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地理:第1课时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课件27 张ppt word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地理:第1课时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课件27 张ppt word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2 17:12:49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2020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课件地理 | 地理和宇宙色球层、日冕层自西向东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由亚里士多德首创,托勒密于进一步完善的宇宙体系学说。核心内容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着地球转动的。?
     :由天文学家哥白尼建立的宇宙体系学说。核心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着太阳转动的。“地心说”图D1-1“日心说”2.阳历与地球公转
地球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极始终指向
    附近。?
地球公转周期是365.2422天,即1年,“二分二至”把这个周期四等分。因为地球的轨道面与赤道面不一致,所以一年四季中
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
返移动。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
赤道;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
纬23.5°),如图D1-2所示。图D1-2北极星南、北回归线夏至冬至3.农历和月相图D1-3图D1-4月相概念成因变化周期名称判断方法图D1-4不发光日、地、月相对位置图D1-4新月十五、十六上弦下弦图D1-41.[2019·杭州]如图D1-5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B图D1-52.[2019·宁波]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廿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A图D1-63.[2019·金华]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B4.[2019·绍兴]如图D1-7为太阳、地球和月球运行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弧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1)当地球和月球运行到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是    。?
(2)据目前所知,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是                  。(写出一点即可)?新月图D1-7地球表面有大气或液态水或温度适宜等5.[2018·衢州]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如图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长蛇座四大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图D1-8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   ;可推知宇宙处在   之中。图D1-8越快膨胀重点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征及相关现象例 如图D1-9,将一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此装置做下列实验:
(1)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    (填“A”或“B”)附近。?图D1-9[答案](1)公转 B
[解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的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到图中的B位置附近时,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我国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例 如图D1-9,将一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此装置做下列实验:
(2)地球仪在A处时,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此时图中甲地的地理现象是 (  )?
A.甲地正值18点
B.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
C.此时正值日出
D.此日昼短夜长图D1-9[答案](2)地球的昼夜更替 C
[解析](2)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由图示及地球自转方向可知,甲处位于晨线上,故此时正值日出。【变式】2017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农历五月廿七),在当天,地球在图D1-10甲中和月球在图D1-10乙中的位置分别是 (  )
A.1和7~8之间
B.3和5~6之间
C.1和5~6之间
D.3和7~8之间C图D1-101.[2019·湖州]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D1-11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  )
A.初一前后
B.初七前后
C.十五前后
D.二十二前后A图D1-112.[2016·杭州]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D3.[改编]据图D1-1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左图是以地球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B.左图的A、C两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C
C.过6小时以后,右图的b、d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b
D.在右图中,abc是晨线D图D1-124.[2019·温州]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
被人们接受。
④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
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
“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图D1-13(1)图D1-13甲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中的一幅,其对应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D1-13乙,“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图D1-13DB4.[2019·温州]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
被人们接受。
④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
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
“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图D1-13(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
A.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E.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科学的发展图D1-13ABE课时训练(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限时:30分钟)
|基础过关|
1.[2019·嘉兴]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DK1-1是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
图DK1-1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2.[2019·衢州]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球是一颗行星 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C.月球表面有空气 D.月球上昼夜温差小
3.[2019·衢州]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C.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D.人类已完全掌握宇宙奥秘
4.[2019·杭州拱墅一模]2018年8月,有史以来飞得最快的航天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升空,正式开启人类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下列有关太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B.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内层
C.太阳黑子是常见的太阳活动之一 D.太阳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自核裂变
5.如图DK1-2所示,甲、乙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上的两个位置,a、b是地球上两个位置,那么,此时(  )
图DK1-2
A.地球朝甲位置前进,a正处在夏季的白天
B.地球朝甲位置前进,a正处在夏季的晚上
C.地球朝乙位置前进,b正处在冬季的白天
D.地球朝乙位置前进,b正处在冬季的晚上
6.[2018·宁波]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三者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7.[2018·舟山]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梦想。自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后,又开启了登陆其他行星的计划。科学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结合下表分析,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是 (  )
行星
表面温度
大气
行星状况
离地球距离
水星
-173 ℃~427 ℃

固态、无水
91.6万公里
金星
420 ℃~485 ℃

固态、无水
41.6万公里
火星
-87 ℃~-5 ℃

固态、有水
78.4万公里
木星
-148 ℃

气态
628万公里
A.水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8.[2019·宁波] 2018年7月27日,华夏大地上演“火星冲日”天文奇观。“火星冲日”是指日、地、火三者大致呈一条直线,地球在火星和太阳之间。由于此时火星离太阳较近,而且亮度也是一年当中最亮的,让天文爱好者一饱眼福。若从地球上测到火星的相貌称为“火相”,此时的“火相”最接近于 (  )
A B C D
图DK1-3
9.图DK1-4是在月球上的“嫦娥三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地球的照片,则当时月球、地球、太阳三者间的基本位置应该是下列各图中的 (  )
图DK1-4
图DK1-5
10.[2019·温州]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6千米)
水星
4879
58
金星
12104
108
地球
12756
150
火星
6794
228
图DK1-6
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11.[2018·温州]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图DK1-7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  )
图DK1-7
12.2018年美国太空总署发现,太阳表面再度出现了“无黑子”现象,预示着太阳表面活动正进入“极小期”,会导致地球对流层的温度下降,并将于2019年底进入“小冰河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则耀斑、日珥等活动明显减弱
B.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预示着太阳对地球磁场的干扰将会减弱,磁暴减少
C.地球进入“小冰河期”,会导致全球气温下降,可能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D.“无黑子”现象是指色球层上几乎不见太阳黑子
13.[2019·台州]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图DK1-8
(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观察到的最亮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    。?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    系。?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走进重高|
1.2016年6月12日,木星与月球上演了“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图DK1-9甲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与地球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图DK1-9乙中的小圈表示木星)(  )
图DK1-9
2.[2019·宁波]过去的2018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图DK1-10
(1)“一个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每增加326万光年,其远离地球的速度就增加73.5km/s。”这是2018年7月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的理论基础是: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    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DK1-10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
①行星A的名称是    。?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A 2.B 3.C 4.C 5.D 6.C
7.C 8.D 9.C 10.B 11.A 12.D
13.(1)太阳
(2)太阳(或“银河”)
(3)自东向西(或“北极上空看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
走进重高
1.A
2.(1)没有中心 (2)①金星 ②太阳黑子(或日珥、耀斑、太阳风、太阳磁暴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