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2 绿色植物和人体物质与能量的代谢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9·黑龙江)植物体内,拉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2.把盛有营养液(表面滴有油层)的烧杯放在天平托盘两侧,左侧插入带有叶片的枝条,右侧枝条去掉叶片,并使天平平衡(如图)。光照4小时后天平向右倾斜。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枝条吸收了营养液
B.叶片散失了水分
C.油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D.叶片放出了氧气 第2题图
3.(2019·德州)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氧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4.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5.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6.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Ⅳ→Ⅱ→Ⅰ→Ⅲ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Ⅰ→Ⅲ→Ⅱ→Ⅳ
7.(2019·南通)科研人员研究了小麦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如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播种量越大,小麦产量越高
B.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D.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
8.(2019·青岛)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
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C.图甲曲线ce段表示呼气
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第8题图
9.(2019·邵阳)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
A.静脉、过滤作用
B.动脉、过滤作用
C.静脉、重吸收作用
D.动脉、重吸收作用
10.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第10题图
11.如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体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表示肺
12.对如图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第12题图
A.该实验可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C.用玻璃棒搅拌可使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成功,现象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13.如图表示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种植密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C.种植密度为m2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种植密度在m4之后,农作物将会减产
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结扎处下方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起来,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血流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15.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第15题图
16.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内的液体是原尿
B.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C]
C.[D]内的液体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D.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
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甲
96
0.00
0.00
1.10
1.80
乙
90
8.00
0.10
0.72
0.03
丙
98
0.03
0.10
0.72
0.03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18.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19.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他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为④
C.血液经过②③的滤过形成尿液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如图为心脏结构图,根据心脏和血管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小动脉的时候,才能够与其他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B.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B右心室,收缩力最强
C.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CDBA
D.在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c内流的血液含氧量最丰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21.(2019·泸州)如图是正常人体内某器官或结构血流情况模式图,A代表器官或结构,a、b代表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肾小球,则图中代表动脉的是________。
(2)若A为肺泡,则a内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3)若A为小肠,则餐后一段时间a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22.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放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
第22题图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___装置。
(3)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
23.(2019·南充)某生物兴趣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一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请据图回答:
第23题图
(1)观察图一,该实验可形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叶片A中非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__ __,叶片B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C、D两曲线表示同株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其中________曲线代表温度较高时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若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 _(写出一点)。
24.(2019·达州)达州市某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生产的番茄鲜嫩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为农民创收,达州市农科所做了如下研究。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
第24题图
(1)白天发生在图一中的生理活动有_ _(填图一中字母)。
(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填图二中字母),此点对应图三中________点(填图三中字母)。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_ __。
25.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四个腔,E、F表示器官,a表示物质,“→”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从F流出的是_ __。(填血液的类型)
(2)限制血流只能由A→B或C→D的结构是_ _。
(3)若a物质是食物残渣,某人E器官发炎,医生为
其臀部注射消炎药,则消炎药进入人体后到达发炎部位E器官经过图中字母所示的结构依次为__ __。(请用箭头将相关字母按顺序连接表示)
(4)若a物质是E器官形成的尿液,则从E器官中流出的血液与流入E器官的血液成分相比,_ _增加了。
26.(2019·邵阳)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Ⅱ:取2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实验过程如图:
第26题图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 __。
(2)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 _,原因是__ _。
(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_ __。
(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是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如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回答: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甲
4.8×109
140
A
乙
5.2×109
70
B
丙
30×109
150
AB
丁
4.6×109
130
B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是________,患贫血的是________,若乙需要输血,你认为三人中较合适的是________。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连续的过程,即图中A__ __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③__肾小球__的部位发生病变,尿液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是__ __。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28分)
28.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__ _。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__ __。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到达__ __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__ __。
29.(8分)近两年,酵素具有的各种神奇功效成了热门话题。酵素在科学上称作酶,它是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XX瘦身果蔬粉部分说明书如下:
产品名称:XX瘦身果蔬粉
产品成分:多种酵素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袋,40℃以下温水冲饮
产品功效:能直接分解人体多余脂肪,具有减肥瘦身功效
(1)“40℃以下温水冲饮”是因为酶(酵素)的活性受__ _的影响。
(2)产品的功效真实吗?请结合酶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30.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
第30题图
过氧化氢溶液等。
(4)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_ __;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5)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B 5.A 6.A 7.B 8.B
9.D 10.A 11.B 12.D 13.B 14.D 15.A 16.D 17.B 18.C 19.D 20.D
二、填空题
21.(1)ab (2)大于 (3)小于
22.(1)A (2)C (3)叶 提高
23.(1)2 (2)没有叶绿体 没有光照 (3)C 增加光照时间
24.(1)A、B、C (2)G f (3)上移
25.(1)动脉血 (2)房室瓣 (3)A→B→F→C→D→E (4)二氧化碳
26.(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不变蓝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淀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3)形成对照 (4)重复以上实验
27.(1)丙 乙 丁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球 血细胞和蛋白质
三、实验探究题
28.(1)变浑浊 较多的二氧化碳 (2)对照 (3)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
29.(1)温度 (2)不真实。酵素是酶,酶是蛋白质,口服后进入消化道,会被分解成氨基酸,失去催化功能,因此,口服该产品不能直接分解人体脂肪,没有减肥瘦身功效。
30.(2)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其他合理假设也可) (4)②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5)1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比2号试管快(或慢或基本相等) (6)乙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的催化效率”,答出酶的活性有最适温度或酶具有高效性其中一点即可)
