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生物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12 11:4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1)我们的各种性状都是由什么控制的?
(2)父母传递给我们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3)基因通过什么过程传递给子代?
(4)在基因传递过程中,是什么作为“桥梁”来进行传递的呢?
新授课:
1、 基因、DNA、染色体
学生阅读29页,概括基因、DNA、染色体的概念及他们的位置关系。
1、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 染色体DNA+蛋白质
3、 三者的位置关系:
观察与思考
(1)1.人体细胞有多少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还是成单出现的?
(2).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表示什么?
(3)、如右图, 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
(4)、体细胞中什么样的染色体互为一对?DNA和基因是否也成对存在?
(5)、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的来源怎样?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点拨总结
4、 染色体、DNA、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质疑:父亲 母亲 孩子
46 + 46 = 92
子 媳 孙
92 + 92 = 184
.
.
. ?
展示缺少或者多染色体的相关畸形生物,从而说明一种生物细胞中染色体的基因的数目都是恒定不变的。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父亲 46 母亲 46
精子 23 卵细胞 23
受精卵23+23=46
新个体46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怎样?能否画出?

2、 小结
3、 作业
4、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