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2020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课件化学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1)说出电解水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气泡下降O2H21∶2(续表)(2)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的反应等)10001变小4.2×103SO2、SO3K2O、Na2O(3)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水是良好的溶剂,其他常见的溶剂有 、 等。?丙酮酒精2.水污染
(1)关注水体污染及防治
①当水中含有对水或 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物质时,就造成了水污染。
②来源
a.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b.农业: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排放。水生生物③危害
a.污染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工农业生产;
b.造成 ,引起“水华”或“赤潮”;?
c.影响生态环境,加剧水资源危机。
④防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a.工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提高原料利用率,同时把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综合处理达标后排放;
b.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少用含磷洗涤剂;
d.医疗:医疗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水体富营养化(2)列举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①常用的净水方法吸附沉淀过滤蒸馏②饮用水(矿泉水、纯净水、自来水)的净化方法和主要特点图H4-1(3)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
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4)树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3.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1)说出溶液的组成和说明溶液的特点
①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 ,叫作溶液。?
②组成
a.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气体、液体、固体均有)。
b.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均一稳定混合物③特点
a.均一性: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 和 完全相同。?
b.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④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能量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如 ;有的物质溶解时放热,如浓硫酸或 ;有的物质溶解时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如 。组成性质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2)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1)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概念:在一定 下,在一定量的 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为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②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实验方法: 。温度溶剂继续加入少量相同溶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③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对大多数溶质为固体的溶液而言):
一般规律:
特殊情况:对Ca(OH)2而言,饱和溶液降温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升温会变成饱和溶液。(2)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①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用来 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一般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来描述,根据20 ℃时物质的溶解度可判断其溶解性。
②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和
的性质,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主
要受 影响;气体物质的溶解性
受 和 影响。?定性溶质溶剂温度温度压强温度溶剂饱和状态质量定量③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a.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b.外因: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KNO3等;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熟石灰。增大减小④会查看溶解度表
a.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语言叙述法(如氯化钾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3.8 g);列表法(如熟石灰的溶解度表);
b.会查阅溶解度表
熟石灰在20 ℃时的溶解度为 g。?0.165定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3)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
①配制的步骤: 、 、 、装瓶并贴上标签、存放。?
②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考点1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1.[2018·德州] 如图H4-2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的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D图H4-22.[2019·嘉兴]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B考点2 水资源和水污染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D.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B4.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 )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D5.[2019·岳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时,殷殷嘱托“守好一江碧水。”作为岳阳的主人,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江河
C.挖砂船常年日夜不停采砂
D.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考点3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6.[2019·上海]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
A.蔗糖 B.麻油
C.食盐 D.白醋B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
B.固体物质的水溶液下层比上层密度大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是一样的
D.静止后有沉淀析出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C考点4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
8.[2018·杭州]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 ℃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 ℃
C.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B9.[2019·河北]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H4-3所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图H4-3[答案]B
[解析]实验1将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转移出50 mL到乙烧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实验2中向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则变成不饱和溶液;实验2中向乙烧杯中加入5 g氯化钠,加入的氯化钠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所以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10.[2019·嘉兴]20 ℃时,把36 g氯化钠放入64 g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为100 g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C11.如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溶解度大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 ℃~30 ℃之间
C.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D.60 ℃时,将11 g KNO3加入10 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A考点5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2.有100 g 10%的盐酸,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把溶液倒掉一半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将100 g 10%的盐酸与200 g 25%的盐酸混合
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C13.[2018·辽阳]小丽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后,进行了如图H4-4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
(1)操作中不规范的步骤是 (填序号)。?
(2)改正后,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⑤中玻璃棒作用是 。?
(4)小丽发现图示实验操作步骤不完整,应补充的是 。?装瓶贴标签图H4-4③②①④③⑤搅拌,加速溶解重点一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表例1 [2019·通辽]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Ca(OH)2例1 [2019·通辽]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2)60 ℃时,按图H4-5所示操作:
A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析出固体的质量是 g。?不饱和图H4-53.16例1 [2019·通辽]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3)如图H4-6,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此时试管中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H4-6不变【变式1】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
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 (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③【变式1】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2)下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硝酸钾【变式1】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2)下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②20 ℃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H4-7Ⅰ所示,升温到50 ℃时如图Ⅱ所示。
试判断:50 ℃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图H4-7不饱和溶液重点二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例2 [2019·郴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H4-8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图H4-8[答案](1)量筒 (2)7.5 42.5
[解析](1)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为量筒。(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15%=7.5 g;水的质量为50 g-7.5 g=42.5 g。例2 [2019·郴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H4-8所示: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或“右”)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图H4-8[答案](3)左 (4)搅拌,加速溶解
[解析](3)称量氯化钠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例2 [2019·郴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H4-8所示: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图H4-8[答案](5)AB
[解析](5)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使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2 [2019·郴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H4-8所示:
(6)把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图H4-8[答案](6)100
重点三 有关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例3 [2018·本溪]如图H4-9是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请计算:
(1)硫酸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要把100 g该浓硫酸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g。?1∶2 硫酸
化学式:H2SO4 净含量:500 mL
溶质质量分数:98% 图H4-9390【变式2】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12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取用固体氯化钠
kg。?
