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与探究
1.基本操作
2.基本实验
3.气密性检查
4.气体制取
5.净化与除杂
6.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7.溶液配制与分离
8.金属及氧化物
9.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2.(2018·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3.往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 )
4.(2019·兰州)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g
B.量取水时俯视会使浓度偏大
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mL的量筒
5.(2019·黄石)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
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镁>锌>铜
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
6.(2018·齐齐哈尔)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第6题图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7.(2019·陕西)如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
第7题图
(1)乙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_____。
(3)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8.请根据如图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第8题图
(1)实验A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写出一点即可)
(2)装置B是一个长柄W型玻璃管,可用于探究微粒的性质,采用该装置的优点有哪些?
9.(2018·深圳)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作催化剂向5mL 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第9题图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
(2)FeCl3溶液作催化剂
向5mL 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
【问题】哪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l-
【分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操作
现象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②假设________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3)催化剂比较
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________(填化学式)更适合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10.(2019·永州)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第10题图
【实验目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步骤】
①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
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
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
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⑥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二氧化碳进入具支试管中;
⑦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
⑧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⑨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问题解答】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步骤⑥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
【实验结论】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1.(2018·宁波)小科从标签得知雪碧成分中有水、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等。查阅资料知道1体积雪碧中含有约3体积二氧化碳,柠檬酸的含量约为2.8g/1000mL。柠檬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8O7+3Na2CO3===2C6H5O7Na3+3CO2↑+3H2O。
他用一瓶500mL的雪碧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
操作过程
倒出三分之二雪碧,测其pH
在剩余雪碧中加入约6gNa2CO3
立即盖上瓶盖、摇匀
测溶
液pH
现象或
结果
pH约为3
产生大量气泡
气泡消失,瓶子略瘪
pH约
为9
【发现问题】CO2去哪儿了?
【提出猜想】①CO2被溶解了;②CO2与H2O发生了反应;③CO2与Na2CO3溶液发生了反应。
小思否定了猜想①和②,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对猜想③进行实验探究。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
装置
操作
过程
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滴加CaCl2溶液
收集一瓶CO2,加入30mL饱和Na2CO3溶液,盖上瓶盖摇匀
将实验三的溶液低温蒸发、干燥,得到的白色粉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
现象
实验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瓶变瘪,瓶底有晶体析出
A试管口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四中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探究得出:CO2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9·乐山)盐化工是我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12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校内作业
1.B 2.B 3.C 4.B 5.C 6.A
7.(1)不饱和 (2)15g (3)丙=丁>乙>甲 (4)增大
8.(1)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有气泡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变红。
(2)装置简单或节约药品或环保。
9.(1)①2H2O22H2O+O2↑ ②B C E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①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水分子 ②二
(3)MnO2
10.(1)检查装置气密性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 (4)⑧
11.溶液呈碱性或溶液pH为9 (1)与实验二作对照
(2)防止试管口冷凝的水倒流导致试管底部破裂 (3)CO2+Na2CO3+H2O===2NaHCO3
12.(1)MgCl2和Na2SO4 (2)Na2CO3 (3)OH-、CO (4)NaOH+HCl===NaCl+H2O
课件30张PPT。第五篇 科学实验与探究化学实验与探究1.基本操作2.基本实验3.气密性检查4.气体制取5.净化与除杂6.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7.溶液配制与分离8.金属及氧化物9.物质的鉴别与推断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B(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2.(2018·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B3.往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 ( )C4.(2019·兰州)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g
B.量取水时俯视会使浓度偏大
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mL的量筒B5.(2019·黄石)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
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镁>锌>铜
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C第5题图6.(2018·齐齐哈尔)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A(1)乙中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_____。
(3)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7.(2019·陕西)如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第7题图不饱和15g丙=丁>乙>甲增大8.请根据如图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写出一点即可)
(2)装置B是一个长柄W型玻璃管,可用于探究微粒的性质,采用该装置的优点有哪些?【答案】(1)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有气泡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被石蕊溶液浸湿的纸质小花变红。 (2)装置简单或节约药品或环保。第8题图9.(2018·深圳)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作催化剂向5mL 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 第9题图MnO2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③检验O2的方法是 ,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
(2)FeCl3溶液作催化剂
向5mL 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
【问题】哪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BC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l-
【分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 .
。
【实验】 过氧化氢
溶液中有水分子【结论】②假设 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3)催化剂比较
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 (填化学式)更适合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MnO210.(2019·永州)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步骤】
①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
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第10题图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
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⑥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二氧化碳进入具支试管中;
⑦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
⑧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⑨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问题解答】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步骤⑥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_____。
【实验结论】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检查装置气密性Na2CO3+2HCl===2NaCl+H2O+CO2↑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⑧11.(2018·宁波)小科从标签得知雪碧成分中有水、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等。在查阅资料知道1体积雪碧中含有约3体积二氧化碳,柠檬酸的含量约为2.8g/1000mL。柠檬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8O7+3Na2CO3===2C6H5O7Na3+3CO2↑+3H2O。
他用一瓶500mL的雪碧做了如下实验:【发现问题】CO2去哪儿了?
【提出猜想】①CO2被溶解了;②CO2与H2O发生了反应;③CO2与Na2CO3溶液发生了反应。
小思否定了猜想①和②,其理由是 .
。
【设计实验】对猜想③进行实验探究。 溶液呈碱性或溶液pH为9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一的作用是 。
(2)实验四中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 .
。
(3)根据实验探究得出:CO2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与实验二作对照防止试管口冷凝的水倒流导致试管底部破裂CO2+Na2CO3+H2O===2NaHCO312.(2019·乐山)盐化工是我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第12题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____溶液。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Cl2和Na2SO4Na2CO3OH-、CONaOH+HCl===NaCl+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