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化学:专题1 化学与曲线(课件 21张ppt word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化学:专题1 化学与曲线(课件 21张ppt word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2 19:35:26

文档简介

专题1 化学与曲线
1.[2018·昆明]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HT1-9所示,则y表示 (  )
图HT1-9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2.[2018·宁波]向盛有2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

图HT1-10
3.[2019·新疆]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HT1-11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  )
图HT1-11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0~50 s,发生的反应为Al2O3+6HCl2AlCl3+3H2O
D.100~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HT1-12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图HT1-12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5.[2018·河北] 如图HT1-1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图HT1-13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6.图HT1-14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 (  )
图HT1-14
A.气体的体积 B.沉淀的质量
C.NaCl的质量 D.混合溶液的pH
7.(双选)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CuSO4、硫酸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HT1-1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HT1-15
A.a点对应溶液pH>7
B.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种
C.m=3.31
D.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淀
8.[2019·桂林]常温下,一锥形瓶中盛有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3%的稀硝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与加入稀硝酸的关系曲线如图HT1-16。请回答问题。
图HT1-16
(1)本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pH=7时,锥形瓶中的溶液呈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01%)。?
(3)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4)若改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2.6%的稀硝酸进行本实验,pH传感器测得的曲线可能经过     (填“甲”“乙”或“丙”)点。?
9.研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图HT1-17描述的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图HT1-17
10.[2017·衢州]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HT1-18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中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        。?
图HT1-18
11.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图HT1-19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HT1-19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    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AgNO3+NaClAgCl↓+NaNO3;
离子方程式:Ag++Cl-AgCl↓。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
离子方程式:             。?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然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中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          。?

【参考答案】
1.D 2.B
3.B [解析]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升高,故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A正确;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和HCl,B错误;0~50 s,发生的反应为Al2O3+6HCl2AlCl3+3H2O,C正确;100~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D正确。
4.B [解析]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等质量的金属(金属在形成的盐中化合价相等)在足量的酸中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产生氢气更多;二是足量金属与质量相等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质量大小取决于酸的质量。以上两点都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总结得出。在反应温度和酸浓度相同时,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取决于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消耗酸的质量可以通过产生氢气的质量来判断。
5.C 6.D 7.AC
8.(1)NaOH+HNO3NaNO3+H2O
(2)4.25%
(3)HNO3、NaNO3
(4)甲
9.(1)CuSO4+FeFeSO4+Cu
(2)B
10.产生白色沉淀 Mg(NO3)2和MgSO4
11.(1)①Ba(OH)2+H2SO4BaSO4↓+2H2O
②无
③C
(2)①A ②Na+、OH-、SO42- ③减小
(3)①Ba2++SO42-BaSO4↓
②先减小后增大

课件21张PPT。2020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课件化学 |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命题重点】中考试题中往往会出现坐标图,这些坐标图往往以曲线的形式出现。在这类形式的题目中,常会涉及这样一些知识点:金属的性质、溶液的pH、质量守恒定律、酸碱盐的性质等。
【方法要点】要解决这类问题,要搞清曲线的几个关键点:起点、转折点以及终点所代表的含义类型一 pH变化曲线问题例1 [2019·衢州]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HT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图HT1-1[答案]B
[解法指导]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趋势是一条曲线,因此是不均匀的,故A正确;初始溶液的pH<2,呈酸性,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变大,因此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故B错误;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 mL时,稀盐酸过量,溶液中含有HCl以及生成的氯化钠两种溶质,故C正确;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D正确。【变式1】5 ℃时,向20.0 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HT1-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无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图HT1-2[答案]D
[解法指导] 该曲线表示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的pH变化。c点pH为7,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由该点滴加的氢氧化钠体积为20 mL,等于盐酸的体积,不能得出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结论。同时根据b点和d点的pH,可判断b点时溶液呈酸性,d点时溶液呈碱性,其中溶质即可判断。类型二 金属和酸、盐反应的曲线问题例2 [2019·绍兴]将质量均为10 g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图HT1-3[答案]D
[解法指导] 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关系如下:
Mg+H2SO4 MgSO4+H2↑
24 98
10 g 40.8 g
Fe+H2SO4 FeSO4+H2↑
56 98
10 g 17.5 gZn+H2SO4 ZnSO4+H2↑
65 98
10 g 15.1 g
当酸的质量小于15.1 g时,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当酸的质量介于15.1 g和17.5 g之间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铁>锌;当酸的质量大于17.5 g时, 产生氢气的质量镁>铁>锌。【变式2】[2019·眉山]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图HT1-4[答案]B
[解法指导] 在H2SO4+ Mg MgSO4+H2↑中,每98份质量硫酸与24份质量镁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在H2SO4+Fe FeSO4+H2↑的反应中每98份质量硫酸与56份质量铁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题中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开始反应时镁粉和铁粉均过量,两者消耗硫酸量相同且产生氢气量相同,则在坐标图中开始部分两线应该重合;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反应完全后,镁消耗的硫酸量多,同时产生氢气多,故B正确。例3 [2019·青岛](双选)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 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 FeCl3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HT1-5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小资料 铁和铜都能与 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 3FeCl2;Cu+2FeCl3 2FeCl2+CuCl2。
A.FeCl3 与Cu 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m-n) g
C.N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u2+和 Cl-
D.当加入V1 mL FeCl3 溶液时,Cu 恰好完全反应图HT1-5[答案]BC
[解法指导] 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铁与氯化铁溶液先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铁粉逐渐消耗,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到M点时铁完全反应,因此,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m-n)g,B正确;图中N点铜粉和氯化铁溶液刚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u2+和Cl-,C正确;当加入 V1 mL FeCl3溶液时,Fe恰好完全反应,D错误。【变式3】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HT1-6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2+、Ag+、Cu2+和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
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图HT1-6[答案]C
[解法指导]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粉会先置换出银(ab段),再置换出铜(bc段),最后置换出铁(cd段),由此可以判断各段对应溶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锌与生成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比例关系,可以对D选项作出判断。类型三 含酸碱盐反应顺序的曲线问题例4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
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HT1-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至a g时,溶液中反应为CaCl2+Na2CO3 2NaCl+CaCO3↓
B.滴至b g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滴至c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至d g时,溶液呈中性图HT1-7[答案]C
[解法指导] 本题中由于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会与盐酸发生反应,所以滴入的Na2CO3先与盐酸反应(Oa段),再与CaCl2反应(ac段),直至Na2CO3过量。【变式4】[2019·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HT1-8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 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 g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 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
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图HT1-8[答案]A
[解法指导]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 g时,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氢三种溶质,错误;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 g7,正确;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故A正确。【针对训练】内容见Word版资源:
专题01 化学与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