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0届高三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5章测试题(新人教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10届高三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3-5章测试题(新人教选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3-26 08: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试试卷
(选修3:第3—5章)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原肠胚的细胞从一个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时,被移植的细胞能适应新的部位并参与那里的器官形成,但如果在原肠胚的末期,把未来发育为蝾螈后肢的部分移植到另一蝾螈胚胎不长后肢的部分,将发育为一条额外的腿,这说明 ( )
A.原肠胚末期已出现了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B.细胞是全能的
C.原肠胚末期出现了细胞分化 D.原肠胚已出现了三个胚层
2、下列哪项正确的表达了牛胚胎的发育顺序 ( )
A.配子→受精→合子→胚→卵裂
B.合子→胚→胎儿→幼体→成体
C.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胎儿
D.精卵细胞形成→受精→合子→胎儿→出生
3、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卵裂期发生的变化是 ( )
A. 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
B.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大增
C.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不断增加,全能性增高
D.逐渐出现了原肠腔,并有了胚层的分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卵裂期细胞经过了细胞分裂,不再分化 B.原肠胚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C.囊胚腔先于原肠腔出现 D.桑椹胚开始进行孵化
5、体外受精的场所是 ( )
A.在水溶液中 B.在盐溶液中
C. 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 D.在酒精溶液中
6、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 )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7、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 )
A.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时
B.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时
C.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
D.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
8、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受孕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 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
C.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D.试管婴儿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在试管内完成
9、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10、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11、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的原因有 ( )
A.同种动物的供体、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
B.早期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
C.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生理和组织联系
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2、胚胎分割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关于这一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 )
A.胚胎分割可以将早期胚胎任意分割成多份
B.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C.胚胎分割技术属于有性生殖方式因此不属于克隆
D.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分割任意时期胚胎
13、胚胎移植技术已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胎胎移植可允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一年内可得到几头甚至几十头良种犊牛
B.应用胚胎移植可以保存遗传资源
C.应用胚胎移植可以丰富品种资源
D.胚胎移植可在畜牧业生产中产生新的品种,改良品种资源
14、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应做到多环节,下面哪些属于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
的环节 ( )
①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 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
③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④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诞生的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是 ( )
A.根据愿望设计婴儿性别 B.根据愿望生育一个婴儿
C.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 D.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器官
16、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 )
①直接传播 ②食物传播 ③生活必需品传播 ④施用者人体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①
17、《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 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18、下列关于培育试管婴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培育试管婴儿要进行体外受精过程
B.试管婴儿的发育场所主要在试管内
C.试管婴儿的发育场所主要在母体内
D.试管婴儿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
C提供胚胎的个体叫“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D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20、胚胎干细胞的应用价值不包括 ( )
A.可用于治疗人类的肝衰竭、少年糖尿病等
B可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
C可作为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D可以治疗人类的阑尾炎、过敏性反应等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引起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原因是 ( )
A.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了解得相当有限
B.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C.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D.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制造出生物武器
22.“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 ( )
A.高投入 B.高污染 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D.高产出
23.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 ( )
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
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
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25.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的治理对象为 ( )
A.山甸 B.草原 C.荒漠 D.湖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对进行胚胎移植的优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 B.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C.经移植可得到多个后代 D.胚胎移植可以提取药物
2、下列哪些是胚胎移植的步骤? ( )
A.对供体、受体的选择和处理 B.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
C. 对胚胎进行分割、培养及移植 D.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
3、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 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上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
4、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验收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分析 ( )
A.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 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D. 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5.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鉴定出了一大批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它们在医学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理由是 ( )
A.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B.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会造成基因歧视
C.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D.可以通过立法来杜绝基因歧视现象
6.哺乳动物受精过程有哪些机制阻止多精子入卵受精?
