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3.2《生物群落的构成》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3.2《生物群落的构成》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1-30 14: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生物群落的构成》
1.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因子      D.海生动物
答案:A
2.在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是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生物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及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答案:A
3.某片竹林中的竹子长势整齐,没有明显的高株和矮株,因此说明这个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是(  )
A.没有分层现象 B.有分层现象
C.只有竹子一个层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无分层现象
答案:B
4.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  )
A.群落的组成成分 B.群落中各生物的多少
C.群落中各生物的食性 D.群落中生物的空间配置状况
答案:D
5.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
答案:D
6.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A.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树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答案:D
7.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
答案:C
8.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虹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森林中共同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煤山雀、黄腰柳莺间的关系是________,血雉和昆虫则是_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生物外,还有一类生物没有提到,它们主要是各种________,这类生物主要生活在________里,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
(3)上述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应该称为________。
答案:(1)竞争 捕食 (2)细菌、真菌 土壤 生物群落 (3)群落的垂直结构
9.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为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两个种群的竞争非常激烈,是因为它们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上都非常相似,即它们的________非常相似。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答案:(1)双小核草履虫 有尾草履虫 生态位 (2)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有尾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就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种间竞争。(3)先增加然后稳定 竞争 种内斗争 (4)不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