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2020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课件地理 | 地理和宇宙人类生存的地球地球的
运动地球的
结构地球上的水体地球上的大气地震火山板块板块交界处裂谷或海洋海沟和
山脉腐殖质地核、地幔和地壳太阳辐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或
地下径流短时间长时间1.地球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 (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地壳和地幔顶部图D2-12.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顺时针逆时针昼夜更替1.[2019·杭州]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
A.(1)(2)(3) B.(1)(2)(4)
C.(1)(3)(4) D.(2)(3)(4)A图D2-22.[2019·金华]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B3.[2019·绍兴]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
B.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 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D4.[2018·金华]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C5.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D6.[2018·湖州]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D2-3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交界处地壳图D2-37.[2016·嘉兴]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图D2-4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2)嘉兴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⑤BC图D2-4重点一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壳运动例1 科学中的论断是需要通过实验或事实去证明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证据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现象
B.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C.大西洋海底在不断扩张的证据之一是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
D.大陆是漂移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答案]A
[解析]地球公转的证据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现象,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证据之一是太阳东升西落。【变式1】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②1960年—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海底扩张说”;③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是大洋两岸 (选填序号)的相似。?
①气候类型 ②古老地层分布 ③生物分布 ④古生物化石
(2)“海底扩张说”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它能解决“大陆漂移说”中的 问题。?①支持动力的来源【变式1】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②1960年—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海底扩张说”;③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因为 ? 。碰撞和张裂错误的“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合理即可)重点二 水循环与水资源例2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如图D2-5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海陆间水循环由环节①④⑤②完成
B.环节②和③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
C.环节③和④分别代表蒸发和水汽输送
D.南水北调工程是对环节⑥施加影响图D2-5B【变式2】为了形象地观察和验证水循环的过程,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过程,请结合实验报告,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器材:平底盆、透明的塑料纸、装有沙子的小瓶、小石头、水、橡皮筋。
实验步骤:①在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将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②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上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③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
实验结论:水循环现象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降水。(1)图D2-6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的各个环节中,上述实验未能演示出来的有 。(填代号)?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填代号)?
(3)结合实验分析,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4)结合实验,归纳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
。图D2-6F、GF太阳辐射通过水循环,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1.[2018·衢州]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18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D图D2-72.[2016·杭州上城模拟]图D2-8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图”,其中理解错误的是 ( )
A.弧线ABC为晨线,ADC为昏线
B.由于地轴倾斜使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C.只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就产生了昼夜现象
D.ABC、ADC所处位置会发生变化C图D2-83.中国喀喇昆仑山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山,有关猜想合理的是( )
A.山脉高耸入云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B.岩层中发现贝壳化石,说明地壳在运动
C.山坡上大量岩石的风化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D.山脚植被茂盛、土壤肥沃是流水作用引起的B4.[2016·台州]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 )
A.大爆炸宇宙论 B.大陆漂移学说
C.海底扩张学说 D.板块构造学说
5.[2016·金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DA课时训练(二) 人类生存的地球
(限时:30分钟)
|基础过关|
1.[2019·杭州拱墅二模]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证据支持。下列证据与假说不对应的是 ( )
A.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B.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大陆漂移学说
C.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
D.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
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3.如图DK2-1所示是“地球的内部构造示意图”。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图DK2-1
A.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B.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C.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
D.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核
4.[2018·台州]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海水蒸发 D.水汽输送
5.[2016·湖州]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6.[2015·台州]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板块是在海洋上慢慢移动的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个部分
C.目前地震学家能借助地震仪准确预报各种地震
D.虽然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淡水资源仍很贫乏
7.[2018·杭州]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面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8.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
B.地壳的水平运动都会形成海陆变迁
C.喜马拉雅山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
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于地球人类
9.[2018·金华]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10.如图DK2-2所示,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 )
图DK2-2
A.①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②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③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④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11.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的形成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B.地壳变动进行都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C.荷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是地壳下沉引起的
D.引起地壳变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外力,如风、水流、冰川等
12.面对突发灾害和险情如何正确逃生和急救至关重要,以下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被毒蛇咬伤后,为防止毒液扩散,应用类似于止血带的物品在伤口近心端扎紧
B.发生泥石流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C.溺水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手脚乱蹬,应屏住呼吸尽量让口鼻浮出水面
D.发生地震时要快速跑回家中躲到桌子下、墙角处等地方并护住头部
13.如图DK2-3是小金的课堂地理演示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DK2-3
A.小金演示的是大陆漂移 B.小金演示的是板块张裂
C.小金的演示可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D.小金的演示可解释刚果盆地的成因
14.[2015·杭州]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有关现象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北极上方看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旋转
B.地球上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自转
C.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
D.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15.[2014·杭州]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16.[2015·宁波]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
图DK2-4
17.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下列现象不属于该学说证据的是 (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B.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非常吻合
C.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走进重高|
1.湿地是陆地与水域间的过渡带,兼有水域和陆地的特征。下列有关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湿地中水循环的途径只包括降水和蒸发两个过程
B.湿地中的水通过沉降有毒物质等化学变化得到净化
C.湿地的水多,而水的比热大,所以湿地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大
D.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不同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2017·金华]
图DK2-5
(1)如图DK2-5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 (填“极昼”或“极夜”)。?
3.读图DK2-6,完成下列要求。
图DK2-6
(1)地球主要由 大板块组成,其中A是 板块,B是 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总是位于板块边缘,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日本、印尼等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A 2.C 3.C 4.B 5.B 6.D 7.A
8.A 9.C 10.B 11.A 12.D 13.C
14.D 15.D 16.B 17.D
走进重高
1.D
2.(1)顺时针
(2)极夜
3.(1)六 太平洋 印度洋
(2)印度洋 亚欧
(3)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