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2 22: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历史部编版

九年级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幕府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将军手中。
2.统治危机
(1)内部: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与中国,荷兰有限交往。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外部:美国海军舰队要求日本打开国门,日本被迫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复习巩固
二、倒幕运动
3.背景
(1)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2)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4.概况: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年号“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
5.时间:从1868年起。
6.特点: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7.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的“武士道”精神。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
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8.评价
(1)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摄影机,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报,电车相继出现,从此进入电气时代
耐用的白炽灯泡
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珍珠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供城市照明之用,使电力第一次真正在人类生活中实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
③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44年5月24日,在美国的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一次电报拍发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封电报诞生了。
1876年,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
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最早的电话操作交换台为50家电话用户提供服务。
6.电的应用 :④交通工具:有轨电车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9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在柏林的博览会上首先尝试使用电力带动的有轨电车。
1899年,北京出现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一重大成就:
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③德国工程师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卡尔·本茨
奔驰1号
早期汽车
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85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车速最快为15km/h
流水线生产的汽车价格为265美元,是当时福特汽车公司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乘坐T型车的福特和他的儿子
影响: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 “飞行者号”把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③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试验飞机成功
冯如——中国始创飞行大家,1910年秋,国际飞行协会在美国举行飞行比赛。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参赛,飞行高度、时速和航程均创世界纪录。
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2、新材料:
① 19 世纪60- -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成无烟炸药。
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④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新的纺织生产领域。
海厄特由于发明赛璐珞,海厄特在1914年获得了珀金斯奖章。
夏尔多内被西方誉为人造丝工业之父
主要成就 人物 发明







电的应用
内燃机和
新的交通工具
美国爱迪生
德国戴姆勒
德国狄塞尔
德国本茨
美国福特
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
影机、放映机;建成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
汽车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制造配有汽车发动机的汽车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




化学工业
和新材料
瑞典诺贝尔
美国海厄特
法国夏尔多内
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
炸药
赛璐珞
人造纤维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垄断即独占,少数大资本家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组成集团,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把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控制在自己手中。这种集团被称为垄断组织。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不包括( )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C
3.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围绕“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办一期墙报,以此号召大家爱护地球家园,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①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 蒸汽时代 ②___________
能源 煤炭 ③______、石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电力
材料一 如表。工业文明的生活变化
衣 简朴实用、大众化
食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住 钢筋水泥建筑、高楼大厦
行 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医疗卫生 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
休闲娱乐 读报纸、杂志、跳交谊舞;参加体育运动
(2)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积极影响:生活方便快捷;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提高。消极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
材料二 在19世纪最后30年,生产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材料三 1870—1913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国家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3)材料三表格中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后活动:制造汽车需要哪些基础工业部门的配合?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
冶金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五金机械,石油化工,金融,保险,维修,物流,钢铁,汽车装饰等行业的发展
本节小结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迅速应用于工业,工业快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次革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电的应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摄影机,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一重大成就: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徳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2)交通工具的出现
①19世纪80年代,徳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②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一项重大突破
(1)19世纪60到80年代会用新方法制碱,硫酸,人造染料
(2)现代炸药的发展: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大量应用。
(3)新材料的出现: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贴士:汽车的“汽”不等于“水蒸气”,而是在汽缸中燃烧的液体燃料,所以汽车出现在内燃机发明之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自然科学和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快速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式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同时进行,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更加迅猛。
(3)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的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样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再见
江西省乐安县龚坊中学 陈国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