A.精子获能具有差异性
B.精子穿越卵子透明带触及卵黄膜,导致透明带反应
C.精子触发卵黄膜表面微绒毛的抱合反应
D.精子入卵后,触发卵黄膜封闭作用
7.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产物 B.是一个有性生殖过程
C.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成受精卵 D.体细胞的核与卵的细胞质融合成受精卵
8.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和前景是
A.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株已经建立
B.通过诱导分化,已经获得皮肤等组织,用于烧伤等疾病的治疗
C.多国政府已经立法严格限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D.多国实验室致力于提高天然胚胎干细胞分离技术成功率的研究
9.下列关于卵细胞采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些动物在采集时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B.从输卵管中取出的卵子,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C.对有些动物可以直接从活体卵巢中吸取母细胞
D.采集的卵母细胞,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10.下列过程在胚胎移植中必需进行的是
A.对供体、受体要进行选择
B.要用激素对供体进超数排卵处理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胚胎移植常采用手术法和非手术法两种方法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题,共计35分。)
1. (6分)我国科学家采用“昆虫抗性基因克隆”技术,在1999年8月成功地从昆虫细胞内克隆出解毒酶,只要将三氯杀虫酯(一种常用农药)加人其中l小时,便能解毒58%,几小时后便可将毒性完全降解,试分析回答:
(1)昆虫的抗性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____产生。
(2)长期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使许多昆虫的抗性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昆虫抗性基因”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分)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人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能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的特性看,蛋白质具有_______性。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7)题中“毒蛋白基因转人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害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8分)“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人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并进而形成器官和系统。从细胞水平看,卵裂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示时期是胚胎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期。
(4)在该图下一时期,b细胞最可能成为___________胚层的一部分。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胞胎的性别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
(7)“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分)器官移植是治疗人类一些疾病的有效方法,如肾衰竭的病人可以通过肾脏移植进行治疗,肝癌可以移植肝脏等。请回答有关器官移植的一些问题:
(1)目前器官移植的最大障碍有两个方面,一是移植免疫;二是器官来源。移植免疫主要是细胞膜上的抗原能够被病人的_______________系统识别而加以排斥。
(2)国外科学家已经研究用动物的器官作为器官移植的来源,发现猪的内脏器官与人的内脏器官大小、形态等均差不多,研究的重点是改造猪细胞膜。
①猪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人细胞膜是相同的,但其上面的_______________和人细胞膜有很大差别。
②改造猪细胞膜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具体操作步骤是:
第一步:获得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目的基因与___________结合,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对于猪来说,应导入__________细胞。在这项技术中,使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伦理、生态和免疫方面的原因,这项研究最终被终止,请你从生态和免疫的角度,谈谈为什么终止这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3分)(提示:人体中有很多与人共生的微生物)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选修3:第3—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A
C
C
B
B
D
A
A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B
B
B
D
D
D
C
A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BC
ABD
BCD
ABD
AB
BD
ABC
ABC
ABC
ABD
三.非选择题
1. (1)基因突变
(2)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对害虫的抗有机氯农药的变异类型起了选择作用,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而形成的。
(3)可将昆虫抗性基因通过载体转人到细菌等微生物中,让这些微生物产生大量具有解毒功能的蛋白质,用于降解水源、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用于洗涤被有机抓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等;还可以用于救治有机氯农药中毒的病人等
2. (1)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
(2)多样
(3)抗虫基因 mRNA 蛋白质
(4)基因重组 (5)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6)基因突变 (7)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8)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9)限制性内切酶DNA连续酶运载体
(10)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不利于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环境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问题等
3. (1)A (2)有丝分裂 (3)囊胚 (4)内 (5)①②③
(6)胚胎分割移植相同.
(7)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
(8)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4.(1)免疫 (2)①糖蛋白或蛋白质 ②基因工程 人细胞膜蛋白质合成基因 载体 动物病毒(答质粒不正确) 受精卵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人体中有很多与人共生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体内可以组成一个群落,这些微生物对人体不但没有危害,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猪体内也有很多猪共生的微生物。由于自然状态下,人体内与猪体内的环境不同,因此与人共生和与猪共生的微生物就不一样,与猪共生的微生物不可能进入人体内,因人体对这些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可能会造成人生病,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后果目前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