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 2.1东南亚
第1课时
吴哥窟
仰光大金塔
3.中南半岛
北高南低
(1)地形与河流:地势_________。北部高山和大河_________延伸,形成_________、________的地表形态。河流上游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河流下游的________________,是东南亚重要农业区。
(2)气候:大部分为_____气候,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分。
4.马来群岛
(1)地形与河流:地势_____,山岭很多,平原较少,河流_____。
(2)多火山、地震。
___________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_______”之称。
(3)气候与农业: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由北向南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水能
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起伏大
短促
印度尼西亚
火山国
热带季风
1.位置:____半岛与_________岛之间。
2.重要性:沟通_____洋与_____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_________港口的重要航道。
3.航运条件优越
马六甲海峡呈西北宽、东南窄的_______,水深25~200米,大部分时间_________,有利于航运。马六甲海峡东南端的_______港,是世界著名的海港。
马来
苏门答腊
印度
太平
喇叭形
太平洋西岸
风平浪静
新加坡
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
1、定义: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
分出来的。
2、特点:
(1)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区域与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精讲点拨
亚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
2.海陆位置: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中 国
岛
半
南
中
马 来 群 岛
马
来
半
岛
南
海
大洋洲
苏门答腊岛
马六甲海峡
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思考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海上生命线
3.范围
中 国
岛
半
南
中
马 来 群 岛
马
来
半
岛
南
海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大洋洲
东南亚政区
越 南
老 挝
缅甸
泰 国
柬埔寨
马 来 西 亚
印 度 尼 西 亚
菲 律 宾
新加坡
文莱
东帝汶
中国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东南亚政区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10°S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亚洲
大洋洲
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决定了该地以热带气候为主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读图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判断一下东南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马来群岛大部分及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群岛南部
1、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区别
终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降水有没有明显季节变化
“季”
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雨季
旱季
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的气候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南纬10度之间,地处热带,深受海洋影响;终年高温,降水丰沛,森林茂密。由于各地的降水量的不同,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都可收获。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气候分布
活动探究一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 问题探究
材料1 马六甲海峡示意图
材料2:日本主要产品输出地
问题:
1.从材料1可知,经过东南亚的船只,几乎都要通过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2.该海峡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3.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答案:
1.马六甲海峡
2.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练习巩固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A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英吉利海峡
B
活动探究二 东南亚的气候
材料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2:东南亚位置图
材料3:东南亚气候资料图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读材料1,东南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2.结合材料2,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怎样的?
3.读材料3,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又哪些?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3.热带雨林气候是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达到2000毫米以;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分旱季和雨季。
4.气候湿热,适合多种热带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易发生旱涝灾害;热带雨林气候区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都可收获,多为种植园农业。
练习巩固
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 D.市场需求量大
B
一、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 难点剖析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马来群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交处,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
看了喜剧电影《泰囧》之后,平时喜爱旅游的大连的罗女士对到“新马泰”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罗女士在到该地区旅游前准备的出行物品中不需要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2.罗女士游览期间,她对新加坡最大的感受是(??? )
A.环境优美洁净,不愧是“花园城市”?? ?
B.气候湿热,水上市场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景观
C.金碧辉煌的大金塔是新加坡的象征???
D.商店里摆满了产自当地的苹果、梨等水果
B
>> 随堂巩固训练
A
3.下面是罗女士在世界各地旅游时拍到的一些旅游景观图片,请你帮她挑出属于泰国的一幅是(??? )?
4.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老挝 C.印尼 D.缅甸
5.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C
A
C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主要邻国: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东南亚由C________半岛和D________群岛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家③________是该地区唯一的内陆国,国家④____________占据了群岛D的大部分。④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热带作物)生产国。
(3)在图中用字母P标注出马六甲海峡。它沟通了大洋A________和大洋B________。
中国
印度
中南
马来
老挝
印度尼西亚
椰子
P
太平洋
印度洋
一、中南半岛概况
中南半岛概况
中南半岛,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西部,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半岛。面积206.5万平方千米,占东南亚面积的46%。海岸线长1.17万千米,多重要港湾。地势北高南低,多山地和高原。北部是古老高大的掸邦高原,海拔1500~2000米。众多山脉自南向北呈扇状延伸,形成掸邦高原及南部山、谷相间分布的地形格局。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较少,也是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 知识拓展