课件41张PPT。阶段检测2 绿色植物和人体物质与能量的代谢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9·黑龙江)植物体内,拉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B2.把盛有营养液(表面滴有油层)的烧杯放在天平托盘两侧,左侧插入带有叶片的枝条,右侧枝条去掉叶片,并使天平平衡(如图)。光照4小时后天平向右倾斜。B第2题图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枝条吸收了营养液
B.叶片散失了水分
C.油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D.叶片放出了氧气3.(2019·德州)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氧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D4.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第4题图B5.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第5题图A6.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
A.Ⅳ→Ⅱ→Ⅰ→Ⅲ
B.Ⅳ→Ⅱ→Ⅲ→Ⅰ
C.Ⅰ→Ⅲ→Ⅳ→Ⅱ
D.Ⅰ→Ⅲ→Ⅱ→Ⅳ第6题图A7.(2019·南通)科研人员研究了小麦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如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播种量越大,小麦产量越高
B.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D.合适的播种量可以增加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B第7题图8.(2019·青岛)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
B.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C.图甲曲线ce段表示呼气
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B第8题图9.(2019·邵阳)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
A.静脉、过滤作用 B.动脉、过滤作用
C.静脉、重吸收作用 D.动脉、重吸收作用
D第9题图10.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
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
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
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A第10题图11.如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体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表示肺B第11题图12.对如图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可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C.用玻璃棒搅拌可使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成功,现象是①不变蓝,②变蓝D第12题图13.如图表示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种植密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C.种植密度为m2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种植密度在m4之后,农作物将会减产B第13题图 ★14.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结扎处下方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起来,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血流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D【解析】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橡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第15题图15.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A16.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B]内的液体是原尿
B.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C]
C.[D]内的液体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D.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第16题图D★17.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甲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尿液;乙中含有蛋白质,可以判断是血浆;丙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但有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原尿。B18.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C第18题图19.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他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为④
C.血液经过②③的滤过形成尿液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
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D第19题图第20题图★20.如图为心脏结构图,根据心脏和血管的知识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小动脉的时候,才能够与其他组织细
胞进行物质交换
B.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B右心室,收缩力最强
C.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
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
顺序是CDBA
D.在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c内流
的血液含氧气最丰富D【解析】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时候,才能够与其他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B错误;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CDAB,C错误;c是肺静脉,其中的血液是刚由肺部交换得到氧气的动脉血,含氧量最丰富。D正确。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2分)
21.(2019·泸州)如图是正常人体内某器官或结构血流情况模式图,A代表器官或结构,a、b代表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肾小球,则图中代表动脉的是____。
(2)若A为肺泡,则a内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3)若A为小肠,则餐后一段时间a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第21题图ab大于小于22.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第22题图(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装置。AC(3)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叶提高23..(2019·南充)某生物兴趣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一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请据图回答:(1)观察图一,该实验可形成____组对照实验。
(2)叶片A中非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叶片B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二中,C、D两曲线表示同株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其中____曲线代表温度较高时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若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第23题图2没有叶绿体没有光照C增加光照时间24.(2019·达州)达州市某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生产的番茄鲜嫩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进一步增加产量,为农民创收,达州市农科所做了如下研究。如图依次为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一天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1)白天发生在图一中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 (填图一中字母)。A、B、C(2)根据图二分析,农作物一昼夜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____点(填图二中字母),此点对应图三中____点(填图三中字母)。
(3)若大棚内温度降低,图二中的A点会____。Gf上移25.(2017·南充)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四个腔,E、F表示器官,a表示物质,“→”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从F流出的是 。(填血液的类型)
(2)限制血流只能由A→B或C→D的结构是 。
(3)若a物质是食物残渣,某人E器官发炎,医生为其第25题图房室瓣动脉血臀部注射消炎药,则消炎药进入人体后到达发炎部位E器官经过图中字母所示的结构依次为:
。(请用箭头将相关字母按顺序连接表示)
(4)若a物质是E器官形成的尿液,则从E器官中流出的血液与流入E器官的血液成分相比, 增加了。二氧化碳A→B→F→C→D→E26.(2019·邵阳)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Ⅱ:取2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实验过程如图:第26题图(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不变蓝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淀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形成对照重复以上实验27.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是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右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回答:第27题图(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
的是____,患贫血的是____,若乙需
要输血,你认为三人中较合适的是___。丙乙丁(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连续的过程,即图中A
和B 。
(3)假若③ 的部位发生病变,尿液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是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血细胞和蛋白质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28分)28.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第28题图变浑浊较多的二氧化碳(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到达 发挥作用,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对照组织细胞组织细胞29.(8分)近两年,酵素具有的各种神奇功效成了热门话题。酵素在科学上称作酶,它是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XX瘦身果蔬粉部分说明书如下:
产品名称:XX瘦身果蔬粉
产品成分:多种酵素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袋,40℃以下温水冲饮
产品功效:能直接分解人体多余脂肪,具有减肥瘦身功效
(1)“40℃以下温水冲饮”是因为酶(酵素)的活性受
的影响。
温度(2)产品的功效真实吗?请结合酶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答案】不真实。酵素是酶,酶是蛋白质,口服
后进入消化道,会被分解成氨基酸,失去催化功
能,因此,口服该产品不能直接分解人体脂肪,
没有减肥瘦身功效。30.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2)猜想与假设: .
。
(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其
他合理假设也可)(4)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5)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
。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第30题图1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比2号试管快(或慢或基本
相等)(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判断的理由是 .
.
.
.
.
。乙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的催化效率”,答出酶的活性有最适温度或酶具有高效性其中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