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高二语文模块检测
审稿:李翠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
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 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赍发(jī) 熟稔(rěn) 央浼(miǎn) 数数然(shuò)
B.迤逦(yǐlǐ) 睇眄(miǎn) 祚薄(zuò) 命途多舛(chuǎn)
C.踹倒(chuài) 泠然(1ín) 出岫(xiǜ) 叨陪鲤对(tāo)
D.懿范(yì) 坳堂(āo) 付梓(zhǐ) 逸兴遄飞(c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尴尬 酒撰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用词简练 天高地迥
C.壶觞 睨视 唉声叹气 得鱼忘荃
D.饯别 春粮 日薄夕山 萍水相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的辖制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
B.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群众的代步工具也鸟枪换炮,由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节能环保的电动车也备受青睐。
C.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D.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厂;岂不问占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B、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C、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D、“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把手膀子弯曲起来,“翠翠,你不信,你咬。”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
潘启雯
《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竞又由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
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的先生还在回望一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只有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来源于对人生的追问,对人生不断地追问,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的确,先生的思考显得特别有意义,只有追问与思考才能让我们认清一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如果说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体的。这是一组从容大气的散文,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证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她的自述》里,秀秀讲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实苦”吗?可爱的劳神父不正是锻炼自己灵魂的典型吗?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其内容呈现的善与恶、是与非,又无不与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应。
杨绛先生,抛开了“角色”与“形式”的束缚,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在《我们仨》中,先生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仨》,是先生对亲情的追忆;《走到人生边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音。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走到人生边上》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是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没有令人头疼的概念,更没有复杂曲折的逻辑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问与答、追问与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听一听她的话语,我们会找到关于人生的新的答案。
(节选自2007年l 1月20日《东莞日报》)
6.下列对《走到人生边上》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是一部大书,她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以与已逝的钱钟书先生灵魂长相守望,“夫唱妇随”。
B.《走到人生边上》是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坦率解惑,显示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和过人的人生智慧。
C.《走到人生边上》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是因为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她把自己平生所见的、读者所少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
D.《走到人生边上》,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心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7.下列不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注释”部分,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
B.“注释”部分,是感性的、具体的从容大气的散文
C.“注释”部分,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是先生“人生边上,还有更远”的主要体现。
D.“注释”部分,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呈现善与恶、是与非的人和事
8.“在生命的通道里”,杨绛先生“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结合全文来看,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历丰富,且注意人生的细微之处。
B、爱钻牛角尖,“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
C、心态坦然,坦率明白地追问与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摆脱一切成见,抛开“角色“与”形式“的束缚,进入新的思想领域。
D、热爱生命和生活,追求至爱、至真、至善。
三、阅读《逍遥游》中的两段文字,完9~12成题(12分,每小题3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
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
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①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1、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 B.彼且恶乎待哉
C.而莫之夭阏者 D.曷不委心任去留
12、对选文第二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却受到宋荣子的嗤笑。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更加奋勉。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高二语文模块检测
第Ⅱ卷(共11 4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纸上。不能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第II卷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4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2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文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柳宗元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
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
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
希望一度闪现而叉终于破灭之后写的。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涛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3分)
答:
(2)有人说三、四句将“有物之境”与“有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忻。(5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5.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五、语言表达(共12分)
16.下面的文字在标点符号、用词、语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找出五处加以修改(5分)
《语文学习报》自创刊并自办发行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莘莘学子的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我们的报纸“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2009年,我报将不孚众望,继续以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报纸品位,向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
最近,有些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应没收到近期的报纸,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后我们将用挂号邮寄。
(1) 。(2) 。(3) 。
(4) 。(5) 。
17、今年国庆大假过后,头顶的星空也不甘寂寞,将连续上演精彩好戏。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报,天龙座流星雨和猎户座流星雨将分别爆发。而在10月16日黎明,水星、金星和土星还会和残月相伴,演绎“三星伴月”。
请根据下列有关“流星雨”的信息语句,给“流星雨”下一定义。(3分)
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
(1)流星雨是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2)流星雨发光的原因是受大气的摩擦。
(3)流星雨发出的光亮如同从一点进发出的焰火。
(4)流星雨如下雨一般。
18、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
(1)为这幅漫画拟一则标题。(不能拟为“无题”)(2分)
(2)简要说明漫画寓意。(2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1)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2)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3)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宇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4)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5)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6)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7)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8)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9)然而意义又是什么?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10)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原文有删改)
19、文章开头从大雾对城市与人的影响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多角度赏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5分)
21、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内涵。(5分)
22、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4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事的最起码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请你“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1世纪教育网
