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罐子,认真观察看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导入课题,齐读课题:6.陶罐和铁罐
?二..复习本课生字词。?
(1)小老师领读。?
(2)全班齐读。?复习词语认读。?
?三.以读代讲,感悟文本。(教学重点)?
(一)让我们一起走进国王的橱柜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师:齐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奚落”来理解意思。引出铁罐奚落陶罐。?
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谁来读??
生:(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评)他没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没人举手)听老师读,我把这个句子读两遍,
你们听好了再回答哪遍好。(老师读)?
生:老师第二遍读得好。?
师:好在哪儿?哪个字读得重?哪个词读得慢??
生:老师把“碰”字读得重,把“陶罐子”读得慢,读出了铁罐对陶罐骄傲、冷淡的态度。?
师:说得真好!谁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读得好!向他学习!全班齐读。(生齐读)?
师:铁罐不止一次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那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同桌交换读,读时注意提示语,读出铁罐傲慢的语气,然后大家评一评。?
生:同桌交换读,气氛热烈。?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谁来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他读得没有感情,太平淡,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这一句用带着傲慢的语气读吗??
生:不用,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读得怎么样??
生:(齐)好!
师:还有谁来读?(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高兴)读得好不好??
生:(齐)好!(热烈鼓掌)?
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分角色朗读对话。?
(二)读一读10自然段以后的内容,读出铁罐和陶罐的结局。?
师:铁罐和陶罐的最终命运又怎样呢??
生:陶罐还是那样美丽,铁罐消失的无影无踪。?
师:找出文中的语句。?
师:假如铁罐听到陶罐的话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生:发挥想象的空间。?
出示句子:?
“多美的陶罐!”……?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预设: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语调要充满赞美和遗憾的语气。?
(三)拓展延伸,感悟道理。(教学拓展点)?
师:读了这则故事,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1:人应该谦虚,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相比。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3:我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该像铁罐那样自以为是。?
生4: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三.作业:?
1.抄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2.假如铁罐还没完全消失,他又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接着编故事。?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铁罐?????????陶罐??
(坚固)????(易碎)???
骄傲? 谦虚?
消失?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