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选择题
1.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D.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2.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
A.轻徭薄赋 B.简法轻刑 C.选贤任能 D.恩威并施
3.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4.唐太宗曾言:君如舟,民如水,水既能使船浮起来,也能使船沉下去。基于这个道理,他( )
A.虚心纳谏,选贤用能 B.重视发展生产
C.完善隋朝的科举制 D.减轻百姓劳役负担
5.下图所示是小李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虽然留下了一块让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人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思是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死后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来源:Zxxk.Com]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9.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非选择题
1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来源:学&科&网]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的哪一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材料二反映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道理?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为民获利的措施?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材料二:唐朝户数增长表。
贞观末年
武周末年
开元末年
300万户
615万户
841万户
(2)表格中的“贞观”“武周”“开元”分别是哪个皇帝的年号或国号?
(3)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呈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4)从表中的户数变化里,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答案:
1-5:ACCDB; 6-10:DCBDC
11.(1)三省六部制。作用: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2)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意思相近即可)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上升趋势。原因:唐太宗的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12. (1)水稻、粟。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人口数直线上升。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到唐玄宗时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进入鼎盛时期。
(4)社会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人口数量增长。反之,人口数量增长慢或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