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时(精美课件共19张PPT+教学设计新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1课时(精美课件共19张PPT+教学设计新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1 16:06:51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地理式新年祝福
2019年悄然而去,2020年已经来临,太阳已从南回归线开始启程北移。
未来的日子里,黑夜将一点点短去,光明会成为我们眼中更常见的风景。
未来的日子里,夏季风从东南边的太平洋带来充足的水汽,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风雨雨,但希望每个人的心中都永远被反气旋占据,总是充满阳光,一片晴朗的好天气。
未来的日子,祝愿大家的生活像地表形态一样丰富多彩,快乐像水循环源源不断,才华如大气圈灵动飘逸,幸福似岩石圈坚定不移。
我国地域辽阔
差异显著

西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时)
大好河山
美哉美哉
一起旅行吧!
活动
路线1
春节,自哈尔滨向南穿越至海口,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
路线2
自我国东南沿海穿越至西北内陆,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2
路线3
暑假,自杭州向西穿越至拉萨,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影响因素 :地势
3
地理差异影响因素小结:

纬度位置
地势/海拔
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
LOREM

自然差异
人文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文 环 境差异
人口
工业
农业
交通
拓展:
地理差异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哈尔滨的冬季

看冰雕
打雪仗
滑冰
地理差异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广州的冬季

赏花
赛龙舟
游泳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地理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上海菜
东北菜
四川菜
山西菜
南甜北咸
东辣西酸
地理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地理差异对风俗文化的影响
那达慕大会
元宵灯会

说一说: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 岭
淮 河


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方面。
有些自然事物成为了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活动1: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低于0℃
高于0℃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
平原、高原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旱地
水田
小麦
水稻
植被
类型
河流
流量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共同的影响因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归纳
活动2:分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北方河流流量小
南方河流流量大
气温
降水
气 候




你能判断出下列诗句或谚语描述的秦岭-淮河以北还是以南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考考你
谢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 第五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下册
学习 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 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 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地理式新年祝福,送给学生。 1、学生活动:讲讲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学生讲讲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 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讲授新课 活动:一起旅行吧! 设计三条旅行路线:1.路线1 春节,自哈尔滨向南穿越至海口,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路线2 自我国东南沿海穿越至西北内陆,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路线3 暑假,自杭州向西穿越至拉萨,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学生依据不同旅行路线,分析变化?总结得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增加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之中轻松获取知识。
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拓展:对生活习俗、生产活动、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拓展自然环境对人文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同时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更进一步认识到很多文化都是人地和谐的产物。
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贺兰山等) 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回顾其地理意义。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同桌互助:完成“活动”第2题、第3题。 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这里加强认识,回顾为主。 因为有的学生有遗忘,所以同桌两互助完成。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更加明确和了解了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板书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 与 人类活动
气温 人口
降水 交通
地势 农业
工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重要界线:秦岭——淮河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