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2 19: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的作用。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限时8分钟)
知识点一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有圈画和标注。
2、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3、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注。
4、把握好时间。
【议】(限时5分钟)
【展】
要求:
1.讨论【学】中有疑问的问题
2.组长做好安排,起立讨论
3.拿起笔,随时记录。
4.注重效率,及时整理落实。
【展】
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
先阅读教材第28--30页内容,然后读以下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限时8分钟)
材料一 课本28页图2.2
低层大气的组成 体积 作 用
干洁空气 ( ) 78% 构成______的基本元素
( ) 21% 人类和其它生物维持_________所必需的物质

( ) 0.038%(变动) 1、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的基本原料;
2、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对地面有_______作用。
( ) 很少 ①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_______,使大气____
②_____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 很少 水的相变,产生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
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_______
杂质 很少 作为_______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材料二 课本30页活动题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完成课本30页思考问题1、3:




材料三 课本29页案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材料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8年12月6日消息,最新研究显示,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冰川正在以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在过去的150年里,海平面的上升速度翻了一倍。全球气候变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地沙化现象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危机。
3、阅读材料三,材料四,全球变暖主要与哪种大气成分增多有关?这种成分增多的人为原因及其危害有哪些?减轻其危害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大气中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吗?受人类活动影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人为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过度砍伐森林。
危害: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旱涝灾害频繁,土地沙漠化严重;还可能导致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干旱加重,农作物产量减少;还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等等
措施: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材料二 课本30页活动题 “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完成课本30页思考问题1、3:




材料三 课本29页案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材料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2018年12月6日消息,最新研究显示,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冰川正在以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在过去的150年里,海平面的上升速度翻了一倍。全球气候变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地沙化现象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危机。
3、阅读材料三,材料四,全球变暖主要与哪种大气成分增多有关?这种成分增多的人为原因及其危害有哪些?减轻其危害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大气中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吗?受人类活动影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不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如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提问:
1、全球变暖与哪种成分增加有关?危害?措施?
2、对流层大气的厚度与纬度的关系?
3、臭氧层位于( )层;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的电离层位于( )层;适于飞机飞行的是( )层,原因?
4、天气多变的是( )层,原因?
5、南极臭氧层空洞多发生在( )季节?有哪些危害?
6、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限时8分钟)
知识点二:大气垂直分层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有圈画和标注。
2、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3、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注。
4、把握好时间。
【议】(限时5分钟)
【展】
要求:
1.讨论【学】中有疑问的问题
2.组长做好安排,起立讨论
3.拿起笔,随时记录。
4.注重效率,及时整理落实。
总体印象
先阅读教材第31--33页内容,然后读以下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限时8分钟)
材料一 随着海拔的变化,大气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课本31页图2.5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材料二 课本28页奥地利穿特制宇航服的“坠落人”
从39千米的高空坠下。
材料三2016年8月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1、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哪几个层?“坠落人”
从哪个层坠下?随着海拔升高,大气的气温和
气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此说明大气垂直分层
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及第1题的结论,尝试画出大气的
气温变化曲线, 并标注大气层名称。(注意臭氧层、温度范围?)

(一)、对流层
1)垂直高度?不同纬度的对流层厚度相同吗?随纬度如何变化?为什么?(学案第3题)
2)气温变化特点?为什么?
3)大气运动状况?
4)天气状况?成因?
(二)、平流层
1)垂直高度?
2)气温变化特点?为什么?
3)大气运动状况?
4)天气状况?成因?
5)人类活动及其理由?(学案第4题)
(三)、高层大气
1)垂直高度?
2)气温变化特点?为什么?气压特点?
3)人类活动?成因?(学案第4题)

学案:
材料一 随着海拔的变化,大气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课本31页图2.5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材料二 课本28页奥地利穿特制宇航服的“坠落人”从39千米的高空坠下。
材料三2016年8月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1星发射升空,并进入距离地球约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这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星。

4、飞机多选择在哪一层飞行?为什么?卫星发射到哪一层大气?
大气分层 垂直高度 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平均厚度12km,低纬较厚,高纬较薄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对流运动旺盛

③雨雪云雾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太阳辐射越多
②该层下部_热上部_冷,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③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所有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__底__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对流层顶部到50—55千米 ①起初气温变化不明显,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迅速上升
②以平流运动为主
③天气_晴朗
④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但有臭氧层分布
①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②该层下部冷上部热,大气稳定
③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_好 ①使地球上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②适合航空飞行
高层大气
平流_层顶以上 ①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②气温先降低后持续上升
③有若干电离层
④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在该层燃烧,成为夜晚看到的流星
①该层大气离地面远,引力小
②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固】
氧气的含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不同的含氧量对人体既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影响。据此回答1-2。
1.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 )
A.地处热带地区,耐高温能力强 B.地处高原地区,有适宜的缺氧条件
C.多是黑人运动员,体质好耐力强 D.运动员训练刻苦,持之以恒
2.我国以下省区可以建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基地及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地形平坦,场地开阔 B.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
C.海南—气温高,适合锻炼耐高温能力 D.云南—高原地形,缺氧环境适宜
读右图,图中所示是干洁空气的组成成分和比例,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对于各字母代表的成分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B.A—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C.B—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D.B—氮气,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4.下列有关各大气成分的作用,错误的是( )
A.臭氧尽管含量少,但却能够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
B.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C.干洁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大,这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D.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