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网站高考预测系列试题
【生物】高考预测试题(1)·选择题
第一组
1.右图表示将某种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是( )
A.高 B.低
C.基本相同 D.无法比较
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合成糖蛋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B.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不能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C.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细胞器,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
D.高尔基体在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可以执行不同的功能
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圆褐固氮菌能将无机氮转化为NH3,是自养型生物
B.硝化细菌能利用NH3中的能量,是化能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核糖体、细胞膜和细胞壁等结构
D.酵母菌的基因的编码区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之分,而乳酸菌无此之分
4.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右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5.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 E和e ,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
①DdEeFf
②DDEEFf 、ddeeFf
③DEF、DEf、deF、def
④DdEeFF、DdEeff
A.③ B.①②③ C.② D.①④
【答案解析】
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对多因素变量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本题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了以往试题过于强调对单一变量的考查。a点与b点相比,光照强度弱,CO2浓度高,则a点时C3的还原过程弱(C3的去路少),而CO2的固定的过程强(C3的来源多)故C3的含量高。
2. [答案]B
[解析]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能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其场所在细胞膜上。
3. [答案]A
[解析]能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的来源,来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为自养型生物。圆褐固氮菌能将无机氮转化为NH3,是自生固氮微生物。
4. [答案]C
[解析]大多数试题都从种群的增长曲线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的创新点在于从λ值入手,突破思维定势。由题意可知当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故选C。
5. [答案]D
[解析] 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所以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DdEeFf,或者是DdEeFF和DdEeff。
第二组
1.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A.① B.①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2.血红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蛋白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有C、H、O、N、Fe等
B.人体的肌肉细胞中没有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的表达
C.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D.血红蛋白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
3.下列是某微生物合成物质F的代谢途径,其中“(+)和(-)”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请判断该途径的调节方式 ( )
A.酶合成的调节
B.酶活性的调节
C.既有酶合成的调节,又有酶活性的调节
D.既有组成酶合成调节,又有诱导酶合成调节
4.左图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该图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则右图中细胞代谢情况与左图A点、AB段(不包括A、B两点)、B点、B点之后相符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5.下图A-D段表示质粒的某基因(非标记基因),B表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为使目的基因最易表达,目的基因插入的最佳位点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解析】
1. [答案]B
[解析]在首次注射时和二次注射中,①号、⑤号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
2. [答案]D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
3. [答案]C
[解析] 物质G抑制酶Ⅰ的活性属于酶活性调节,当环境中有物质a而无b时可合成酶Ⅱ,当环境中无物质a而有b时会抑制酶Ⅱ的合成,属于酶合成调节。
4. [答案]B
[解析] 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释放到细胞外,对应图②;AB段(不包括A、B两点),光照强度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但是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于图①;B点时,细胞既不从外界吸收也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对应于图③;B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大,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既来自于线粒体,也来自于外界,对应于图④。
5. [答案]C
[解析]③为转录的起始点,目的基因插入该位点最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