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案: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案: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1 12:12:03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设问导入
教师设问: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生物膜表现出这样的特性?
教师阐述:依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膜在功能上的选择性与生物膜的结构有着一定的关系。
学生回答:(略)
问题探讨
在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活动中,某同学分别用三种材料做细胞膜: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应选哪种好?
教师提示:选择合适的材料,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那么选择哪种材料制作细胞膜模型,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呢?
教师设问:弹力布有弹力性,那它能完全具有生物膜的特点吗?
教师引述:显然弹力布不具有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那么生物膜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呢?科学家也是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探索。下面让我们体验一下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
问题探讨
1.提示:三种材料比较,弹力布更能体现细胞膜的柔变性和一定的通透性,相对好一些。当然,这几种材料的特点与真实的细胞膜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
2.提示:有条件的话,使用微孔塑胶或利用激光给气球打上微孔都可以作为模型的细胞膜。使用透析袋也可以。如果制作临时使用的模型,利用猪或其他动物的膀胱做细胞膜是更加理想的材料。
学生回答:(略)
体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⑴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
教师设问:对“欧文顿实验”──实验得到什么现象?
教师设问:最初实验得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坚定?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在推理分析得到结论之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教师讲述: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是要进行鉴定,才能准确地说明问题。可是鉴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不能进行对结构物质的提取。
⑵20世纪初“荷兰科学家实验”
教师设问:对“荷兰科学家实验”──实验得到什么现象?如果你是科学家,展开大胆想象,你会推测出什么样的结论?展示“磷脂分子图”
教师讲述:先解释磷脂的结构组成,强调头部磷脂的亲水性和尾部脂肪酸的疏水性,解释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然后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探索的进程。
磷脂分子的特点:一个亲水性头部,两个疏水性尾部。(在水—空气界面上如何分布,在水中如何分布)
思考与讨论1
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
2.有必要。仅靠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还应通过科学实验进行检验和修正。
3.提示: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所以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科学家因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教师引述:知道了膜中脂质的结构,那么蛋白质又处于如何的位置呢?有人推测出脂质两边覆盖蛋白质的理论。
⑶20世纪40年代“罗伯特森电镜实验”
教师设问:对“罗伯特森电镜实验”──实验得到什么现象?让你来推测,你会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图片展示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
教师讲述:借助于电镜,罗伯特森观察到了细胞膜的结构,并推出静态结构。“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
课件展示:细胞分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裂与复原现象。
教师设问:罗伯特森细胞膜静态结构能说明这些生命现象吗?
教师讲述:20世纪60年代,有人对此静态观点提出异议。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蛋白质的位置也提出了准确的说法,指出蛋白质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的表面,有的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
⑷20世纪70年代“荧光染料标记实验”
教师设问:对“荧光染料标记实验”──观察得到怎样的动态现象?推出什么结论?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细胞膜的流动性是与细胞膜的成分—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分不开的。白细胞吞噬细菌、变形虫运动等例子更强有力地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教师引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膜分子模型,即流动镶嵌模型,并被人们所接受。
思考与讨论2
1.提示: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如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
2.提示: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终引导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人类一步步接近生物膜结构的真相。例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在生命系统中,一般来说,功能的不同常伴随着结构的差异,而早期的生物膜模型假定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相同的,这显然与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功能不完全相同是矛盾的。还有,不同膜的厚度也不完全一样。由此促进学者们重新研究脂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问题。一些学者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运用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主要为球形结构。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又证明,脂双层中分布有蛋白质颗粒,这样又发展了生物膜模型。生物膜中存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在生物膜中的不同分布情况,恰能较好地解释不同结构的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略)
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讨论:(略)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结合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学生展开想象,结合生物膜的组分,自我构建细胞膜的三维立体结构。课件展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
教师有顺序、有层次阐述其基本内容:
生物膜的组成: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还含少量的糖类。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
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有镶在表面、嵌入、横跨三种,外侧的蛋白质分子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体现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糖蛋白的作用:与细胞的识别,信息传递,免疫,血型决定等有关(与细胞膜的功能联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如何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吞噬作用、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细胞融合,胞吞和胞吐等。
教师设问:此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完美无缺呢?
