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1 22: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之中。它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没有做完的事业”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主义 C.实现共产主义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2.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组建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3.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应该出现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D.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竟然增加50%,盐税增加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A.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大增 B.北洋政府加重人民负担
C.北洋政府期间天下大乱 D.北洋军阀之间相互倾扎
5.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上,中共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参与大会的领导组织工作,大会宣言实际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由此表明
A.国民党从此只能借助中共发展 B.中共从此彻底取代国民党
C.国共两党正式建立合作关系 D.中共从此只能借国民党发展
6.“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材料主张是
A.收复新疆 B.进行北伐 C.抵抗帝国主义侵略 D.进行抗日战争
7.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国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随后孙中山
A.放弃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B.改变了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C.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D.选择走俄国革命的道路
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重要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古田会议
②南昌起义
③八七会议
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③④⑤①②D.②①③④⑤
9.毛泽东说:“……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
A.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解放军把红旗插到南京总统府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的道路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城市领导乡村发展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郴州市烈士公园东塔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市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纪念馆展厅内展示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绩闪耀功勋榜”五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义历史过程。湘南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
A.毛泽东、周恩来B.刘少奇、肖克C.朱德、陈毅D.朱德、黄克诚
1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13.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继续采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江西井冈山成为春晚分会场之一,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下列关于井冈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井冈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圣地
B.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14.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毛泽东认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决定因素是( )
A.工农群众作为基础 B.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
C.形成中的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5.下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旗上的“八一”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

A.1937年8月,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B.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建立
D.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
16.中国共产党率领工农革命军打土豪、分田地,中共这样做有助于
A.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C.消灭帝国主义 D.推动国家实现工业化
17.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
A.探索过程艰难曲折B.受马克思主义指导
C.结合了中国的国情D.采取暴力革命方式
18.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长征
②八七会议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②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③④⑤①②
19.习近平说:“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请问该事件最大的意义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
D.保存了革命的种子,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0.《解放军报》曾在纪念遵义会议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主要理由是( )
A.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B.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会议摆脱了“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2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它纠正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这个关键点是
A.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初步形成
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22.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列各项长征途中发生的,没在诗词里表达出来的是()
A.爬雪山,过草地B.巧渡金沙江C.召开遵义会议D.甘肃会宁会师
23.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的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这主要反映
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B.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经艰险,百折不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从第三阶段的中国革命历程中可以提炼出

A.红船精神B.八一精神C.井冈山精神D.长征精神
25.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a——b(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c(跳出敌人包围圈)——d,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

A.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夺取遵义
B.a夺取遵义b四渡赤水河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
C.a强渡大渡河b夺取遵义c四渡赤水河d巧渡金沙江
D.a巧渡金沙江b强渡大渡河c夺取遵义d四渡赤水河
二、材料分析题:
26.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 如下图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是怎样建立的?
(追昔抚今来反思)
(4)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用死打硬拼的阵地战取代了原来行之有效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拼消耗……1934年4月,红军将士经过18天拼死血战,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逐渐推进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材料二:一路上红军带着许多笨重的家当,如印刷机、军工机器等,行动迟缓,每天只能行进二三十千米……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材料三: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红军第几次反“围剿”中?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此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红军面临怎样的局面?使以上材料中红军局面发生变化的会议是什么?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2.A3.A4.B5.C6.B7.C8.B9.D10.C11.C12.B13.B14.B15.C16.A17.C18.C19.D20.D
21.C22.C23.A24.D25.B
26.(1)①黄埔军校;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③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3)①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②蒋介石与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4)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革命力量遭到极大的损失,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7.(1)第五次。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左”的错误。
(2)被动挨打(意思相近即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精神就是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它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