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1 15: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右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一位农业部部长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安排……在推进过程中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5.关于右侧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6.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7.右图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岛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9.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特区的设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 )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0.《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在世界政治大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文中的“……”应指(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1.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2.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中共( )
A.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 B.八大、十三大、十五大
C.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D.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六大
13.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指(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4.“中国梦”,简单理解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依据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中国梦”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综合国力居世界第一位 D.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除了创新、绿色以外,还包括( )
①协调 ②改革 ③开放 ④共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0分,共55分)
16.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图一粮食产量变化的政策因素。据图二及所学知识说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5分)



(2)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三十多年前,国家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国家做出这一决定的历史背景。(4分)




(3)国家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请你结合郑州的区位优势,为郑州今后的对外开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3分)



17.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1978年冬,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小岗村农民的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2分)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1978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这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出怎样的调整?(4分)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作特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请列举出一个特区,并说说特区的作用。(3分)




(4)请你构建邓小平开启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示意图。(4分)





18.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中“1911年革命”和“1949年革命”的重大历史功绩。(4分)



材料二 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2)材料二指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3分)



材料三 为实现中国梦,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3)材料三中“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简要谈谈你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认识。(6分)




材料四 1979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为24 565元。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134元,2012年为7 917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
(4)根据材料四,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3分)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作为青少年的你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4分)




19.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10分)






第三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1977年2月,《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为了解放思想,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抓住题干中的主要信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所以①③符合题意,选C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切入点是时间信息“改革开放以来”、事件信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A、B两项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时间不符;C项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的开端,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第一部曲”要求。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图读图能力。据漫画中的文字“改革试点”和“国企”可判断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城市改革。城市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在所有制方面,在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由此可判断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7.【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最快时期为1989—1997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故D项正确;A、B、C三项所述与1989年到1997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8.【答案】D
【解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我国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把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因此C项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融入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标志。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递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C项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故本题应选D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梦奋斗目标的理解。“本世纪中叶”是指21世纪40—60年代。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之一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即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B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故C项正确。
二、
16.【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2)我国设立经济特区试验成功;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对外开放地区扩大。
(3)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郑州人口数大,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工制造业等。
17.【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如深圳特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
18.【答案】(1)1911年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949年革命(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同时也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4)经济增速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5)答案具有开放性,结合个人梦想和个人实际,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19.【答案】
题目:改革开放序曲
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同一时期,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改革开放的征程。(字数: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