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1 22: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开课教案
生命的诞生
常州市武进区成章初级中学
施森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并综合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2、使学生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证据。
教学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
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
授课时间:2016年10月27日下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录课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生物的多样性引入地球上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而导入课题。
2、出示原始地球景观图,提出问题,早期的地球环境下有可能产生生命吗?
3、地球上的生命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各种创造学说或假说。
二、引导学生阅读书本P.54—55页的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从而了解生命起源的可能学说:化学演化学说。
三、生命起源的过程
1、出示原始地球示意图和原始大气成份,引出米勒实验。
2、出示米勒实验示意图,了解米勒实验的基本过程,讨论有关问题:
(1)米勒在该实验装置中输入了哪些气体成份?
(2)米勒在该实验可用什么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
(3)在米勒实验的示意图中加热液态水的目的是什么?图中安装冷凝装置的目的是什么?
(4)盛液态水的装置又可以看作是原始地球上的什么?
(5)该实验最后产生了什么新的物质?
(6)米勒实验能够说明什么?
(7)为什么米勒的实验会引起同行的重视?
3、生命产生的过程
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分子,第一步转变为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第二步转变为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第三步转变为原始生命(能生长、生殖、遗传),第四步转变为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四、知识梳理:
出示投影片,总结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课堂练习: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