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1 20:5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明确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两种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形成过程、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传统民居的主要特色及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4.比较城市和乡村两种聚落在景观、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的差别。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实例,明确聚落的概念,知道聚落的两种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形成过程、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要点初探
(一)教材整理1: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2)分类: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形成:
(1)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完全依附于自然,过着采集、渔猎生活。原始人类防寒暑、避风雨、斗野兽,过着穴居和巢居的生活。
(2)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的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逐渐产生了聚落,人类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3.分布:早期的乡村聚落大多选择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取水方便,既利于耕作、畜牧和渔猎,又可免受洪涝灾害等侵袭。
4.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乡村聚落规模也随之扩大。
5.影响因素: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乡村聚落更多地受到人类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习俗、居民生活方式等也会对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6.微体验:
探究讨论: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早期的乡村聚落大多选择在什么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整理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出现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洲等。
3.发展:
(1)古代:城市数量不多,城市职能以商品交换和行政管理为主。
(2)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城市的生产功能大大加强,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
4.微体验:
探究讨论:
为什么说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材整理3:城乡聚落比较。
1.差别。
(1)景观差别:城市景观复杂,建筑密度大,楼层高,交通线路纵横交错,表现为地上、地面、地下空间的立体式利用;乡村景观简单,建筑密度小,道路单一。
(2)规模差别: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建设用地规模大;乡村聚落人口规模小、密度低,建设用地规模小。
(3)功能差别:城市功能多样,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村聚落功能一般比较单一,第一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
(4)环境差别:与乡村聚落相比,城市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最强烈的场所。
(5)社会文化特征差别: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
2.联系。
(1)城市为乡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带动乡村的发展。
(2)乡村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基本的生活资料、生产原材料以及其他产品。
3.微体验:
探究讨论:
举例说明乡村和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疑难探究
(一)核心点击。
1.乡村聚落的形成过程。

2.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水源、气候等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分布,并在人类早期聚落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人类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进步,促使乡村聚落功能不断变化。
(3)文化习俗、居民生活方式。
(二)体验评价。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不同风格的民居传承了人类悠远的文化。请分析下表所给的信息,按要求完成该表,并完成下题。
图片 地理位置、地域气候、民居的材料和功能、当地的生产方式
窑洞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人们不需要贵重的建筑材料,而是利用黄土直立不倒的特性,在垂直的黄土壁面上向纵深开挖,建成窑洞。窑洞具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功能。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
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见于内蒙古高原,那里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蒙古包通常用羊毛毡、柳条等材料搭建而成,不仅能防风御寒而且易于拆建。当地居民以游牧为主。
竹楼
(1)根据窑洞、蒙古包等信息填写表格空白处。
(2)由上题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形成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下列陈述中最能反映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
B.尊老扶幼、长幼有序
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
(4)石库门是近代上海历史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中国江南民居的形式,又采用了西方简易住宅的排联样式,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若用比较的方法,以“石库门建筑的文化特点”为题进行研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海的石库门与窑洞、竹楼、蒙古包和四合院的异同点,将它们分为两类,石库门可与其中的________属于同一类,其理由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与民居建筑的关系。民居建筑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1)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风气候、竹木建造、隔潮防虫蛇等。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
(2)地理环境;经济状况。
(3)B。
(4)选定比较对象;采用的方法是比较研究方法。
(5)四合院;它们都是砖木结构。
三、城市聚落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一)核心点击。
1.城市聚落的形成。

2.城市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历史阶段 城市特点 职能
古代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数量少,规模小 商品交换、行政管理
产业革命后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生产功能大大加强,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
(二)体验评价。
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F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其中:A________谷地、C________平原、D________流域、E________中下游地区。
(2)从上图分析,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多诞生在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区首先出现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些城市的出现,分析城市产生的物质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及联系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差异指标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人口 数量 人口少、规模较小 人口多、规模较大
构成 以农业人口为主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密度 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大
经济差异 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 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经济相对发达
功能差异 功能单一,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景观差异 以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相对简单,自然环境改造不大 以人造景观、人工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复杂,自然环境改造大
其他差异 社会生活单一 社会生活丰富
工作分工简单,协作性弱 分工复杂,协作性强
环境质量好 环境污染严重
2.城乡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城市可以为乡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技术、资金等,乡村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原料、粮食、蔬菜等。
3.读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聚落的景观,A是________聚落,B是________聚落。A、B两聚落相比,________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最强烈的场所。
(2)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B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请分析在景观、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异。
①在景观上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规模上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功能上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________为________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带动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为________提供劳动力和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
五、课堂回馈、及时达标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古文明发祥地。据此完成1—2题。
1.上述四大古文明发祥地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贸易发达 B.工业生产发达
C.交通运输方便 D.自然条件优越
2.对上述地区城市的兴起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交通 B.政治
C.工业 D.商业
【解析】第1题,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这些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加上劳动者的农业技术创新使剩余产品出现,导致社会分工和组织调整,逐渐形成城市。第2题,在出现剩余产品后,社会分工促进了交换的发展,进而出现集市,有的集市进一步发展,形成城市。
【答案】1.D;2.D。
世界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分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出现城市最早的是( )
A.巴西高原 B.云贵高原
C.印度河流域 D.亚马孙平原
4.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城市特点的是( )
A.地域发展不平衡
B.形态结构具有浓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C.沿重要交通线分布
D.受政治环境影响大
【解析】第3题,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黄河—长江流域、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流域。第4题,我国古代城市不具有殖民地色彩。
【答案】3.C;4.B。
六、励志档案
我还有这些不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