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外重内轻,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率兵戍边。唐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可直接代表皇帝,故称为“节度使”。
政治
自主委派官吏
经济
把控财权
军事
强悍武力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安史之乱
材料一: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
材料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三:(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统治情况。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朝政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
1、概况:它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的叛乱。
2、影响:(1)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尤其北方;
(2)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3)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755—763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地节度使,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节度使——安禄山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63年,唐朝大将李光弼、郭子仪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击败叛军。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1)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出现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2)为了尽快平定叛乱,中央政府大量招抚安史叛军,增设节度使,逐渐形成了割据一方的藩镇,中央权力衰微。
(3)唐朝将西北精兵悉数内调,导致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力减弱,不久即被占领。
课堂探索
材料一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
材料二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材料三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1.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的影响
黄巢起义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背景:
2、经过:
3、结果: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人民赋役繁重;连年灾荒。
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4.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灭亡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 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形成
后梁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
五代十国形成的根源(实质)是什么?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南唐 李昇 镇海、宁国节度使、大元帅
吴越 钱镠(liú) 镇海军、镇东军节度使
前蜀 王建 西川节度使
后蜀 孟知祥 剑南两川节度使
楚 马殷 武安军节度使、天策上将军
闽 王审知 武威军节度使
南汉 刘?(yǎn) 清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北汉 刘知远 许州、朱州节度使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北方
南方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以史为鉴: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要亲贤人,远小人。……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两汉和唐朝都是我国古代史上最强盛的王朝,请比较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合作探究:
前期 (1)都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之后建立起来;
(2)都注意边疆的巩固和开发
(3)都注重发展生产,有较长的繁荣安定
(4)重视发展对外交往(5)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后期 (1)政治日益 腐败 ,形成混乱/割据局面
(2)都形成混乱割据局面
(3)都受大规模农民战争打击。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朱温夺权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本课小结
五代十国
统一是大势所趋!
在唐朝兴亡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907年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618年
唐高祖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