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文档属性

名称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3-22 20:35:0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
吃馒头为什么咀嚼一段时间后会感觉有甜味?
口腔



唾液腺导管
的开口
(1)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有哪些?
(2)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3)食物进入口腔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牙、
舌、
唾液腺、
牙齿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腺则可分泌唾液
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牙齿
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得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初步变化的合理结论。
1. 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试管 烧杯 碘液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馒头
2. 实验提示:
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会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2.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提出问题:淀粉在口腔内发生化学性消化吗?
作出假设: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性消化,产生了新物质(有甜味的糖)。
1
2
3
2ml唾液
2ml唾液
2ml水
馒头碎屑
37℃水浴
1
2
10分钟后
3
碘液
1
2
3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试管 加入物质 碘液 实验现象 解 释
1 唾液
2 水
3
馒头碎屑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37°C
唾液
水浴加热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馒头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唾液的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都有关 。
(1)吃开水、汤泡饭好不好?为什么?
(2)为什么不能随便把唾液吐掉?
(3)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如何才能做到
细嚼慢咽?
(4)把一块饼干捻碎放在嘴里如果不加咀嚼
不容易立即咽下去,为什么?怎样才能
把它咽下去,为什么?
实验过程视频资料
实验过程动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