灯绳对灯的拉力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灯绳的拉力与_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5.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6.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把小车放在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对实验结论的得出更有利.
(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3)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________,直到两边的拉线________.
(4)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发现小车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这表明了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_______.
(5)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上,才能平衡.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7.某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以6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经过10 s的时间后下落到地面.问:
(1)运动员开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2)若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了700 N的阻力,那么他的质量为多少?(g取10 N/kg)
18.一根钢丝绳只能承受3×104N的拉力,一个铁块的体积是0.4 m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1)铁块的质量是多大?(g=10 N/kg)
(2)能否用这根钢丝绳提起这个铁块?
(3)指明当提着这个铁块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应该多大.
19.质量为1 000 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
(2)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g取10 N/kg)
五、作图题(共1小题)
20.如图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请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不合题意;
B、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如果两个物体接触没有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两个物体之间就没有摩擦力.故A正确.
B、例如斜面上静止的物体,虽然相对斜面来讲物体是静止的,但是物体在斜面上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两者之间也存在摩擦力.故B正确.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有时跟物体运动方向是相同的,有时是相反的.故C正确.
D、两个物体之间要产生摩擦力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光滑是没有摩擦力的.故D错误.
故选D.
3.【答案】A
【解析】A、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所以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符合题意;
B、物体受到拉力作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和地面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体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C、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有下滑的趋势,物体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存在相对运动,物体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D
【解析】(1)甲、丁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接触面的大小不同,由于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因此甲、丁两图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甲=f丁;
(2)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乙图的压力大,因此乙图的摩擦力比甲图的大,即f乙>f甲;
(3)甲、丙两图,压力相同,甲图是滑动摩擦,丙图是滚动摩擦,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即f甲>f丙.
故这四个图摩擦力大小顺序是:f乙>f甲=f丁>f丙
故选D.
5.【答案】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受力大小等因素都没有关系,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故选D.
6.【答案】C
【解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物体处于什么样的空间,什么样的运动状态,故A、B错误;汽车在转弯时如果不减速慢行,会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方向运动,易造成侧翻等事故的发生,故C正确;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只是让自己能向上跳起,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是应用了惯性.故D错误.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
【解析】相同条件下,橡胶比塑料粗糙,塑料底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橡胶底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选A.
9.【答案】A
【解析】图甲和图乙相比,木块A都是在木板上运动,接触面的材料相同,而图乙中木块A上有一个木块B,压力更大;所以甲和乙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
【解析】人在走路时,双脚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也给脚一下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脚底受到的摩擦力,其方向是向前的.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大小等都没有关系,地铁启动离站的加速过程中,其质量不变,只是速度的变化,所以,列车的惯性一直不变.故选D.
13.【答案】拉力不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解析】(1)如图,弹簧测力计没有水平拉动木块,即使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也不是平衡力,因为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要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
故答案为:拉力不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14.【答案】灯的重力 灯绳对灯的拉力
【解析】
15.【答案】小于 等于
【解析】
16.【答案】(1)光滑 (2)相等 (3)转动 在同一直线上 (4)运动 方向相反 (5)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解析】(1)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越小,对得出实验结论更准确.
(2)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小车静止.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在同一直线上才又静止下来.
(4)如果将两边吊盘都挂在小车同一边的同一挂钩上,小车在水平面上只在一个方向上受到拉力作用,可以发现小车会运动起来.这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要是平衡力,必须满足两个力方向相反这一条件.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平衡.
17.【答案】(1)运动员开伞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
(2)若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了700 N的阻力,那么他的质量为70千克.
【解析】(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因为v=,所以s=vt=6 m/s×10 s=60 m;
(2)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降落伞受到空气阻力和自身重力,重力的大小为700 N,因为G=f=700 N,所以m===70 kg.
18.【答案】(1)铁块的质量是3.16×103kg.
(2)不能用这根钢丝绳提起这个铁块.
(3)当提着这个铁块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应该为3.16×104N.
【解析】(1)已知铁块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求质量,铁的质量:m=ρV=7.9×103kg/m3×0.4 m3=3.16×103kg;
(2)利用G=mg进一步算出重力,再与绳子能承受的力相比较.铁的重力:G=mg=3.16×103kg×10 N/kg=3.16×104N>3×104N,因此不能用这根钢丝绳提起这个铁块.
(3)平衡状态指的是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当提着这个铁块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和铁块自身的重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钢丝绳的拉力等于3.16×104N.
19.【答案】(1)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0 N (2)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为10 N
【解析】(1)已知木块的质量,利用G=mg计算其重力,木块受到的重力:G=mg=1 kg×10 N/kg=10 N;
(2)因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FN=G=10 N.
20.【答案】
【解析】B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则由于惯性A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A相对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A受到B对它一个向右的摩擦力,据此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