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4 13: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核心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提要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
思维导学
课堂突破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型群雕《鉴真东渡》在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广场正式落成。据了解,
《鉴真东渡》雕塑连底座高7.8米,宽13.8米,雕塑再现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的情景。
材料二 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西行的目的地天竺是佛教发源地,玄奘曾在天竺那烂陀寺游学。一场主题为“在佛陀脚步之上”的展览在香港开幕,展品就包括出土自那烂陀寺的文物。
(1)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在文化传
播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2)我们从玄奘和鉴真的经历中能学到哪些精神?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即时训练
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右图为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展现的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2.唐代鉴真第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3.唐朝时期,对外贸易繁荣,其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
A.日本物产 B.天竺物产 C.大食物产 D.新罗物产
4.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1.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 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留学生”“使节”“唐朝先进制度”。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玄奘西行 B.遣唐使来华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右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
A.汉朝 B.北魏 C.唐朝 D.宋朝
4.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5.右图是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它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班超
6.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的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7.认识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昭君出塞
8.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副对联(见右图),横批应为(   )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民族和睦 D.文明互鉴
9.“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雅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0.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便利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能力挑战
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历史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秦汉时代的社会主题,思想学术的统一,也势在必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改造儒术,使儒学更具实用性,这促使统治集团向儒家倾斜,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
——滕福海《董仲舒与罢黜百家》
材料二 ……朝鲜、日本用简和帛,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叶,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欧洲则用羊皮,这些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于大量使用。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
——[唐]李肇《唐国史补》
材料四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集团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具体措施,该措施有何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这些书写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古代技术及其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传播了哪一宗教文化?请举一例印证唐与天竺的友好往来。
(4)结合材料四,说说如何才能使中华文明焕发新的生命力。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答案
【思维导学】
遣唐使:日本
鉴真东渡:唐玄宗 唐招提寺
玄奘西行:唐太宗 大唐西域记
【课堂突破】
合作探究
(1)玄奘西行天竺,是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的杰出的使者。他带回大量佛经,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由玄奘口述、弟子整理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鉴真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鉴真是向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是把天竺的文化带回唐朝。 
(2)做事要坚持不懈,不怕艰苦,有坚强的毅力。(言之有理即可)
(3)对外开放;对外交往频繁;对外交往范围广泛;双向交流;等等。
即时训练
1.A 2.D 3.D 4.A 5.B
【课后作业】
基础过关
1.B 2.B 3.C 4.A 5.C 
6.C 7.A 8.D 9.A
10.B
能力挑战
11.(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笨重、脆弱、昂贵。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鉴真东渡日本。佛教。玄奘西行。
(4)大胆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吸收、吐故纳新,使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