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1 14:31:07

文档简介

友好学校第六十八届期末联考
高三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1-5
CDCBA
6-10
BCABD
11-15
CDABC
16-20
BADAD
21-25
CAABC
26-30
ACDBC
二、材料分析题
31.
(10
分)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饲料种植,提高旱涝灾害防御能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提高通达度;引进和培育良种;提高加工能力等。(4分)
(2)沿海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降水量大多在
500mm
以上,适合耕作;海运便利,便于联系国际市场;劳动力丰富。(6分)
(3)该区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朗天气为主,光照热量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糖分积累。(6分)
32、(10
分)
(1)
地表径流;
下渗。(4分)
(2)
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2分)
(3)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4分)
(4)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联系海路间
的主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4分)
33、(10
分)特点: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状况好;景观独特.游览价值高。应注
意的问题:昼夜温差大.注意白天防晒,夜间防寒;防风沙;需要备足水和食物;在
自然灾害多发季节.需慎重选择旅游路线。
34、(10
分)答案:黑土流失的原因:该地降水较多且集中度高;地表具有一定
的坡度,地表径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长时间的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缺
乏足够的植被保护。垄向区田耕作缓解黑土流失的原因:垄沟中的小土挡能减缓
地表径流,减缓流水侵蚀作用;小土挡拦蓄的雨水储存于小浅穴中,增加下渗,减
少地表径流量。4.图中甲地农业类型是(
)
友好学校第六十八届期末联考
A.立体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绿洲农业




5.图中乙处目前生态问题最突出表现为(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酸化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4
道题,总分
100
分,考
下图为沿
106.5°E
经线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6-7
题。
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
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被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A.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I

选择题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一、单项选折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C.是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只有一项符合答案。)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下图为黄河流域黄土分布区域图,读图回答
1-2
题。
7.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
1、在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的过程中,该区域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地理要素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盆地地形,比①地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多
A.降水变化率减小
B.土壤肥力增加
地理研究小组对采临近海洋的地区不同地点植物进行考察,绘制出以下简图据此回答
8-9
题。
C.流域含沙量增加
D.风力堆积明显
2、利用
GIS
将黄河流域各地理要素进行图层叠加,
8.该地区可能位于(
)
可确定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其中,GIS
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智利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实时定位地理事物
B.横断山区
C.实时监测河流水位流量
D.分析处理空间数据
C.西欧
读“我国某区域图”阴影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过渡地带,回答
3-5
题。
D.澳大利亚东南部
3、图中阴影与我国的哪条地理分界线基本相符合(
)
9.图中
a、b、c
处植被垂直方向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A.光照、降水、温度
B.温度、光照、光照
C.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C.地形、光照、温度
D.温度、降水、光照
高三地理
第一页
共八页
高三地理
第二页
共八页
15.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据此回
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10-11
题。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差异明显,分析回答
16-17

10.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
A.人口迁移
B.经济全球化
C.城市化
D.逆城市化
16.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11.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B.2017

2

2
日,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17.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
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
460
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
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据此回答
12-13
题。
在德国,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我国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回答
18

19
题。
1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
A.京→冀
B.闽→川
18.上海市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德国,是由于(
)
C.桂→黔
D.粤→湘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13.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
C.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A.空间邻近性
B.环境复杂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C.要素综合性
D.条件相似性
19.上海市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
)
下图中
ab
是美国田纳西河上某水文站先后两次测得降水后河流流量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A.常规能源短缺
14.田纳西河流域内发生的地理事件最可能的是(
)
B.上海市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A.下游洪涝灾害增加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B.上游修建水库
D.常规能源因污染大而被禁用
C.水文站上游流域内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
D.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高三地理
第三页
共八页
高三地理
第四页
共八页
多年观测表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区
85%至
90%的冰川都在退缩,严重威胁到未来数十亿人
26.下列风景名胜与图示景观相似的是(
)
的生产生活。据此,回答
20-22
题。
A.桂林山水
B.武夷风光
C.黄山怪石
D.华山险峰
20.
造成“第三极”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27.下列与甲地峰林景观地貌形成原因相似的地貌景观是(
)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
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A.渭河谷地
B.东非大裂谷
C.长江三峡
D.黄河三角洲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28.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21.
冰川退缩可能会(

A.图中地势起伏大,说明外力作用明显
B.乙处河谷由内力作用形成
A.引起地壳运动加剧
B.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C.丙处是断块山
D.丁处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C.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D.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下图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
29-30
题。
22.
随着冰川退缩,当地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发生变化,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地域性
D.综合性
近年来,东莞有数万家制造企业采用跨境电商方式,利用集装箱货柜将商品送达世界各地。例如,一位
南非约翰内斯堡(26°S,28°E)的市民于北京时间
3月
21

12
时登录购物网站,选择东莞某企业制造的
家具并完成支付,一个多月后当地经销商即可送货上门和安装。跨境电商促进了东莞从“世界工厂”向“世
界商店”的转型。据此完成
23-25
题。
23.该市民登录购物网站时,约翰内斯堡(
)
29.关于图示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曦初露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满天
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
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流是暖流
24.东莞的制造企业从代工生产到直接面对消费者,主要得(
)
30.关于①、②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告宣传
B.网络销售平台
C.政府政策支持
D.外来劳动力数量多
A.①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②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5.东莞制造业转型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C.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D.②处的渔场是北海渔.
A.城市水环境改善
B.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C.城市竞争力增强
D.城市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
二、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第
31
题和
32
题为必考题,第
33
题和
3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
下图为重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云贵高原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时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26-28
据需求作答,满分
40
分)
题。
31、
南非农业地区差异十分明显,每个地区农业都因地理、资源条件独特而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如南非是
非洲最大的养羊国,羊毛
90%供出口,东开普省是最大分布区;是世界上第十大产糖国和非洲最大蔗糖产
区和出口区,甘蔗主要分布在东开普省东北部和夸祖鲁-纳塔尔省南部的沿海地区,该区人口密度较大;西
南部西开普省是水果集中产区,但南部偏远的农业小镇以种植大量玉米和少量水稻为营生手段下图示意
南非政区、降水、耕地等地理要素分布(阴影部分表示耕地)。
高三地理
第五页
共八页
高三地理
第六页
共八页
请考生在第
33、34
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
2B
铅笔在答
(1)指出东开普省主要农业地域类
型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4
分)
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3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重走丝绸之路”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下图为丝绸之路新疆段的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
(2)分析南非甘蔗主要分布区甘蔗
种植的有利条件。(6分)
(3)简析西南部西开普省水果集中产
指出丝绸之路新疆段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及游客“重走丝绸之路”应当注意的问题。(10
分)
区适合水果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32、材料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
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
100
【地理——选修
6:环境地理】
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
3420
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
34、黑龙江某垦区农业用地类型以坡耕地为主,但长时间的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黑土流失问题。为解决
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
2350
万。
黑土流失问题,该垦区采用垄向区田(在坡耕地的垄沟中按一定距离修筑土挡,把垄沟分成许多小浅穴,如
下图)耕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使农作物增产约
30%。
分析该垦区黑土流失严重以及垄向区田耕作能够缓解黑土流失的原因?(10
分)
(1)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4
分)
(2)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2
分)
(3)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4)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有哪些意义 (4
分)
高三地理
第七页
共八页
高三地理
第八页
共八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