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中考复习 - 阶段检测5 运动和力 压强 浮力(课件 48张ppt 1份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浙江省中考复习 - 阶段检测5 运动和力 压强 浮力(课件 48张ppt 1份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13 12:10:45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5 运动和力、压强、浮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2.(2019·巴中)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
3.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磁铁静止不动,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B.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C.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D.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
4.(2019·盐城)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  )
A.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 B.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
C.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 D.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
5.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
8.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第8题图
9.如图所示,金属块A用细线悬挂在漂浮在水中的木块B下面,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1,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1,若将细线剪断再将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静止后金属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2,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2,则下面关系式成立的是(  )
A.V1=V2,p1=p2
B.V1>V2,p1<p2
C.V1<V2,p1>p2
D.V1=V2,p1<p2
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11.紧急情况逃生时,使用普通破窗锤产生的碎玻璃容易伤人。如图为一种新型破窗锤,使用时将吸盘吸附在窗玻璃上,然后拉长弹性绳,人离玻璃较远后松手,破窗锤在弹力作用下瞬间击碎窗玻璃而不会伤到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盘能吸附在窗玻璃上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B.若吸盘面积太小,则拉长弹性绳时容易脱落
C.锤头前端做得比较尖是为了增大压力
D.手不断向左拉动新型破窗锤的过程中,人的拉力要不断变大
(2019·聊城)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F甲∶F乙=1∶1,p甲∶p乙=1∶2
B.F甲∶F乙=1∶1,p甲∶p乙=1∶4
C.F甲∶F乙=1∶2,p甲∶p乙=2∶1
D.F甲∶F乙=8∶1,p甲∶p乙=1∶8
13.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分别倒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液体均未溢出)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2019·泰安)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当零件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N/kg)(  )
A.2×10-4m3 B.2.5×10-4m3
C.6×10-4m3 D.7.5×10-4m3
(2019·深圳)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FM<FN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30分)
16.(2019·嘉兴、舟山)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________。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_ __相反。
17.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橇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前2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此时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6秒时,拉力大小与第1秒时相比较是拉力_ 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内装质量相等、密度分别为ρ1、ρ2的液体,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液体中,都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则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1________F2,两液体的密度ρ1________ρ2;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________p2。
19.(2019·昆明)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________。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 __。
20.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其中F代表推力,f代表摩擦力。
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到摩擦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图像,如图所示,推力F由0逐渐开始增大为F0,然后一直保持不变。请比较图像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FA______fA;②FB________fB,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________最大静摩擦。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甲、乙容器中木块A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均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将乙容器中的绳子剪断后,金属块B沉底,则金属块B所受的浮力将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_______(均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2.(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不断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2019·巴中)两个完全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两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第24题图
(1)观察比较图(a)、(b)可以判断:液体________密度大(填“甲”或“乙”)。
(2)观察比较图(c)、(d)可知,自制密度计________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__ _的(填“均匀”或“不均匀”),其中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其原因是_ _。
25.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第25题图
(1)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滑块__ _时的速度相同。
②简述改进方法: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__ __,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分别向木板两个不同侧面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不滑出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2。
(2)如图乙所示,小红使滑块从同一高度的斜面由静止分别滑向木板的不同侧面,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作出滑块从侧面一端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图线________(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26题3分,27、28、29题每题7分,共24分)
26.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也成了普遍现象,一款时尚的电动独轮车,让您享受穿梭于闹市的轻松与快乐,电动独轮车代替自行车和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是时尚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图1所示,该独轮车的质量为10kg,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且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100cm2。(g取10N/kg)
(1)该电动独轮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问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第26题图
(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某物理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225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150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g取10N/kg,求:
 第27题图
(1)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鹅卵石的密度。
如图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刚好被拉直,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现将小物块P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g=10N/kg)求:
 第28题图
(1)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物块M对地面压强。
(2)小物块P的质量。
(3)小物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最多要克服摩擦力做多少功?
