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生物实验和探究
1.[2017·杭州]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需要使用生理盐水作为试剂的是 ( )
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B.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2019·德阳]某兴趣小组开展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并去掉纸片;
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步骤①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设计错误,应取两片叶子才能形成对照
C.步骤④完成后,烧杯中的酒精会变为绿色
D.该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3.[2019·钱塘模拟]如图T6-13中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丙为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T6-13
A.显微镜调焦时,用左眼注视①,同时转动②使镜筒缓缓下降
B.用③湿纱布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是为了避免其乱跳
C.血管⑤是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
D.若将血管⑥的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左上方移动
4.[2019·临沂]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
B.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
C.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
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管径最小的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5.[2019·孝感]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浸水24小时让其萌发。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段除去子叶。③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并称量干重,得到下表数据。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
一
不除去子叶
4.3
二
在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三
在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四
在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五
在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B.此实验可证明只要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
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是多余重复的实验
D.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
6.[2019·黄冈]小明和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到某生态园参加研学实践活动,他们发现南瓜园里许多蜜蜂在盛开的花丛中飞舞。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T6-14
(1)南瓜植株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如图(一)]。小明认为a是雌花,a下部有膨大结构,该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受精完成后,其发育成南瓜果实。?
(2)农民为提高南瓜的结果率,在南瓜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 。?
(3)小明对蜜蜂在花间飞舞产生了疑问: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①小明作出的假设是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颜色有关。
②制订计划:
Ⅰ.实验思路:用大小、数量相同, 不同的A、B两种纸花分别挂在不同树枝上,把蜂箱放置一定位置。记录在单位时间内飞向A、B两种纸花上的蜜蜂数量。?
Ⅱ.评价方案:图(二)是小明设计的A、B两种纸花挂在不同树枝上的甲、乙两种方案的示意图。小组同学认为:乙方案中的变量是唯一的,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甲方案中除了花的颜色不同外,还有 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③针对小明的疑问,请再作出一个假设:吸引蜜蜂飞向花朵与花的 有关。?
7.[2016·丽水] 为了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伤、其他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份,每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丁香提取液和清水(如下表),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
组别
1
2
3
4
试剂
0.0025%的丁香提取液
0.0050%的丁香提取液
0.0075%的丁香提取液
清水
样品份数
4
4
4
4
步骤2: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 ℃,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并绘图T6-15(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
图T6-15
(1)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8.[2018·江西]抗生素在现代畜牧业中被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若长期饮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寻找合适的奶源制作酸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将编号为甲、乙、丙的三张灭菌滤纸圆片,分别浸润下表各检测样品后,放置在涂布了细菌的培养基上,在37 ℃环境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T6-16:
图T6-16
组别
检测样品
甲
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乙
待测牛奶
丙
不含抗生素的鲜牛奶
丁
?
(1)通过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
(2)乙组实验结果表明,此待测牛奶 (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制作酸奶。?
(3)有人提出,经过消毒可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科研小组在原实验基础上设置丁组,那么丁组的检测样品应该为 的鲜牛奶。若丁组实验结果是形成 ,则说明消毒不能使牛奶中的抗生素失效。?
(4)牛奶可以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发酵过程应该在 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
1.D [解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为了使口腔上皮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应选用生理盐水。
2.B [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步骤②设计是形成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照射,变量是光。
3.C 4.C 5.D
6.(1)子房
(2)帮助植物传粉
(3)②颜色 蜜蜂飞向 A 和 B 花朵的距离(或蜂箱到 A 和 B 花朵的距离,或蜂箱到 A 和 B 花朵的远近) ③气味(或大小)
7.(1)进行对照
(2)在相同条件下,丁香提取液的质量分数越大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越小
8.(1)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形成抑菌圈
(2)不适合
(3)含有抗生素并消毒 抑菌圈
(4)无氧(或密封)
课件32张PPT。2020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课件生物 |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热点搜寻】中考生物探究实验往往涉及这样的一些内容:有关酶的性质和作用的探究、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探究、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探究、有关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的探究等。类型一 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例1 [2016·下城模拟]小乐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在染色前进行了第一次观察,在染色后进行了第二次观察,如图T6-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观察时适当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有利于观察细胞结构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看到细胞质中很清晰的红色大液泡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
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安放临时装片后
就使用较长的物镜观察图T6-1[答案]A
[解法指导]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染色是为了让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等特定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得更为明显。在染色前为了更容易观察到细胞结构,需要用较暗的视野,因此使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镜。在本实验中,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液泡,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染色液进入盖玻片下,安放临时装片后,应该先使用低倍物镜(较短)观察。【变式1】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问题:
(1)如图T6-2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标号)。?
