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眼睛和眼镜-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13 11: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
课题 眼睛与眼镜(新授课)导学设计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动画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②通过活动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按照实验方法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交流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②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学习 重点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
学习 难点 理解凹透镜矫正近视眼的原理和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的原理
方法 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教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教学环节 知识能力要点 学生学习行为 教师的导学行为 设计意图
一 情 景 导 入 明 确 目 标 3min 1、图片导入图片展示鸟巢水立方 青少年的视力逐步下降数据统计 2、学习目标 3、评价机制 学生观看,认真思考问题。 戴眼镜的同学观看图片。 不近视的同学猜想近视同学没戴眼镜时看到的图片样子。 患近视的同学说没戴眼镜时看到的图片样子 全班同学体验近视眼看图片 学生阅读资料图片。 解读学习目标,大致了解学习内容。关注本节的评价方式 课件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的图片。 让全班戴眼镜的同学一起摘掉眼镜看图片。 请几位患近视的同学说说看,没戴眼镜时看到的图片样子 展示特殊处理的模糊的鸟巢和水立方图片。 显示教育部的统计资料 板书:眼睛与眼镜 播放幻灯片 说明评价机制 以生活中的画面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学习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走近物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近视眼的真实成像情况,进一步激发探究兴趣。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患眼病的基本情况,从而认识到探究本问题的急迫性。 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二、 新知探究 (一)眼睛16min 挑战自我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9min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0min 挑战自我 (四)如何保护眼睛 ㈠ 眼球的结构和眼睛视觉的形成1、眼球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2、物体是如何通过什么方式眼球成像的? 3、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什么样的像? 4、正常的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二)近点、远点、明视距离1.什么是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大约是多少? 2.什么是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是多远? 3.什么是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多远? 1.眼睛是一“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___来改变晶状体的____,当睫状体__时,晶状体变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___时,晶状体变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这视网膜上。 近视眼的人视觉上有什么缺陷? 2、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近视眼应如何矫正? 1、远视眼的人视觉上有什么缺陷? 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远视眼应如何矫正? 1.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相当于凸透镜的 ( ) A.物距变大 B.焦距变大 C.物距变小 D.焦距变小1、不要边走边读,不在行使的车上看书。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看书做作业时尽量与书本保持25cm左右的距离。 5、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6、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1、同学们结合幻灯片上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第100页的第二自然段,做好勾画与批注。 2、然后小组交流。 3、小组未解决的问题整理并书写在黑板上。 仔细倾听问题,并积极抢答,通过问题总结出,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薄厚,改变焦距实现的。 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第100页的第三自然段,做好勾画与批注,未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然后班内展讲。 仔细倾听问题,并积极抢答 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能积极抢答问题 认真阅读课本第100----101页的近视眼及其矫正,做好勾画与批注。 挑选桌上的器材动手实验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 尝试加入凸透镜或凹透镜使物体成清晰的像。 认真阅读课本第100----101页的远视眼及其矫正,做好勾画与批注。 挑选桌上的器材动手实验模拟远视眼成像情况。 尝试加入凸透镜或凹透镜使物体成清晰的像。希望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期盼学生能积极抢答问题 学生交流并根据自身的经验,积极发言眼睛保健的一些办法 教师播放幻灯片,动画演示解决本部分的重点。 预见性问题:若成像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像都是正立的呢?解决方法:教师作简单解释,追问: 5.4—2两图中看远近不同物体晶状体有何变化?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有何不同?板书:教师巡视 追问:1、你的眼睛近点大约是多少? 2、你用肉眼看到的最远的物体有什么? 3、根据明视距离判断你读书时眼睛与书本应保持多远的距离? 及时发现班内那位同学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及时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组织几组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用幻灯片中的动画分析成像的原理。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组织几组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用幻灯片中的动画分析成像的原理。及时发现班内那位同学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及时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有效的保护自己的视力。引导学生归纳出眼睛保健的几种办法。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总结的能力。 通过老师的预见性问题培养学生想象的思维,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达到了解眼睛构造,及如何看清物体的这一重点问题。 通过找自己眼睛的近点,并与正常眼睛的近点比较,了解自己的眼睛,使学习近视眼及其矫正成为必要。 加强知识的巩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补救。 锻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培养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突破难点 锻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培养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突破难点 加强知识的巩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补救。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达标检测 5min 上面四幅图中: 1、表示近视眼的是 ,此时晶状体太 _,折光能太 ,成像在视网膜 ,需用 透镜矫正,如图 。 2、表示远视眼的是 ,此时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成像在视网膜 ,需用 透镜矫正,图 矫正。 完成学习达标测评 希望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期盼学生能积极抢答问题 及时发现班内那位同学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及时指导。 再次强调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及辨别的方法。 加强知识的巩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补救。巩固本节的难点。
四、 课堂小结 4min 用你喜欢的方式(知识、情感、能力方法)总结本节内容。 梳理本节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图,总结本节课收获 从知识、实验技能、学习方法三方面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总结 完成知识的建构,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 布置作业 1min 课本10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4、题 办一期以保护视力为专题的手抄报。 学生注意听作业要求,及时完成。 布置作业,说明作业要求。 课下及时巩固
板书设计: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