二、马来群岛
马来群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称东南亚岛屿区,也叫南洋群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2万多个岛屿组成,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500公里,总面积约243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马来群岛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马来群岛中的菲律宾群岛及其外侧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马来群岛中的大巽他群岛和努沙登加拉群岛及其外侧的深海沟则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
马来群岛岛屿分属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136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100个岛屿。其中主要的岛屿有印度尼西亚的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摩鹿加、伊里安,菲律宾的吕宋、棉兰老、米沙鄢群岛。西与亚洲大陆隔有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北与台湾之间有巴士海峡,南与澳大利亚之间有托雷斯海峡。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及组成部分
2.主要国家: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
二、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知识小结概括
>> 知识导图
2.1东南亚第1课时
—湄公河
湄公河(Mekong River,源自泰语Mae Nam Khong,意为高棉人之河),其上游是中国境内的澜沧江(Lancang Jiang或Lan-ts'ang Chiang,泰语意为"百万大象"),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C?u Long Gian)。
湄公河干流全长4908千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长河流,亚洲第四长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云南省、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省份流入南海。其中南阿河河口至南腊河河口31千米为中国与缅甸界河;老挝,湄公河老挝境内干流为777.4千米;老挝与缅甸界河为234千米;老挝和泰国界河为976.3千米;柬埔寨境内为501.7千米;越南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为229.8千米。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由于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极大变化,以及主干流有不少激流及瀑布,造成湄公河的航运能力十分不好。目前湄公河只有下游550千米可通航。
水系组成
湄公河湄公河干流河谷较宽,多弯道,经老挝境内的孔(Khone)瀑布进入低地,到柬埔寨金边与洞里萨(TonleSap)河交汇后,进入越南三角洲。三角洲面积4.95万平方千米,土地肥沃。河流过金边后分成两条河,一条叫湄公河,一条叫巴塞河。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3条汊河入海。
干流桔井以下可全年通航,桔井以上大水时可通小汽船,3000-4000吨级船可上溯至金边。通过适当整治,湄公河可成为全线通航河流。
湄公河湄公河的主要支流都比较短小,长度均只有数百公里。其中最大支流是泰国境内的蒙河,该河发源于呵叻府,河流先向东北流,然后转向东流,最后在空坚附近注入湄公河,河流全长550千米,流域面积15.4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20立方米/秒,其最大支流是锡河。湄公河另一条较大支流是洞里萨河,该河发源于柬泰边境,河流向东南流,最后在金边注入湄公河。该河全长400千米,流域面积是8.4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约960立方米/秒,其上游有洞里萨湖。 金边附近分成前江与后江,三角洲上再分六支,经九个河口入海,故入海河段又名"九龙江"。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峡谷,适宜建坝。于流有1000余万千瓦水力,金边以下通3000吨海轮。湄公河涨水时,水注入洞里萨湖,湖面积由2590平方千米增加到7700平方千米,而冬季,湄公河水消退后,水从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可以通航。
流域
湄公河流域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总长约4908千米,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七长河,东南亚第一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此后成为缅甸与老挝之间,以及老挝与泰国之间的部分国际边界,还流经老挝、柬埔寨与越南,然后在胡志明市(西贡)南面注入南海。老挝首都万象与柬埔寨首都金边均在岸边。湄公河约3/4的流域面积在其下游流经的5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与越南。
湄公河
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以后的河段称湄公河,占湄公河一澜沧江总流面积的77.8%,几乎包括整个老 挝、柬埔寨和泰国的大部分地区、越南的三角洲地区和部分中部高厉河道平均比降约0.16‰。
第二大国际河流,注入太平洋的南海。主要支流有南塔河、南乌江、南康河、南俄河、南屯河、邦非河、色邦亨河、蒙河、桑河、洞里萨河等,其中蒙河为最大支流。
运输驳船
航运不发达,上下游航运不能直通,上中游昌盛以下可分别通小汽艇和小轮船,金边以下通3000吨海轮。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峡谷,适宜建坝,有蓄洪、灌溉、发电之利。水能蕴藏量干流达1000多万千瓦。三角洲中属越南部分渠系布局巧妙。小海轮可上溯金边,盛水期吃水近5米的船舶可达磅湛。在松博(Sambor)与巴塞之间,持续水运主要为孔南瀑布及其他瀑布的壁障所阻,上游对河流的利用局限于当地交通。通过湄公河委员会的活动,湄公河主流及其若干支流的通航条件也已得到改善。
2011年10月5日上午,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12名中国船员被害、1人失踪,"湄公河惨案"震惊国人。在中国强烈要求相关国家彻查"湄公河惨案"真相、严惩幕后真凶的同时,如何重造"黄金水道"的安全,防止"湄公河惨案"再次发生,成为更艰巨的任务。
湄公河一直"河盗"不绝,过往船只被劫事件屡有发生,有人甚至惊呼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大有变成东南亚"亚丁湾"之势。
金三角地区因为历史原因存在着复杂的政治治理格局,一度成为臭名昭著的制毒、贩毒天堂。在国际社会的干预和联合打击之下,该地区的毒品犯罪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猖獗。但"按下葫芦浮起瓢","河盗"又开始横行湄公河。这说明,该地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甚至开始威胁平民的生命安全和该地区各国正常的经贸往来。
面对新的安全挑战,中国和其他三国应展开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寻求新的社会安全治理方式,以保护往来于这一地区中国公民及其他国家公民的生命安全。
2007年外交部颁布了《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详细列举了境外华人寻求领事保护的方式方法,为在境外遇险的中国公民提供及时保护起了重要作用。从2007年开始,我国组织了数次大规模撤侨行动,彰显了国家责任。然而,领事保护只能应对已知和未立即处于危险结果的事态,对处于紧急危险及不明威胁之事,领事保护往往鞭长莫及。像湄公河惨案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外交层面上的领事保护措施所不能解决的。
要切实保护境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有几个方面可以考虑:一是不能把有组织、有目的对中国公民生命安全构成伤害的行为,只视为一种可凭借当事国警力和法律就能解决的"普通刑事案件"。如有必要,中国可考虑向当事国派驻警察武官。2006年前中国人频频在南非遇害,中国与南非政府经协商后,中国派驻了警察武官。"金三角"地处中国与东南亚贸易黄金走廊重要位置,中国也应把这一河道的安全视为不可忽视的国家利益关切所在。
7.1东南亚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东南亚的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了解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2.能力目标
1)会分析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掌握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会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难点: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差异。
2)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3.5°N~10°S之间的___带地区。[来源:学_科_网]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_______,处在亚洲与_____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_________”。