高二语文模块检测
审稿:李翠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
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 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赍发(jī) 熟稔(rěn) 央浼(miǎn) 数数然(shuò)
B.迤逦(yǐlǐ) 睇眄(miǎn) 祚薄(zuò) 命途多舛(chuǎn)
C.踹倒(chuài) 泠然(1ín) 出岫(xiǜ) 叨陪鲤对(tāo)
D.懿范(yì) 坳堂(āo) 付梓(zhǐ) 逸兴遄飞(c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尴尬 酒撰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用词简练 天高地迥
C.壶觞 睨视 唉声叹气 得鱼忘荃
D.饯别 春粮 日薄夕山 萍水相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的辖制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
B.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群众的代步工具也鸟枪换炮,由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节能环保的电动车也备受青睐。
C.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D.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厂;岂不问占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B、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C、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D、“你爷爷还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说着,把手膀子弯曲起来,“翠翠,你不信,你咬。”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
潘启雯
《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竞又由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
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的先生还在回望一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只有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来源于对人生的追问,对人生不断地追问,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的确,先生的思考显得特别有意义,只有追问与思考才能让我们认清一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如果说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体的。这是一组从容大气的散文,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证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她的自述》里,秀秀讲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实苦”吗?可爱的劳神父不正是锻炼自己灵魂的典型吗?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其内容呈现的善与恶、是与非,又无不与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应。
杨绛先生,抛开了“角色”与“形式”的束缚,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在《我们仨》中,先生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仨》,是先生对亲情的追忆;《走到人生边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音。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走到人生边上》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是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没有令人头疼的概念,更没有复杂曲折的逻辑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问与答、追问与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听一听她的话语,我们会找到关于人生的新的答案。
(节选自2007年l 1月20日《东莞日报》)
6.下列对《走到人生边上》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是一部大书,她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以与已逝的钱钟书先生灵魂长相守望,“夫唱妇随”。
B.《走到人生边上》是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坦率解惑,显示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和过人的人生智慧。
C.《走到人生边上》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是因为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她把自己平生所见的、读者所少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
D.《走到人生边上》,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心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7.下列不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注释”部分,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
B.“注释”部分,是感性的、具体的从容大气的散文
C.“注释”部分,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是先生“人生边上,还有更远”的主要体现。
D.“注释”部分,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呈现善与恶、是与非的人和事
8.“在生命的通道里”,杨绛先生“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结合全文来看,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历丰富,且注意人生的细微之处。
B、爱钻牛角尖,“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
C、心态坦然,坦率明白地追问与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摆脱一切成见,抛开“角色“与”形式“的束缚,进入新的思想领域。
D、热爱生命和生活,追求至爱、至真、至善。
三、阅读《逍遥游》中的两段文字,完9~12成题(12分,每小题3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
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
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①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1、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 B.彼且恶乎待哉
C.而莫之夭阏者 D.曷不委心任去留
12、对选文第二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却受到宋荣子的嗤笑。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更加奋勉。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高二语文模块检测
第Ⅱ卷(共11 4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纸上。不能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第II卷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4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2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文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柳宗元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
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
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
希望一度闪现而叉终于破灭之后写的。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涛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3分)
答:
(2)有人说三、四句将“有物之境”与“有我之情”融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简要分忻。(5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5.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五、语言表达(共12分)
16.下面的文字在标点符号、用词、语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找出五处加以修改(5分)
《语文学习报》自创刊并自办发行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莘莘学子的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我们的报纸“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2009年,我报将不孚众望,继续以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报纸品位,向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
最近,有些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应没收到近期的报纸,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后我们将用挂号邮寄。
(1) 。(2) 。(3) 。
(4) 。(5) 。
17、今年国庆大假过后,头顶的星空也不甘寂寞,将连续上演精彩好戏。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报,天龙座流星雨和猎户座流星雨将分别爆发。而在10月16日黎明,水星、金星和土星还会和残月相伴,演绎“三星伴月”。
请根据下列有关“流星雨”的信息语句,给“流星雨”下一定义。(3分)
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
(1)流星雨是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2)流星雨发光的原因是受大气的摩擦。
(3)流星雨发出的光亮如同从一点进发出的焰火。
(4)流星雨如下雨一般。
18、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
(1)为这幅漫画拟一则标题。(不能拟为“无题”)(2分)
(2)简要说明漫画寓意。(2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1)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2)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3)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宇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4)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5)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6)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7)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8)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9)然而意义又是什么?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10)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原文有删改)
19、文章开头从大雾对城市与人的影响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多角度赏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5分)
21、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内涵。(5分)
22、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4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事的最起码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请你“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