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锁分】第5讲:力(PPT+学案+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锁分】第5讲:力(PPT+学案+试卷)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2 12:18:19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讲 力
中考一轮复习 浙江专版
考点透视
考点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力 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知道力的单位 a
表述力的作用效果 b
说明重力的概念 b
知道重力的方向 a
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c
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b
说明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b
知道弹力的概念 a
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c
力的测量及图示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
描述力的三要素 a
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b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
知识点1:力
例1: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运动员不与球接触,则运动员不会对球有力的作用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运动员不与球接触,则运动员不会对球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由于球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故应选C。
【解析】C
考点突破
知识点1:力
变式训练
1.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考点突破
知识点1:力
变式训练
【解析】A、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故B正确;C、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对弹簧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减缓了弹簧恢复原状的速度,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D、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解析】C
考点突破
知识点2:弹力、弹簧测力计
例2: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 cm,当弹簧受到5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 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 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
A.70 N   B.10 N   C.35 N   D.20 N
【解析】由于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5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 cm,当弹簧伸长7 cm-5 cm=2 cm时,受到外力的大小为50.5×2 N=20 N,所以选项D正确。
【解析】D
考点突破
知识点2:弹力、弹簧测力计
变式训练
2.下面有关弹力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C.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体才会受到弹力作用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知识点2:弹力、弹簧测力计
考点突破
【解析】AD、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比如: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接触且无弹力,故AD错误;B、依据弹力产生原理,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C、根据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故C错误;
【解析】B
知识点3:重力
例3: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 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 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
考点突破
【解析】羽毛保持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羽毛所受重力和木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A项正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B项正确;长木片支撑着羽毛的a点,羽毛保持静止,所以其重心在a点,C项正确,D项错误。所以选D。
【解析】D
知识点3:重力
◆变式训练
1.贴在竖直墙面上的塑料吸盘挂钩(塑料吸盘挂钩重力不计),当挂上适当的重物后,也不会脱落的原因是( )
A.大气压力大于重力 B.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
C.塑料吸盘挂钩所受的静摩擦力等于所挂重物的重力
D.塑料吸盘挂钩所受的静摩擦力大于所挂重物的重力
考点突破
知识点3:重力
考点突破
【解析】吸盘挂衣钩其工作过程是通过排除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松手后,吸盘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导致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其压在墙壁上,吸盘处于静止状态,吸盘受到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解析】C
考点突破
知识点4:摩擦力
例4: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下列说法,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
B.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
C.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
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
考点突破
知识点4:摩擦力
【解析】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不合题意;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应选B。
【解析】B
考点突破
知识点4:摩擦力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 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N,方向为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瓶子静止悬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终等于瓶子的重力,二力平衡,不会随握力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6 竖直向上 不变
考点突破
知识点5: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例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板P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Q放在木板P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木块Q上,拉动木板P,木块Q稳定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
(1)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____。(填字母)
A.木板P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B.木板P受到木块Q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C.木块Q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D.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在木块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拉动木板P快慢相同,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的关系。
(3)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突破
知识点5: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图中木块Q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故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在木块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即木块Q对木板的压力不同,拉动木板P快慢相同,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即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相同,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测力计的示数相等,说明摩擦力大小相同。故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
【解析】(1)D;(2)压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或接触面相同,压力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结论要有“与运动快慢无关”)
考点突破
知识点5: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变式训练
2. 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 (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知识点5: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考点突破
【解析】(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即拉力为0.8N;(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在木块上加放砝码,增大了对木板的压力,再重复实验操作,摩擦力变大了,则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3)实验中木块始终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板也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解析】0.8 变大 受到
感谢欣赏



第5讲 力


考点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力 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知道力的单位 a
表述力的作用效果 b
说明重力的概念 b
知道重力的方向 a
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c
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b
说明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b
知道弹力的概念 a
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c
力的测量及图示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
描述力的三要素 a
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b



一、力
1.力是__ 的作用。力的作用是__ __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 ,简称牛,用N表示。
3.力能改变物体的__ __,力能改变物体的__ __(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4.习惯上,把力的__ __、__ __、__ __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5.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示意图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 __。
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__ __。
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表示的力的__ __。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正比,即在同一个物体上长度越长表示的力越大。
二、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__ 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_ 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2.弹簧测力计
(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__ 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三、重力
1.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 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 __,作用点:物体的__ __。
2.重力的方向:__ __。
3.重力的大小: ,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其值为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 N/kg。
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四、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 或 相反。
3.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 和压力的 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a.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b.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五、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或_ 。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 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 出来的。









参考答案


一、力
1.力是__物体对物体的作用__。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__牛顿__,简称牛,用N表示。
3.力能改变物体的__形状__,力能改变物体的__运动状态__(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4.习惯上,把力的__大小__、__方向__、__作用点__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5.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示意图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作用点__。
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__力的方向__。
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表示的力的__大小__。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正比,即在同一个物体上长度越长表示的力越大。
二、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__发生弹性形变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_大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2.弹簧测力计
(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__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三、重力
1.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吸引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地球__,作用点:物体的__重心__。
2.重力的方向:__竖直向下__。
3.重力的大小:__G=mg__,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其值为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 N/kg。
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四、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相对运动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__相对运动方向__或__相对运动趋势方向__相反。
3.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__粗糙程度__和压力的__大小__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a.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b.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五、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静止状态__或__匀速直线运动状态__。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__维持物体运动__的原因,而是__改变物体运动状态__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__推理概括__出来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讲 力

