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2 20: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沟通白话文与文言文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尝试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标中也提出:古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所以本课的设计以学生为本,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知,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品味寓意。?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作为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古代寓言,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以前学习文言文方法的巩固,也是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很好的课例。?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两个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存有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不能把偶然发生的现象当作经常发生的现象。?
课文仅3句话,但其中一些书下没有注释和利用工具书也不好确定意思的字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比较熟悉,而且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学过文言文《司马光》,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文意的方法,但并没有熟练掌握。一些难懂字、词的理解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对寓意的理解上,学生大多数懂得不能不劳而获的道理,但对寓言所要阐明的“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做经常会发生的事”,感悟起来有一定困难。?
由于学生词汇的积累量有限,在表达上会感到困难,所以需要老师调动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篇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分析,本节课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学习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网络用语——齐读。?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重要事情说三遍。?
(师)这两句话,嗯,你们见过吗?在哪儿见过。?
这两句话是现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网络用语。其实,咱们的祖先早已经用文言总结出来了。?
2.出示文言文的表述:?
——天高地阔,欲往观之。?——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
(师)谁来说一说,你读了这样用文言写出来的句子,感觉怎么样??
咱们今天要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也是用文言写出来的,叫做文言文,也叫做小古文。那么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网络用语引入,初步引到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读顺故事?
1.提问:课题当中的“守、株、待”是什么意思?追问:你怎么知道“株是树桩的意思?”真好,你能联系以往的经验学习新知识,很好。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齐读课题。?
3.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打开书读文)?
4.指名读。?
【预设】发现学生读不顺的地方,指导朗读。?
例:因释其耒而守株——谁能来说说他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你听着怎么样?那怎么样才能把它读顺呢?谁来试一试。好,你读的时候注意了断句。对,读文言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停顿。那怎么断句呢?对,结合下面的注释。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之后,我们自然就会断句了,谁再来试一试。?
5.范读: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可否?——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样?此时老师要把学生引向读得很有韵味,那什么叫有韵味呢?有味道呢?就是注意了停顿,听出了停顿,而且声音呢,有高有低,有常有短,有快有有慢的变化。对,文言文在读的时候要有断句,要有节奏感。生尝试着再去读一读。?
6.再指名读。——注意听长句子的断句。指导:气断,声连。?
【设计意图:读顺是学好文言文的第一要诀。此处的多种读,重在引到学生体会,文言文朗读时要适当停顿,读出节奏,注意断句。】?
三、读懂故事?
1.平时大家学习古诗词时,一般先要了解诗词大意。其实,学文言文,也是这样。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理解诗词的意思呢?——看注释,查资料等等。?
2.下面请同学们尝试借助注释、配图、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想一想,这个文言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例句引领:?
宋人有耕者。——“宋人”指的是什么人?那楚国人是什么人?吴国人呢?鲁国人呢?注释当中有没有解释宋人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呀?提示学生,如果注释里没有,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篇古文的最后一句,为宋国笑,是指被宋国人嘲笑,笑话。由此能够得知宋人指的是宋国人。?
其他句子,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意思。?
5.逐句交流?【重点句预设】?
田中有株——“株”什么意思?——(露出地面的树根。古语指树桩。棵儿,指整个的植物体。量词。)?
兔走触株——“走”什么意思?——(行:走路、走步。?古代指奔跑?)?
师:从这两个字可以看出文言文,单字成词。有些字,古今意思不同。(板书:单字成词)?因释其耒而守株——(PPT:“耒”字源识字;因(耕者)释其耒而守株,这里其实省略了内容,谁释其耒而守株?这就是文言文的另一特点:多用省略(板书:多用省略)。?
【设计意图:读懂文言文的方法,可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配图、联系已有经验。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引到学生发现文言文的特点。】?
6.现代文与文言文对比读。(PPT:师现代文——生文言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子不可以重复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读后,你又发现文言文的什么特点了?(你瞧,这篇小古文只用39个字就能够将这个故事说的明白,这就是文言文的另外一个特点,语言精练。这真是——一字值千金呐!)?
(板书:语言精练)?
品人物,悟寓意:你感觉这个这个寓言故事中的农人怎么样?你又想对他说什么呢?(师总结:其实这也是宋国人笑话他的原因,即故事的寓意。)(板书:脚踏实地???不存侥幸心理)?
9.再次齐读课文。?
10.看板书总结:文言文特点+文言文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的介入,再次帮助学生梳理文言文的特点及学习文言文方法,为后面的拓展学习做铺垫。】?
四、拓展学习《刻舟求剑》?
1.请大家用以上的学得的方法读下面的小古文。(出示自学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配图,联系上下文,读懂短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给短文加个题目)?
2.指名读文,交流题目。?
【设计意图:学是为了用。这里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小古文。是对学生本课学习的再次巩固。】?
五、布置作业?
1.将这个语言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课后阅读链接《南辕北辙》,想想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文言文特点?????????????????
脚踏实地???
不存侥幸心理?????????????????????
单字成词?
多用省略
语言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