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1 15: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安。?一、隋的统一2.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强盛: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二、开通大运河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1)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运河
(2)二长:2000多千米
(3)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练一练: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隋炀帝的暴政4.影 响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隋炀帝巡游江都 认真阅读下列两份简历,假如你是主考官,你会选谁做官呢?为什么? 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
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官制度。首先由中央挑选“贤有识鉴”的官吏组成中正官,然后按照家世、品德、才干等定品,于中正官所在的州郡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2.诞生:(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材料一: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九品中正制制度及其影响。(1)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材料二:魏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根据材料二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3.影响
(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孔颖达房玄龄(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四、隋朝的灭亡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隋末起义英雄尉迟恭和秦叔宝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3.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对比下面两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 百役繁兴,六军不息,竭尽国力,大兴工役,唯其权力意志是用,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承受能力。
——袁刚《暴君隋炀帝评价的论辨——关于暴君之暴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 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秦建长城,隋建运河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皆因暴政而亡秦朝和隋朝对比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1.《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D2.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