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历史部编版
八年级
第5课 三大改造
1.背景:我国的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编制目的:有_______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时间:__________年。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____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工业
计划
1953—1957
重工业
工业化
复习巩固:
6.成就列举:______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_______、鹰厦等铁路新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______________建成。
7.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______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_________________
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
鞍山
宝成
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化
1954
北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意义: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
国家根本大法
根本
民主政治
(2)内容: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_________为国务院总理。
(3)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江西省乐安县龚坊中学 陈国法
①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③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④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⑤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土改后农民还面临哪些困难?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时间:
3、形式:
4、目的:
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1953年-1956年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发踊跃报名参加合作社。
5、原则:开始时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6、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7、阶段
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8、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8、结果: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土地入股
牲畜农具折价入社
统一经营
统一分配
农业生产合作社
}
拓展延伸
改造方式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手工业合作社人数 占手工业者总数
603.9万人 91.7%
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的实质是什么?
个体经营
集体经营
私有制
公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府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采取直接没收的办法不可能;不没收他们又不顾国家和人民利益牟取暴利;采用不法手段扰乱经济秩序。这些显然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格格不入!!!
三、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方式
完成
政策
1954年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高潮
和平赎买(赎买政策)
实现和平过渡(特点)
三、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方式
结果
创举
1954—1956
公私合营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政策
赎买政策
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难点解析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私”指什么?(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相关链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什么是公私合营?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3、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
荣氏企业--一个家族的神话
荣氏第一代
荣德生
荣氏第三代
荣智健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同仁堂的新貌
同仁堂的商标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1、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存在什么缺点?
1956年底。
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时间:
意义:
缺点:
问题思考: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劳动都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力获得解放,同时也为当时的工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力地配合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
合作社
手工业
合作社
公私合营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实质
时间段 社会性质
1840-1949年
1949-1956年
1956-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拓展延伸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也有进行___________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_______________。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___________道路。
(4)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农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互助合作
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
农业生产合作社
本课小结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建立手工业____________。
(2)完成: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
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发展企业的__________。
(2)政策: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公私合营
赎买
4.三大改造完成:
(1)时间:到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_。
1956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1.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面临的现状是( )
经济高速发展,农民生活步入小康
B.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C.农业生产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工具落后
D.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不多
B
2.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
3.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进行改革的原因是( )
A. 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人民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4.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那么我国开始步入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
C
5.新中国成立后对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是( )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B
6.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 由贫穷实现国家富强
D. 把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
A
7.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之一种和平的方式,使全国工商业都兴高采烈的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历史上史无前例的(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C
8.《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歌中唱的“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指的是(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D.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C
9.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喜悦
C. “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狂热
B
10.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伟大创举是( )
合作化运动
B. 赎买政策
C. 公私合营
D. 分田包产到户
B
11.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人民公社化
C. 大跃进
D. 土地改革
A
再见
江西省乐安县龚坊中学 陈国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