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的压强(自主预习+课后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液体的压强(自主预习+课后练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2 11:30:05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自主预习 教材感知
知识点1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力,所以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也有 ;液体具有 ,所以液体向 都有压强。
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 ,深度越深,压强 。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 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
知识点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的公式:p= .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 和液体的 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
知识点4 连通器
连通器:上端 、下端 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 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课后提升 精学精练
1.如图所示是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大坝的高度 B.大坝的形状
C.大坝的底面积 D.水库中水的深度
2.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如图所示,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中水的质量
C.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3.如图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将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倾斜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时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105Pa B.8×104Pa C.1×103Pa D.8×102Pa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液体是(  )
A.水银、盐水、酒精 B.水银、酒精、盐水
C.盐水、水银、酒精 D.酒精、盐水、水银
6.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都有可能
7.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如图所举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船闸 D.活塞式抽水机
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应比较哪两个图(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9.如图所示,左右两容器间斜管上有阀门K控制,两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打开K后,则(  )
A.液体从左向右流动 B.液体不会流动
C.液体从右向左流动 D.无法判断
10.如图是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当探头的薄膜浸入水中10cm的深度时,下列做法能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180°
C.将压强计的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压强计的探头改放在同样深度的盐水中
11.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D.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12.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13.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瓶子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8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g取10N/kg)则:A点处水的压强是   Pa,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   N。
15.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使我国拥有了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能力。在海洋资源开发中,随着海水   的增加,海水产生的压强增大,在1500m深海铺管作业中,海水对管道设备的压强是   Pa(取ρ海水=1.0×103kg/m3,g=10N/kg)
16.由若干上端开口、底部   的容器所组成的装置叫连通器。当连通器中盛同种液 体、且液体   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   ,这就是连通器原理。
17.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18.如图所示,在烧杯内装有某种液体,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轻质塑料片。B在液面下的深度为15cm.向A管内缓缓注入水。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A管内水柱高12cm,则烧杯内的液体的密度是   g/cm3。
19.如图,容器中灌满水,图中 A、B两孔的流水路径已给出,请画出C孔流水的大致路径。
20.如图所示,将一连通器置于斜面上,在连通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画出连通器A、B、C三个管子中液面的位置。
21.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仔细观察图1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
①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②实验2是想验证:当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③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   法。
(3)如图2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   (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
22.如图所示,是王强同学使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   法。
(2)通过观察比较甲、乙、丙三图所做的实验,可知王强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要探究这个问题,应控制的实验条件   。
(3)王强同学如果还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应观察比较   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3.如图所示,往水平桌面上的平底茶壶里倒入质量为1kg的水后,壶嘴处水深h=18cm,已知壶底面积S=50cm2,桌面面积为1m2,壶重为1.5N,求:
(1)水对壶底的压强是多少;
(2)水对壶底的压力;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g=10N/kg,壶的厚度忽略不计)
24.“蛟龙号”创造了“中国深度”﹣﹣下潜7062m。今年“蛟龙号”将远赴印度洋探索2700m深处活火山的奥秘。已知:海水密度ρ=1.03×103kg/m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问:
(1)“蛟龙号”下潜到2700m深度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母船与“蛟龙号”信息传递要借助于声呐。在2700m深处的“蛟龙号”收到正上方母船的指令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感知教材
知识点1 重力 压强 流动性 各个方向
知识点2 增大 越大 相等 密度 密度
知识点3 ρgh 密度 深度
知识点4 开口 连通 不流动 相平
课后提升 精学精练
1.D; 2.C; 3.B; 4.D; 5.B; 6.A; 7.D; 8.A; 9.B; 10.A; 11.C; 12.A;
13.大;不变;增大;
14.2500;32;
15.深度;1.5×107;
16.连通;静止;相平;
17.深度;无关;
18.0.8;
19.如图所示;
20.如图所示;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1.高度差;不漏气;深度;深度;液体密度;控制变量;a;
22.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转换;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压强计的探头在同一种液体、同一深度;丙和丁;在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3.解:(1)水对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8m=1.8×103Pa;
(2)∵p=FS
∴水对壶底的压力:
F=PS=1.8×103Pa×50×10-4m2=9N;
(3)桌面受到的压力:
F=G1+G2=1.5N+1kg×10N/kg=11.5N,
桌面受到的压强: p=FS=11.5n50×10?4m2=2.3×103Pa。
答:(1)水对壶底的压强为1.8×103Pa;(2)水对壶底的压力为9N;(3)桌面受到的压强为2.3×103Pa。  
24.解:(1)蛟龙号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2700m=2.781×107Pa;
(2)由v=st=得:“蛟龙号”收到正上方母船的指令需要的时间:
t=sv=2700m1500ms=1.8s
答:(1)“蛟龙号”下潜到2700m深度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2.781×107Pa;
(2)在2700m深处的“蛟龙号”收到正上方母船的指令需要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