一、选择题
1.(2019·济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说明两个灯泡一定是串联的
C.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2.(2019·济宁)如图所示,用力F把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只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
C.木块对墙面的压强随F增大而增大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19·德州)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星6C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图是火箭发射时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进入预定轨道后,中星6C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D.中星6C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高质量话音、数据、广播电视等信息
4.(2019·成都)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5.(2019·成都)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满载旅客从成都东站缓缓驶出前在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B.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减小了
C.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列车加速前进时,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6.(2019·德阳)我市部分学校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中,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2019·广安)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
B.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
8.(2019·广东)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
9.(2019·深圳)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海绵被压扁后,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B.人在站立和行走时,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C.乘坐地铁时抓紧扶手,是为了减小惯性
D.被踢飞的足球,在空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
10.(2019·哈尔滨)关于力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对钢片的力大于钢片对手的力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急刹车时,乘客因具有惯性会向前倾倒 D.磁悬浮列车利用分离接触面来减小摩擦
11.(2019·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食品,包粽予、煮粽子过程中也有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粽叶将糯米包裹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用细线系紧粽子时感觉勒手是因为受力面积小,压强小
C.粽子放入锅中前后,锅中的水未溢出,水对锅底的压强不变
D.刚煮熟的粽子很烫,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12.(2019·绥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同一足球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
D.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13.(2019·鄂州)2019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中,中国女排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连续扳回三局,最终以总比分3:2逆转夺冠。下列有关情景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排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力不平衡
B.排球被重扣后加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C.队员发球时,击球瞬间对球做了功
D.二传手向上撑球,球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急转直下。说明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4.(2019·黄石)中国很多地方会举办龙舟赛来庆祝端午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划龙舟时所用的桨是省力杠杆
C.甲、乙两龙舟并排滑行,甲以乙为参照物,甲龙舟是运动的
D.冲过终点后,龙舟慢慢停下来,说明龙舟的惯性在减小
15. (2019·内江)关于重力、 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
C. 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
D. 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16. (2019·自贡)体育课上,有许多运动项目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应保持1s不动,等待裁判确认,在这1s内运动员仍对杠铃做功
B.百米赛跑记时,裁判应是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
C.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17. (2019·天津)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已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8.(2019·连云港)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
C.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静止在地面上的“歼-20”战机,受平衡力的作用
19. (2019·湘潭)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二、填空题
20.(2019·德州)某同学按压气球,气球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用手轻轻一托,气球就向上飞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图所示,将两只气球自由悬挂静止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两气球中间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合拢”)
21.(2019·成都)学校排球联赛中,小婷迎面而来的球扣向了对方场地,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   。
22.(2019·达州)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战斗机机翼下平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 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战斗机在进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 战斗机的惯性(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
23.(2019·广州)如图16所示,A点为硬棒的重心,O为支点,硬棒水平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硬棒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能否用图16中的弹簧测力计按图17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硬棒所受的重力?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9·大庆)(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25.(2019·黄冈)泥石流是在暴雨天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果在野外突遇泥石流来袭,停留在泥石流下游低洼处是很危险的。这是由于__________力的作用,泥石流会涌向低洼处。正确的逃生方法是朝着与泥石流_________(选填“垂直”、“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迅速逃离到较高的地方。泥石流向下游流动过程中,重力_________(选填”做功”或“没有做功”),重力势能主要转化成动能。
26.(2019·苏州)小明用力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持续飞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足球具有   ;同时,他的脚感觉疼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
27.(2019江苏无锡14)如图所示,用尺快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棋于被击打后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的棋于由于具有 会落在原处。
三、实验探究题
28.(2019·荆州)小丽同学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关系”时,发现同一根弹簧的弹力大小 F 与形变量Δx 的比值 k 恒定.现小丽有两根原长相等的弹簧 1 和 2,已知 k1:k2=1:2,当在两根弹簧下分别挂同一物体静止时,弹簧1和2伸长量分别为Δx1和Δx2,则Δx1:Δx2=________.小丽通过弹簧 1 和 2 弹性势能分别为 Ep1 和 Ep2,则 Ep1:Ep2=_____.小丽将弹簧 1 和 2 并联悬挂一物体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两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为Ep甲.将弹簧 1 和 2 串联悬挂同一物体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两弹簧弹性势能之和Ep乙,则Ep甲:Ep乙=_________.(已知如图甲所示情况下悬挂重物时弹簧1和2伸长量相同,整个实验中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且均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
四、计算题
29.(2019·广安)如图所示,图甲是使用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正方体物体的简化示意图,在打捞过程中物体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未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图乙是打捞过程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计绳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的边长;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重力。


参考答案
1~5 BCBCD 6~10 BCADA 11~15 ABBAB 16~19 ABDA
20. 形状;运动状态;合拢。
21.运动状态;摩擦力
22. 运动状态;大于;减小。
23. 2.4 7.2 不能 硬棒的重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24. 2.80;2.2
25. 重力 垂直 做功
26. 惯性;相互
27. 运动状态;惯性
28. 2:1 2:1 2:9
29. (1)边长L=1m;(2)F浮=104N;(3)G物=9.25×104N
(1)由图象可知正方体的边长:L=vt=0.1m/s×(110s﹣100s)=1m;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m×(1m)3=104N;
(3)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有:
η=
物体离开水面后,有:G物+G动=3F
联立得:G物=9.25×104N













1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