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阶段检测1 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关香樟树结构层次的描述中,属于组织的是( )
A.一棵香樟
B.一片香樟叶
C.香樟叶的一层上表皮
D.香樟叶的一个叶肉细胞C2.(2019·泰安)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人的唾液腺属于上皮组织,由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构成
C.被子植物的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构成,属于器官
D.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个体B3.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C4.如图,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转动细准焦螺旋第4题图C第5题图5.(2019·济宁)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6.红色的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说明…( )
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中细胞的色素分解成小分子
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7.(2019·遂宁)2015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为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颁奖,以表彰她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B.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D.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B8.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后,能给患者不断补充血细胞。干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各种血细胞。该过程的完成主要是通过(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遗传物质改变B9.为适应本地秋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时会以“落叶”方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绿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如叶片较小、较厚,表面有蜡质或角质层等。以下是我市常见的四种植物,其中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C10.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D11.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C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类
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
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S类
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12.(2019·江西)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
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B13.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C第13题图14.(2019·绵阳)小王想证明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暴露在空气中。小红对他的实验方案作出了评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组落叶可以用不同的树叶
B.实验时应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C.甲、乙两组落叶都有细菌,未形成对照关系
D.通过对剩余落叶称量,判断细菌是否分解落叶
A1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A
B.B
C.C
D.DA第15题图16.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A17.(2019·连云港)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 第17题图18.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第18题图C19.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该图无法说明的是 ( )
A.生产者的数量决定消费者的数量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D.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不断地积累第19题图D★20.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代表的可能是 ( )
A.是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第20题图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小莹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第22题图(1)图甲中小莹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填字母)。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莹应转动图乙[ ],选择放大倍数更 的物镜。
bdca③大(2)番茄果肉属于 组织,富含维生素____,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3)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和液泡。营养C细胞膜细胞壁第23题图22.植物体能够由小到大,主要依靠细胞的____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 的数量加倍,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的变化顺序排列为 。分裂染色体a→c→d→b23.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能正常生活。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第24题图(1) 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 。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细胞核相互依存细胞必须保持完整24.(2019·广安)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 。第24题图3猫头鹰绿色植物 D25.(2019·娄底)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第25题图(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
(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 。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 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 ,②③分别表示 。丙或已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自动调节能力分解者、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第27题图26.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
“底”)层吸取。为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液滴
中放少许 。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表棉花纤维C(3)用镊子夹取一点某种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履虫靠 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有利有害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于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表膜27.请同学们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会影响其生活。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黄粉虫幼虫应选一条还是若干条? 。
②用具纸盒应是透光的还是不透光的? 。
(4)实施计划:①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入 的黄粉虫幼虫。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若干条不透光的10条③实验记录如下:(5)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 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阴暗下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D(6)表达交流:①实验选用的黄粉虫幼虫数量为什么不用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照实验设计只允许有一个____________,其他条件都相同。只用一条黄粉虫幼虫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实验变量28.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第29题图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鱼卵孵化率与水温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折线分布,你发现水温与鱼卵平均孵
化时间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水温会影响鱼卵的孵化吗 鱼卵的平均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水温的升高,鱼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减少(4)上述数据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____。生物的生长发育受环境的影响已经死亡四、解答题(30题8分,31题7分,共15分)
29.某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区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的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第30题图(1)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图中Ⅰ点开始,A区稻飞虱逐渐减少。请分析找出其中的一项原因。
(3)B区施用了杀虫剂甲胺磷一段时间后:①稻飞虱的数量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为什么?
②青蛙为什么会减少?至少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4)上述调查表明:生物治虫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水稻→稻飞虱→青蛙
(2)青蛙数量增加
(3)①农药的使用毒杀了青蛙,并对稻飞虱进行了选择,存活的抗药性稻飞虱没有了天敌而迅速增加
②农药的使用和稻飞虱的减少
(4)生物治虫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样不污染环境,也不破坏生态平衡3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 ;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第31题图戊戊→丁→丙→乙(2)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 等。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____。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第30题图甲二氧化碳、水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乙阶段检测1 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关香樟树结构层次的描述中,属于组织的是( )
A.一棵香樟树
B.一片香樟叶
C.香樟叶的一层上表皮
D.香樟叶的一个叶肉细胞
2.(2019·泰安)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人的唾液腺属于上皮组织,由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构成
C.被子植物的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构成,属于器官
D.被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个体
3.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4.如图,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转动细准焦螺旋
第4题图 第5题图
5.(2019·济宁)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6.红色的苋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若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说明 ( )
A.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中细胞的色素分解成小分子
D.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7.(2019·遂宁)2015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为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颁奖,以表彰她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B.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D.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8.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体内后,能给患者不断补充血细胞。干细胞发育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各种血细胞。该过程的完成主要是通过(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遗传物质改变
9.为适应本地秋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时会以“落叶”方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绿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如叶片较小、较厚,表面有蜡质或角质层等。以下是我市常见的四种植物,其中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
10.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
11.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动物的是( )
12.(2019·江西)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物种类
大鱼
小鱼
水蚤
河蚌
消化道内的食物
小鱼
水蚤
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
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13.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B.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C.
