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25章 生物技术 第1节 发酵技术微生物微生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 、 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运用于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等领域。
主要包括传统的 和 。微生物动植物体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1)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2)克隆技术生物技术发展史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和古埃及人用麦粉酿造啤酒
周代后期,我国人民制作酱和醋一直沿用至今。
16世纪,我国医生知道被疯狗咬伤可传染狂犬病。
18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1857年,巴斯德实验证明酒精发酵等发酵是由不同 微生物作用形成的。
1897年,德国毕希纳发现了酶,揭开了发酵的奥秘。
1928年,弗莱明在青霉中发现青霉素。
1943年,青霉素得到可大规模生产的青霉素,在战争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世纪50年代,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实现工业化
20世纪60年代,酶制剂产业出现。酶工程生产氨基酸、抗生素等。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体外DNA重组技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带动了现代发酵工业,酶工程,细胞工程的发展。
传统的生物技术第一阶段:是以制酒、食品加工、农业为主的作坊式生物技术。
第二阶段:以抗生素为代表,发酵技术为主要技术的工业化生物技术。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什么是发酵技术 1、 发酵食品(酸奶、米酒、醋、酱、面包、豆腐乳、酒、豆豉、泡菜……)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与发酵技术有关?一、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多种食品和饮料2、沼气发酵发酵食品发酵食品这些都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制作出来的食品发酵食品发酵食品的优点1、发酵食品有着更为丰富的营养成分。
2、食品中的蛋白质被有效降解,更易消化吸收。
3、发酵食品更耐贮存。
4、能获得几种人体必需但本身不能产生的氨基酸。 1、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2、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3、为什么酸奶的口味和牛奶不同?将牛奶煮开是为了将牛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杀死温度过高会将乳酸菌杀死由于乳酸在发酵的过程中,利用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出乳酸等物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观看视频并阅读书本110页,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因为 酸奶中含有一种细菌——乳酸菌,由此可见,酸奶制作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产生了乳酸。 4、为什么在牛奶中加入酸奶?6、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5、为什么要盖严瓶口?乳酸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乳酸酸奶制作步骤将容器消毒牛奶加入糖煮开冷却加入酸奶摇均加盖20-30度培养一、两天原理:酸奶中的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无氧气的条 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1、杀菌2、接种3、发酵注:乳酸菌发酵还应用在制作酸奶、青贮饲料等方面。 四川泡菜和青贮饲料都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制作的制作泡菜青贮饲料家庭米酒制作步骤将容器消毒,米洗净米浸泡12小时蒸煮30分钟冷却,摊开与酒药充分混合30度培养一天半米 酒酒曲(酒药)中有曲霉、毛霉等和酵母菌两类微生物。(无氧条件下)思考:酿米酒所需的酒药含有哪些微生物? 其制作原理是什么?淀粉曲霉 毛霉葡萄糖酵母菌酒精糖化过程酒化过程1、“王致和”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2、在面酱、黄酱和豆豉的制作中,参与了所有发酵作用的微生物是( )
A、米曲霉 B、毛霉 C、酵母菌 D、黑根霉
3、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生物大量繁殖 B、残留化学药物的污染
C、氧化变质 D、毒素污染 A A A 5.制作酸奶,应将牛奶放在什么条件下培养1—2d( )
A.10℃~20℃ B.20℃~30℃
C.30℃~40℃ D.50℃~60℃
6.四川泡菜主要是利用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 (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7.在米酒制作的发酵过程中,把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的是 ( )
A.曲霉和毛霉 B.曲霉和酵母菌
C.毛霉和酵母菌 D.酵母菌
8.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 )
A.有氧 B.无氧
C.有氧、无氧均可 D.先有氧、后无氧 B A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