学生回答
课堂小结
教师讲述:本节我们体验了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后人不断修正和完善;时时刻刻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也会像当时的科学家一样,进行这样的思维吗?
教师讲述:在体验探索历程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功能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假设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依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一步一步地探讨。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学生回答:(略)
练习
基础题
1.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19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
2.脂质和蛋白质。
3.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是:(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
4.D。
拓展题
1.提示: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史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也告诉我们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观察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
2.提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将更加细致入微,对膜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将能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各种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流动镶嵌模型。
教学反思: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②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③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1.2 过程与方法
①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② 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② 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③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2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①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2.2 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 教学策路
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学习与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引导—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再分析”的教学模式,融合运用引导启发、观察分析、对比归纳、联系实例等方法,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在体验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上给学生以动态的感觉。本节安排1课时。
4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过程安排
教学意图
一 复习设问导入
教师设问: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生物膜表现出这样的特性?
学生回答:(略)
教师阐述:依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膜在功能上的选择性与生物膜的结构有着一定的关系。
二 问题探讨
在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活动中,某同学分别用三种材料做细胞膜: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应选哪种好?
教师提示:选择合适的材料,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那么选择哪种材料制作细胞膜模型,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设问:弹力布有弹力性,那它能完全具有生物膜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述:显然弹力布不具有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那么生物膜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呢?科学家也是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探索。下面让我们体验一下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
三 体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⑴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
教师设问:对“欧文顿实验”──实验得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设问:最初实验得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坚定?假说是如何提出的?在推理分析得到结论之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学生交流、讨论:(略)
教师讲述: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是要进行鉴定,才能准确地说明问题。可是鉴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不能进行对结构物质的提取。
⑵20世纪初“荷兰科学家实验”
教师设问:对“荷兰科学家实验”──实验得到什么现象?如果你是科学家,展开大胆想象,你会推测出什么样的结论?展示“磷脂分子图”
学生讨论、交流、(略)
教师讲述:先解释磷脂的结构组成,强调头部磷脂的亲水性和尾部脂肪酸的疏水性,解释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然后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探索的进程。
教师引述:知道了膜中脂质的结构,那么蛋白质又处于如何的位置呢?有人推测出脂质两边覆盖蛋白质的理论。
⑶20世纪40年代“罗伯特森电镜实验”
教师设问:对“罗伯特森电镜实验”──实验得到什么现象?让你来推测,你会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图片展示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
学生交流、讨论:(略)
教师讲述:借助于电镜,罗伯特森观察到了细胞膜的结构,并推出静态结构。“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
课件展示:细胞分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裂与复原现象。
教师设问:罗伯特森细胞膜静态结构能说明这些生命现象吗?
学生:(略)
教师讲述:20世纪60年代,有人对此静态观点提出异议。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蛋白质的位置也提出了准确的说法,指出蛋白质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的表面,有的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
⑷20世纪70年代“荧光染料标记实验”
教师设问:对“荧光染料标记实验”──观察得到怎样的动态现象?推出什么结论?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略)
教师讲述:细胞膜的流动性是与细胞膜的成分—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分不开的。白细胞吞噬细菌、变形虫运动等例子更强有力地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教师引述: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膜分子模型,即流动镶嵌模型,并被人们所接受。
四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结合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学生展开想象,结合生物膜的组分,自我构建细胞膜的三维立体结构。课件展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
教师有顺序、有层次阐述其基本内容:
生物膜的组成: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还含少量的糖类。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
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有镶在表面、嵌入、横跨三种,外侧的蛋白质分子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体现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教师设问:此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完美无缺呢?
学生:(略)
五 课堂小结
教师讲述:本节我们体验了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后人不断修正和完善;时时刻刻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也会像当时的科学家一样,进行这样的思维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在体验探索历程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功能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假设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依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一步一步地探讨。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复习学过知识
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培养学生思考解决解决问题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P65--67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先阅读,紧紧追随科学家的思维,通过观察分析每一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并大胆地提出假设。
用事实与理论不符来继续推动探索细胞膜的结构
用Flash课件动态展示
让学生学会归纳
对细胞膜整体上有清晰的认识
让学生学会质疑,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