动物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D.
纲
科
目
种
第13题图
14.(2019·绵阳)小王想证明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暴露在空气中。小红对他的实验方案作出了评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组落叶可以用不同的树叶
B.实验时应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C.甲、乙两组落叶都有细菌,未形成对照关系
D.通过对剩余落叶称量,判断细菌是否分解落叶
1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A B.B
C.C D.D
第15题图
16.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项目
表面积(mm2)
表皮厚度(μm)
甲型叶
292
14
乙型叶
14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17.(2019·连云港)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第17题图
18.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19.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数量与植物数量变化的模式图。该图无法说明的是( )
A.生产者的数量决定消费者的数量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D.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不断地积累
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代表的可能是( )
A.是该种鹰的天敌种群 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小莹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第21题图
(1)图甲中小莹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莹应转动图乙[____],选择放大倍数更________的物镜。
(2)番茄果肉属于________组织,富含维生素________,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3)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 __,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 __和液泡。
22.植物体能够由小到大,主要依靠细胞的______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__ __的数量加倍,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的变化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
第22题图
23.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能正常生活。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第23题图
(1)__ _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__ __。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 __。
24.(2019·广安)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
则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
生物组成成分是__ __。
第24题图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哪条曲线最能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吃虫鸟的数量变化:________。
25.(2019·娄底)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第25题图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 __(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 _。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 __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 _,②③分别表示__ 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6.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6题图
(1)在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_ _(填“表”或“底”)层吸取。为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液滴中放少许__ __。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 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某种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 _(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 (填“有利”或“有害”)刺激。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履虫靠_ _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27.请同学们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会影响其生活。
(3)制定计划:①实验材料黄粉虫幼虫应选一条还是若干条? _。
②用具纸盒应是透光的还是不透光的?_ _。
(4)实施计划:①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入 _黄粉虫幼虫。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
③实验记录如下: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5
3
2
2
2
2
3
2
1
1
阴暗
15
17
18
18
18
18
17
18
19
19
(5)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 _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
下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
(6)表达交流:①实验选用的黄粉虫幼虫数量为什么不用一条?__ __。
②对照实验设计只允许有一个_ _,其他条件都相同。
28.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第28题图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鱼卵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折线分布,你发现水温与鱼卵平均孵化时间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数据可以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 _。
(5)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 __。
四、解答题(29题12分,30题7分,共19分)
29.某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区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的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第29题图
(1)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图中Ⅰ点开始,A区稻飞虱逐渐减少。请分析找出其中的一项原因。
(3)B区施用了杀虫剂甲胺磷一段时间后:①稻飞虱的数量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为什么? ②青蛙为什么会减少?至少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4)上述调查表明:生物治虫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
30.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________;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_ __。
(2)若图1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1中的________。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_ __等。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 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1中的________。
(4)如图2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第30题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D 6.D 7.B 8.B
9.C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A 17.D 18.C 19.D 20.D
二、填空题
21.(1)bdca ③ 大 (2)营养 C (3)细胞膜 细胞壁
22.分裂 染色体 a→c→d→b
23.(1)细胞核 (2)相互依存 (3)细胞必须保持完整
24.(1)3 (2)猫头鹰 (3)绿色植物 (4)D
25.(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 丙或己 (2)自动调节能力 (3)分解者、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26.(1)表 棉花纤维 (2)C (3)①有利 ②有害 (4)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向于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5)表膜
27.(3)①若干条 ②不透光的 (4)10条 (5)阴暗
D (6)①只用一条黄粉虫幼虫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②实验变量
28.(1)水温会影响鱼卵的孵化吗 (2)鱼卵的平均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3)随着水温的升高,鱼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4)生物的生长发育受环境的影响 (5)已经死亡
四、解答题
29.(1)水稻→稻飞虱→青蛙 (2)青蛙数量增加 (3)①农药的使用毒杀了青蛙,并对稻飞虱进行了选择,存活的抗药性稻飞虱没有了天敌而迅速增加 ②农药的使用和稻飞虱的减少 (4)生物治虫的效果更好,因为这样不污染环境,也不破坏生态平衡
30.(1)戊 戊→丁→丙→乙 (2)甲 二氧化碳、水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