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2 09: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能力目标:
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阅读资料,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科学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
树立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学习过程】
光合作用发现过程
实验一:17世纪,范 ? 海尔蒙特定量法研究柳树的生长物质
观察课本P89范 ? 海尔蒙特实验图,尝试描述实验过程。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什么结论?
开始
五年后
实验前后差值
柳树质量
2.5kg
82.5kg
土壤质量
100kg
99.9kg
实验结论:使绿色植物重量大幅提升的物质主要来自_____。
质疑:
该结论是否完全可靠?可能忽略了_______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植物和动物间气体交换实验
阅读课本P90材料二,尝试描述三组实验过程
小组讨论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普利斯特莱的结论:密闭的玻璃钟罩内,植物可以_____因蜡烛燃烧或小白
鼠呼吸而变“坏”的空气,即:植物可以改变_____的组成。
资料1:空气的组成
目前人们已经能精准的测量空气的成分(如图所示)。a.氮气--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既不能供给动物呼吸,也不支持燃烧。
b.氧气--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气体,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并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能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动物的呼吸、木炭的燃烧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该气体可被绿色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进而释放出氧气。
d.其他气体--包括稀有气体、二氧化硫、甲烷等。
完善普利斯特莱实验结论: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小鼠呼吸产生的
________(气体),释放出_____(气体),
从而更新“坏”空气
质疑:植物更新空气的能力是否与____有关?
实验三:后人500多次的重复实验,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失败 成功
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科学家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
你认为普利斯特莱忽视了哪种关键条件?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只有在______下才能释放氧气.
质疑:植物细胞释放氧气的场所在哪里?
实验四:恩吉尔曼巧妙的水绵实验
认识水绵细胞的结构,观察flash动画
得出结论:氧气产生的场所:__________
归纳实验,完成光合作用示意图:
质疑:光合作用除了产生氧气,有没有其他产物?
资料2: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利用二氧化碳和水 合成 有机物(如糖类物质),其中一部分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另一部分有机物由筛管运输到植物的果实、茎或根中进行贮存,如我们吃的葡萄、甘蔗、萝卜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通过资料分析:光合作用的其他产物?有什么作用?
课堂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______(条件),把________和________(原料),合成为贮存能量的________,同时释放_____的过程。场所:植物细胞的_______中。
尝试用文字、箭头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简式
条件: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体
联系实际,说说光合作用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你有哪些感悟?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海尔蒙特从柳树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无机盐
2.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是( )
A、动物 B、阳光
C、土壤 D、氮气
3分析普利斯特莱的系列实验
存活
死亡
(1)该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2)本实验说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了________,供小鼠呼吸生存。
4.课后探究:如何让鱼缸中的植物放出更多的氧气供鱼呼吸?将你的想法设计成实验,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看看是否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