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4-07 14: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1、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反应)的概念2、抗原的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反应。一、特异性免疫的作用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一、特异性免疫的作用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1、所有细胞的分子标志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类什么物质?有什么特性? 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所有的体细胞上都存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MHC的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二、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3、淋巴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只与适合的受体结合激活、增大分裂分化分化效应细胞群记忆细胞群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抗体免疫应答(体液免疫)4、特异性免疫的分类细胞毒T细胞活化三、细胞免疫的过程分泌多种蛋白质
(淋巴因子)活化
分裂分化记忆细胞毒T细胞肽
与MHC结合细胞免疫抗原巨噬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T细胞效应细胞毒T细胞增殖
分化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细胞裂解抗原-MHC复合体活化辅助性T淋巴细胞多种蛋白辅助性T淋巴细胞2、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1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2 、癌细胞;
3 、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1、抗体2、抗体的特点①抗体分子的结构呈Y形,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 由效应B淋巴细胞合成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四、体液免疫②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③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④抗体由效应B淋巴细胞合成后,能分泌到组织液中,也能移到细胞膜上成为受体分子。3、体液免疫的过程成熟的B
淋巴细胞致敏的B
淋巴细胞活化白细胞介素-2分裂分化记忆B细胞浆细胞体液免疫抗原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
处理(成熟的)辅助T细胞活化的辅助T细胞(成熟的)B淋巴细胞致敏性B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相同抗原抗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分裂、分化+ 抗原杀灭抗原4、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 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抗原靶细胞(即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密切接触;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细菌外毒素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联系: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结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如:病毒感染体液 免疫细胞 免疫体液 免疫消灭病毒 阻止病毒 经血液传播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1、免疫接种的概念2、免疫接种的历史 我国从宋朝开始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
18世纪,英国的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
19世纪,巴斯德发明了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 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
性疾病的方法,又叫预防接种。五、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3、现有疫苗的三种类型4、免疫接种的两种方式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灭活的微生物;
减毒的微生物;
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五、免疫接种可以战胜许多传染性疾病例1、人接种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
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
胞和抗体的化学性质分别是:
A.效应B细胞、多糖 B.效应B细胞、蛋白质
C.效应T细胞、多糖 D.效应T细胞、蛋白质B例2、下列有关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大分子物质都能成为抗原
C.进入体内的生物细胞才能成为抗原
D.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物质D例3、下列不带有抗原信息的结构是:
A.牛痘病毒 B.细菌
C.癌细胞 D.自身正常细胞D例4、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
B.抗体存在于体液(主要是血浆)中
C.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 核糖体合成的
D.抗体不能消灭已经进入宿主细胞内的病原体C例5、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B.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ABC例6、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A.非特异性自然免疫;
B.非特异性人工免疫;
C.特异性自然免疫;
D.特异性人工免疫;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