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1
导入新课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及其相应的历史意义。
3、正确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目标
1.隋朝的建立
2.隋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581年,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一、隋的统一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时间
项目 隋初
(589年) 隋盛世
(606年)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嘉仓兴洛仓等250个
隋
统治
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 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1.开凿者及时间:
隋炀帝
605年
二、开通大运河
2.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个中心;二个端点;
三大城市;四个河段;
五大水系;六个省市
大运河的“一、二、三、四、五、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观察教材第3页《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找到大运河的三点(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段、五大水系及三个重要地点的古今地名演变。
三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余杭在今浙江杭州;涿郡在今北京;江都在今江苏扬州。
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应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材料一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皮日休的诗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评价大运河:
1.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当时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1)官吏的选拔权由地方权贵垄断,不利于中央集权。
(2)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效力,不利于隋文帝的统治。
概括科举制创建的过程。
(1)隋文帝时,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何影响。
(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表现: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建立
隋的统一
隋统一后的措施和影响
目的 时间 开凿者 中心 作用
初步建立
正式确立
隋文帝
隋炀帝
原因;
时间:6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