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主要海洋环境问题有哪些。
2.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和重要性。
3.掌握图表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地理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掌握主要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对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诊断 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5分钟展示活动。 展示搜集的相关材料。 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了解海洋环境的类型。
学习目标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朗读学习目标;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和提供材料,保护海洋环境。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海洋环境保护 ①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海洋环境?我们能为保护海洋环境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阅读表4我国在保护海洋方面制定一些政策。②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课本。②学生读图,作出回答。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海洋的观念。
表4
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自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一系列
海洋和涉海法规,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涉海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逐步建立了海洋综合管理制度,编制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发布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制定了《全国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纲要》等。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三是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进行专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四是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五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3.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环境。包括调整不合理的城镇规划,加强城镇绿化和城镇沿岸海防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加快沿海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加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氮和脱磷能力。
4.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在渤海海域,启动船舶油类物质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实施船舶排污设备铅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
处理系统,实现交通运输和渔业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处理,达标排放。
5.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目前,《中国船舶重大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已经完成。今后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做到油气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符合该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要求,不对邻近其他海洋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过程中无重大溢油事故发生。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
阅读课本与材料说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原则、海洋环境保护的对策、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
【内容解析】
海洋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提高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②总结: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措施,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观念。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1.右图表示我国南方近海水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月份,图中A.B.C三处表层盐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图示地区沿海多良港,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3)图中C水域赤潮现象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
(4)简述防治赤潮现象发生的措施。
【参考答案】
(1)B>C>A(1分)
(2)基质海岸,水域深;海岸弯曲,多海湾,避风浪(各1分,共2分)
(3)珠三角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污水排放量大;纬度低,水温高,水生生物繁殖快;海岸弯曲,水流弱,稀释作用小(各1分,共3分)
(4)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污水源的控制;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任四点,给4分)
【重点图像】
目前,世界上己建的海洋生物保护区有河口型(Estuaries),珊瑚礁型(Coral?reefs)、海洋型(Marine)、岛礁型(Islands?reefs)和海岸型(Littorals)等五种类型,保护的对象各不相同。目前,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定义是:“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拓展知识】
目前,总的来看,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基本尚属正常。
当前,污染和损害中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其次,黄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炉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东、南海沿岸100处左右。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
石油污染中国沿海油污染比较严重,石油是各种污染物中入海量最大的一种。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极大,油在水面容易形成薄膜,阻止海气交换,使海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故油污染能引起大面积的缺氧现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使其窒息死亡;能使卵化的幼鱼畸形,导致鱼、贝蓄积某些致癌物质。
中国沿海油污染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相对而言,渤海和东海油污染比较严重,分别占石油排放入海量的34%和33%;南海占19%;黄海最少,占14%。
渤海油污染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其中辽东湾为1.8万平方公里,油浓度(几何均值)为0.049ppm;渤海湾为0.9万平方公里,油浓度为0.050ppm;莱州湾为0.6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059ppm;渤海中部海域为0.7万平方公里,油浓度0.041ppm。可见,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油污染比较严重,而辽东湾的污染面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