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导入新课
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
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
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目标导航: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南朝北朝到后期,权利分裂趋统一,
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渐崛起。
结束分裂盼统一,杨坚建隋顺民意。南北重新统一后,隋唐两朝现盛世。
——隋朝歌谣
一、隋朝的统一
1.南朝与北朝的政权更替:
581
589
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历史传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有利于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繁荣。
隋文帝杨坚
2.隋朝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那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的呢?
①经济:
②政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方便隋朝经济贸易的交流
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③交通:
开通大运河
3. 阅读第2、3页课文,说说隋文帝采取这些措施后的影响是什么?分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含嘉仓示意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4.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垦田扩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结论(表现)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从以上因素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实行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强大的隋王朝仅存在38年,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是开凿大运河造成的吗?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追溯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隋朝国力的强盛,为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而大运河的开通也显示了隋朝的强盛。
二、开通大运河
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隋朝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目的:隋朝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言以蔽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在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3.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 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具备完成如此浩大工程的条件)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动脑筋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不仅运河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而且河道的水深、宽度和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
它的建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和创造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讨论: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大运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利:大运河开通以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
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持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也起了促进作用。
弊:但当时为了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
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大家知道,现在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各种人才,考试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那么隋朝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科举制
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有关?
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
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
阅读第3页相关内容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多从各地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得到中央或地方任官。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唐初名相的房玄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科举制还不够完善,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呢?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四、隋朝的灭亡
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走向了灭亡?
隋炀帝的暴政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好大喜功
不恤民力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阅读第4页内容,分组回答相关问题
四、隋朝的灭亡
隋末瓦岗寨起义英雄程咬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他的暴政导致了什么后果?
民不聊生
社会矛盾激化
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根据课本知识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再加上隋末农民起义的打击。
隋末瓦岗寨起义英雄秦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隋炀帝本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繁盛和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
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
统治才能对国家的兴衰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谓“成由勤俭败由奢”。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A
A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随堂训练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社会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
大运河
赞赏大运河的经济价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3) 这条“渠”是在哪个朝代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隋朝;
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炀帝杨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