(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①②④③右上方图T6-2【变式1】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问题:
(3)假如你所用的显微镜只有四个镜头,如图T6-3所示,若想在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4)某学生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非常激动地把显微镜推移
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要想在同桌面前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是
。?图T6-3甲和丁重新对光【变式1】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问题:
(5)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T6-4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图T6-4A类型二 有关酶的探究活动例2 [2018·嘉兴]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材料一 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 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红色。
实验材料及器材 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实验过程 (1)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2)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表一。
(3)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砖红色。
反思交流 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
。?没有形成对照实验(合理即可)表一方案完善 为补充证据,请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1)另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丙、丁。
(2)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
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
(3)预期实验现象: 。
讨论分析 (1)通过比较 两组实验,说明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2)……?丙、丁试管内均不显砖红色表二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2 mL2 mL2 mL2 mL甲和丁【变式2】[2017·金华]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 ℃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2)猜想与假设: 。?
(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其他合理假设也可)【变式2】[2017·金华]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 ℃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4)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 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
。?
③观察并记录2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变式2】[2017·金华]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 ℃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5)预测实验结果:
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
。1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比2号试管快(或“慢”或“基本相等”)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
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或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的催化效率)(答
出酶的活性有最适温度或酶具有高效性其中一点即可)【变式2】[2017·金华]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 ℃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T6-5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判断的理由是 ?
? ?
? ?
? ?
? ?乙图T6-5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类型三 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活动例3 [2018·宁波]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 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 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
磷和其他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T6-6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
气密性。图T6-6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平均分成两组。
③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图T6-6交流与讨论
(1)本实验用自动调光系统的作用是调节照明灯的 ?
。?
(2)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3)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
。?
(4)为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小科认为还需改进实验设计。光照强度与太阳光强度的变不正确二氧化碳化相似(或光照强度或灯泡亮度)【变式3】[2016·杭州]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T6-7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 。?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
。?便于收集产生的气体图T6-7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
明其内的气体是氧气【变式3】[2016·杭州]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T6-7所示的实验。
(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 ?
? ?
。 ?图T6-7准备相同的两组实验装置,分别加入等量、生长状状况一致的金鱼藻,一组给予光照,一组遮光;比较
两组装置收集气体的速度,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
验收集到的气体,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类型四 有关呼吸作用的探究活动例4 [2016·嘉兴]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
速率,结果见图T6-8中甲和乙。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 会影响蓝莓的呼吸
作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
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
浓度会逐步 ,从而抑制了蓝莓细胞的呼吸作用。温度图T6-8增大例4 [2016·嘉兴]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见图T6-8中甲和乙。试回答下列问题:
(3)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
乙两个烧杯;
②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置于25 ℃和-5 ℃条件下观察,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③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
数据并分析。
有同学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其中的一处:
。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实验(或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图T6-8【变式4】[2019·南通]溴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颜色变化可反映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即:BTB(蓝绿色) BTB(黄色)。小张同学为了探究人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连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① 向盛有BTB水溶液(蓝色)的小烧杯中持续吹气1 min,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步骤② 将上述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容
器中,充足光照一段时间后观察BTB溶
液的颜色变化。图T6-9光合作用消耗步骤③ 将步骤②的装置进行黑暗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
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BTB水溶液会变成 ,是因为人的 作用产生 的
缘故。?
(2)步骤②中,BTB溶液的颜色会变成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 ?
。?
(3)步骤③中,BTB溶液的颜色会变成 ,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图T6-9黄色呼吸二氧化碳蓝绿色黄色二氧化碳类型五 其他的生物探究活动例5 [2019·温州]莴苣(如图T6-10)含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1)莴苣中某些物质能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 含量。
(2)将新鲜莴苣密封在保鲜袋中,一段时间后,保鲜袋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些水分主要来自莴苣的哪项生命活动? 。?葡萄糖图T6-10蒸腾作用(3)莴苣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为研究光照情况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选用500粒饱满的莴苣种子,平均分成五组,在黑暗环境中吸足水后,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T6-11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要使莴苣种子的萌发率接近100%,需要的光照情况是
。?图T6-11图T6-10阳光直射一段时间后立即进行黑暗处理【变式5】[2017·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
。 ?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图T6-1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变式5】[2017·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
。图T6-12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不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变式5】[2017·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4)预测实验结果(在图T6-12所示的坐标中用示意曲线
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
所注射物质的名称)。图T6-12[答案](4)
[解法指导] 本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激素对动物的影响等知识。分析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有无生长激素,而因变量是小鼠体重的变化。为了有效地控制单一变量——“有无生长激素”,需要分别注射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不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实验的预期结果就是结合实验目的,对基于假设后进行的实验的现象进行估计,在此要明白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小鼠的生长。【针对训练】内容见Word版资源:
专题06 生物实验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