(2)用6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可稀释成12%的氯化钠溶液
kg。?24100重点四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例4 [2017·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10 ℃时,27.7 g硫酸镁和72.3 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50 ℃时,100 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
【变式3】[2019·杭州]如图H4-10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D图H4-101.[2019·长沙]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C2.[2019·温州]如图H4-11,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的是 (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D图H4-113.[2019·盐城]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 )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4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 g KNO3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
D.在0 ℃~100 ℃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C4.在25 ℃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 ℃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减少
C.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大B5.[2019·本溪]利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
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课时训练(四) 水和溶液
(限时:45分钟)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B.水在通电时能分解
C.水能与一些氧化物反应
D.液态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
2.关于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可用于有活塞(开关)结构的仪器和装置的查漏
B.在尾气处理中,可用水吸收一氧化碳
C.盛放白磷的试剂瓶中水的作用是“水封”
D.铁丝燃烧实验中,水用来降低产物的温度
3.[2019·百色]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
A.碘溶于水得到碘酒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D.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溶液
4.[2018·宜昌]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5.[2018·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HK4-1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
图HK4-1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6.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
图HK4-2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7.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图HK4-3
8.[2019·营口]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图HK4-4
(1)用如图HK4-4甲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如图乙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9.溶解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单位:g)。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
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 ℃时 的溶解度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3)20 ℃时,将20 g NaCl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10.如图HK4-5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结合图回答问题。
图HK4-5
(1)请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改正: ;?
错误②: ,?改正: 。?
(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 ; 。?
11.实验室一瓶新购进的浓硫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HK4-6所示。
图HK4-6
(1)若该瓶硫酸还没有开瓶使用,瓶内溶质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保留到0.1,下同)。?
(2)若要配制9.8%的稀硫酸400 g,则需用该浓硫酸的质量为 g。?
|走进重高|
1.[2019·扬州]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HK4-7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②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0.031 L O2、0.57 L O3。
图HK4-7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化合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
2.用硫酸铜进行如图HK4-8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
图HK4-8
A.三种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
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③溶液颜色最深
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8·宁波]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4.[2018·滨州]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HK4-9所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 g/cm3)约为 ( )
图HK4-9
A.12.4% B.17.2%
C.16.9% D.12.5%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 mL某溶液,密度为1.2 g/cm3,其中含溶质24 g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6.某温度下,向100 g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5.6 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的质量为5.6 g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溶液中Ca2+的总数不变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等于98.2 g
7.[2019·金华]甲是60 ℃的蔗糖溶液,按如图HK4-10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图HK4-10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8.太湖水经苏州胥江水厂处理的大致流程如下:
图HK4-11
(1)从沉淀池中出来的水经过沙滤池的操作称为 ,经沙滤池后的水在灭菌池中被通入的臭氧(O3)进行杀菌处理,再经一系列后续处理成为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在深度处理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
(2)有人做了如图HK4-12的甲、乙两个实验。因在乙实验中得到一批有色沉淀,于是就说“自来水没有纯水好”。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上述说法的真伪,又增做丙和丁两个对比实验 (均在室温下)。
图HK4-12
项目
甲
乙
丙
丁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
现象不
明显
有小气泡产生,渐有有色沉淀生成,沉淀颜色逐渐加深
有刺激性气味的较多气泡产生,且有较多有色沉淀生成
有小气泡产生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区域
现象不
明显
有小气泡产生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有小气泡产生,渐有少量沉淀生成
①上述实验中能量转换的形式为? 。?
②由上述4个对比实验可知: (填序号)装置中水样的导电能力最强。在上述对比实验中生成有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 。?
(3)水厂的检测人员用浑浊度仪测出该厂自来水中颗粒物的量为0.55;用pH仪测出水质的 度为7.66,此时水质呈弱 性。这是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多种天然水溶解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缘故,且在合格标准内。?
9.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生产氯气和烧碱的重要原料。如图HK4-13所示,20 ℃时在混合溶液中,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已知曲线上A、B、C、D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0,26.5);B(14.0,15.0);C(18.8,11.7);D(38.0,2.0)。
图HK4-13
试计算和填空:
(1)20 ℃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g,D点处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20 ℃时曲线C点处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现有20 ℃时,满足曲线上B点指标的溶液,可用 的方法尽可能地降低氯化钠的含量,达到提纯氢氧化钠的目的。?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A 2.B 3.B 4.B 5.C 6.D 7.B
8.(1)8∶1 2H2O2H2↑+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D
9.(1)KNO3 63.9 g63.9 g+100 g×100%
(2)降低温度(或加入KNO3等合理即可)
(3)68 (4)蒸发结晶
10.(1)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
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 称量NaCl时,药品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2)小于
(3)称量NaCl的实际质量比计算质量大 加入水的实际量比计算量小(合理即可)
11.(1)901.6 (2)40.0
走进重高
1.A 2.C 3.A 4.A 5.B 6.B
7.D [解析]甲溶液恒温蒸发20 g水后没有晶体析出,则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丙溶液中有固体剩余,丁溶液是过滤后所得溶液,所以二者一定都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甲溶液恒温蒸发20 g水后,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的溶剂减少,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故C正确;无法确定甲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D错误。
8.(1)过滤 吸附色素和异味
(2)①电能→化学能 ②丙 在通电情况下,铜电极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发生了反应
(3)酸碱 碱
9.(1)36.1 3.3 (2)15.4% (3)蒸发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