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光学
1.[2018·江阴二模] 当坐在野外的篝火旁时,我们看到篝火后面的物体是晃动的,原因是 ( )
A.视觉错误,因为火焰在跳动
B.火焰加热空气,使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
C.火焰作为光源在抖动,所以经后面物体反射的光也在晃动
D.火焰加热了另一边的物体,使它热胀冷缩,所以看到它在晃动
2.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 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s1=s2 B.s1h2 D.h1=h2
3.如图WT2-10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WT2-10
A.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下移动
B.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像的大小将不变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顺时针转过45°,铅笔的像也将顺时针转过45°
4.[2018·通辽] 如图WT2-11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WT2-11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5.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地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的光圈如图WT2-12中虚线所示,把水倒入烧杯中,烧杯内注满水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图WT2-13中的( )
图WT2-12
A B C D
图WT2-13
6.如图WT2-14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 之间。?
图WT2-14
7.[2018·杭州上城二模]小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按如图WT2-15所示摆放器材。
图WT2-15
(1)点燃蜡烛A,在 (选填“A”或“B”)侧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
(2)玻璃板向蜡烛A 移动4 cm,则蜡烛B 需向蜡烛A 移动 cm 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3)小徐不小心把手指放在了蜡烛B的“烛焰”上,结果手指不痛,请你帮助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实验中,把蜡烛和透镜固定不动(如图WT2-16所示),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图WT2-16
(2)保持蜡烛和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另一个口径相同、焦距为12 cm的透镜,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步实验可以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
9.[2016·杭州滨江二模] (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得了近视眼,则他不戴眼镜时像成在视网膜的 方,他应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2)小明在研究爷爷的老花镜时,不小心将镜片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他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利用太阳光测量其焦距。
①要测量所选镜片(如图WT2-17所示)的焦距,需要的主要器材除了光屏外还应有 ;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小明实验的示意图。?
②小明通过实验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的焦距相等”的结论。小明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图WT2-17
10.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
(1)如图WT2-18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
图WT2-18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A.5 m B.0.5 m C.0.05 m D.0.005 m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时,铅笔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应是8 cm,当铅笔到镜面的距离为4 cm时,铅笔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应是4 cm,故s1>s2。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铅笔到镜面的距离改变时,铅笔像的高度不变,即h1=h2。
3.C 4.B 5.B 6.B、C
7.(1)A
(2)8
(3)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1)右 投影仪 (2)右 远视眼
9.(1)凸 前 凹
(2)①刻度尺 如图所示
②只实验了一次,结果具有偶然性
10.(1)实 大 远离
(2)D
(3)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解析](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2)由题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应越来越接近焦距,故选D。
(3)因为手机镜头的焦距较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焦。
课件19张PPT。2020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课件物理 |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命题重点】光学现象的判断、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的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视觉。题型较分散:选择、填空、作图、实验、证明都会出现。
【方法要点】不管题目中是否要求画光路图,解题时利用好光路图可以协助解题。类型一 光的反射例1 请画出图WT2-1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图WT2-1[答案]如图所示
[解法指导] 人眼看到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先作出橡皮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S'与人眼的连线交于平面镜的点为入射点,从而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和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变式1】[2019·山西]如图WT2-2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答案]如图所示图WT2-2类型二 平面镜成像例2 如图WT2-3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刻度尺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刻度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WT2-4中的 ( )图WT2-3A图WT2-4【变式2】[2018·常州]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WT2-5所示。则 ( )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图WT2-5D类型三 光的折射例3 [2018·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处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WT2-6所示。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图WT2-6B【变式3】[2017·杭州下城二模]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看不见硬币(如图WT2-7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丙)。
(1)倒入一些水后看见的硬币是 (选填“实”或“虚”)像,比硬币实际的位置
(选填“高”或“低”)。?虚图WT2-7高【变式3】[2017·杭州下城二模]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看不见硬币(如图WT2-7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丙)。
(2)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所示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图WT2-7[答案] (2)如图所示【变式3】[2017·杭州下城二模]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看不见硬币(如图WT2-7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丙)。
(3)在图丙中,通过图示和标注的形式说明为什么能看到硬币。图WT2-7[答案] (3)如图所示类型四 凸透镜成像例4 [2017·温州]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下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A【变式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 cm处移到4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答案]B
[解法指导]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 cm处移到40 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成实像,此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故选B。类型五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例5 最近“碰瓷”事件屡有发生,所以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如图WT2-8所示),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用的是凹透镜
B.在拍摄录像时,物体距透镜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当屏幕上看到物体图像变小时,说明物体在远离图WT2-8D【变式5】[2019·杭州下城一模]小叶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WT2-9甲所示,一个点光源A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B点处成了一个清晰的像,F是该凸透镜的焦点。根据透镜的性质,画出图中两条光线通过该凸透镜后的光线。图WT2-9[答案](1)如图所示【变式5】[2019·杭州下城一模]小叶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当小叶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3)各元件在图乙所示位置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至 刻度处时,可以再次得到一个清晰像。?图WT2-9倒立、放大的实像55 cm【针对训练】内容见Word版资源:
专题02 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