2.范围:包括_____半岛和_____群岛的大部分。
3.中南半岛
(1)地形与河流:地势_________。北部高山和大河_________延伸,形成_________、________的地表形态。河流上游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河流下游的_________,是东南亚重要农业区。
(2)气候:大部分为_________气候,有_____和_____之分。
4.马来群岛
(1)地形与河流:地势_____,山岭很多,平原较少,河流_____。
(2)多火山、地震。
___________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_______”之称。
(3)气候与农业: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知识点击】马来群岛上的河流
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地处赤道附近,终年降水丰沛,由于岛屿面积狭小,群岛上没有发育长河,但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
马六甲海峡
1.位置
_____半岛与_________岛之间。
2.重要性
沟通_____洋与_____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_________港口的重要航道。
3.航运条件优越
马六甲海峡呈西北宽、东南窄的_______,水深25~200米,大部分时间_________,有利于航运。马六甲海峡东南端的_______港,是世界著名的海港。
(二)即时巩固
1.东南亚各国中与我国相邻的有( )
A.越南、老挝、柬埔寨 B.缅甸、老挝、越南
C.泰国、文莱、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
2.下列首都中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 )
A.曼谷 B.河内 C.新加坡 D.内比都
3.下列关于东南亚位置、范围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B.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东南亚范围主要包括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D.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就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三)要点理解
一、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马来群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交处,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
(四)难点探究
探究活动一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材料1 马六甲海峡示意图
材料2:日本主要产品输出地
问题:
从材料1可知,经过东南亚的船只,几乎都要通过一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该海峡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探究活动二 东南亚的气候
材料1: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2:东南亚位置图
材料3:东南亚气候资料图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读材料1,东南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结合材料2,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怎样的?
读材料3,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又哪些?
(五)点评答疑
东南亚暖热的气候及影响。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南纬10度之间,地处热带,深受海洋影响;终年高温,降水丰沛,森林茂密。由于各地的降水量的不同,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都可收获。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六)训练提升
看了喜剧电影《泰囧》之后,平时喜爱旅游的大连的罗女士对到“新马泰”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罗女士在到该地区旅游前准备的出行物品中不需要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2.罗女士游览期间,她对新加坡最大的感受是(??? )
A.环境优美洁净,不愧是“花园城市”?? ?
B.气候湿热,水上市场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景观
C.金碧辉煌的大金塔是新加坡的象征???
D.商店里摆满了产自当地的苹果、梨等水果
3.下面是罗女士在世界各地旅游时拍到的一些旅游景观图片,请你帮她挑出属于泰国的一幅是(??? )?
4.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老挝 C.印尼 D.缅甸
5.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东南亚主要邻国: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东南亚由C________半岛和D________群岛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家③________是该地区唯一的内陆国,国家④________占据了群岛D的大部分。④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热带作物)生产国。
(3)在图中用字母P标注出马六甲海峡。它沟通了大洋A________和大洋B________。
(七)课堂小结
范围及组成部分
重要的地理位置 主要国家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
重要的地理位置
东
南 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亚
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①地理空间 ②指标 ③形状 ④相对一致 ⑤综合 ⑥因地制宜 ⑦相对一致性 ⑧自然 ⑨人文 ⑩内在联系 ?相关性 ?宏观 ? 具体 ?各地理要素 ?相对一致 ?差异 ?社会经济要素
二、即时巩固
1.不一定。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2.不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的完全一致性,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越小。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1.甘肃省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充沛;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区,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隔,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
2.干湿地区是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的。
3单一指标。干湿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其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活动二:
整体性 一致性 差异性 开放性
2.(1)西部经济地带。 地势高,气温低,因高生寒。
(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植被稀少且以耐寒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寒且种类少。
(3)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该区以高寒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于河谷地带等。
(4)由于本区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许多地方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3.(1)自然资源、劳动力等。
(2)资金、信息、产品等。
三、训练提升
1.B 2.B 3.C 4.C 5.B
6.(1)①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获得的能量少,正南正北的方位能够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利于提高室内温度
②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风沙比南方大,墙体严实厚重,利于防风保暖。
③我国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湿度也逐渐加大。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是为了便于排水、通风、除潮。
(2)①因为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为了御寒,北方民居的墙体应严实厚重,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②特别是在冬季,北方的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得多,为使北方地区的楼房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楼房的南北间距应比南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