29.(2019·烟台)学习了密度和浮力的相关知识后,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细线、已知密度的多种液体、笔、纸等,设计改装成一支密度计。他们的做法是: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大小适度的合金块,分别将合金块完全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上密度值。再将合金块分别完全浸没在不同的校验液体中,重复上述操作,反复校对检验。这样就制成一支测定液体密度的“密度计”。(ρ水=1.0×103kg/m3,ρ煤油=0.8×103kg/m3,g=10N/kg)
(1)求合金块的密度。
(2)利用学过的公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说明,待测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关系式,指出改装的密度计刻度是否均匀?改装后密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决定密度计量程大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计算说明密度为2.0×103kg/m3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的哪个位置?
 第29题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D 5.B 6.B 7.A 8.B
9.D 10.C 11.C 12.B 13.B 14.B 15.D
二、填空题
16.(1)右 (2)相对运动的方向
17.500 不变
18.= > =
19.深 水窖上粗下细
20.= > <
21.大于 等于 不变 变小
22.等于 大于 小于
23.< <
三、实验探究题
24.(1)甲 (2)能 不均匀 自制密度计标刻度处的横截面积较大
25.(1)①到达MN ②MN(合理都正确) (2)b 相同时间内,b图线滑块的速度变化快
四、解答题
26.(1)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6km。
(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1×104Pa。
27.(1)1.5N (2)2.5×103kg/m3
28.(1)1200Pa (2)2kg (3)1.4J
29.(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G-F浮和阿基米德原理有:3.0N=G-ρ水gV=G-1.0×103kg/m3×10N/kg×V……① 3.2N=G-ρ煤油gV=G-0.8×103kg/m3×10N/kg×V……②;由①②得:V=10-4m3;G=4N,合金块的密度:ρ===4×103kg/m3; (2)由②得:F示=4N-ρ液×10N/kg×10-4m3;故待测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关系:ρ液=4×103kg/m3-F示×103kg/(N·m3)……③,由③知,ρ液与F示为一次函数关系,改装的密度计刻度是均匀的;由③知,当F示=4N时,ρ液=0;当F示=0时,ρ液=4×103kg/m3;0~4N之间有20个格,改装后密度计的分度值为:=0.2×103kg/m3;由③知,决定密度计量程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合金块的密度; (3)把ρ液=2.0×103kg/m3代入③得:F示=2.0N,即密度为2.0×103kg/m3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的2.0N位置处。
课件48张PPT。阶段检测5 运动和力、压强、浮力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
理制造的
C.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
度的增加而减小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
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C2.(2019·巴中)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C第2题图3.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磁铁静止不动,下列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B.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与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
C.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
D.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C第3题图4.(2019·盐城)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
A.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
B.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
C.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
D.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D第4题图5.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
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
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
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
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
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
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第5题图B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B第6题图★7.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A第7题图【解析】因为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相等的,A正确,符合题意;因为压强相等,由公式F=pS可知在压强p相等,受力面积S相等时,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B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则液体密度变大,木块仍然漂浮,浮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大小,即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不变,C错误,不符合题意;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则混合液体的密度减小,原来悬浮的小球将下沉,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8.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如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
B第8题图9.如图所示,金属块A用细线悬挂在漂浮在水中的木块B下面,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1,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1,若将细线剪断再将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静止后金属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2,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2,则下面关系式成立的是( )
A.V1=V2,p1=p2    B.V1>V2,p1<p2
C.V1<V2,p1>p2    D.V1=V2,p1<p2D第9题图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第10题图C11.紧急情况逃生时,使用普通破窗锤产生的碎玻璃容易伤人。如图为一种新型破窗锤,使用时将吸盘吸附在窗玻璃上,然后拉长弹性绳,人离玻璃较远后松手,破窗锤在弹力作用下瞬间击碎窗玻璃而不会伤到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盘能吸附在窗玻璃上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B.若吸盘面积太小,则拉长弹性绳时容易脱落
C.锤头前端做得比较尖是为了增大压力
D.手不断向左拉动新型破窗锤的过程中,人的拉力要不断变大第11题图C★12.(2019·聊城)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BA.F甲∶F乙=1∶1,p甲∶p乙=1∶2
B.F甲∶F乙=1∶1,p甲∶p乙=1∶4
C.F甲∶F乙=1∶2,p甲∶p乙=2∶1
D.F甲∶F乙=8∶1,p甲∶p乙=1∶8【解析】(1)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甲=GA+GB,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乙=GA+GB,故 ;(2)由 ,ρA∶ρB=8∶1,mA∶mB=1∶1,可得, ,则边长之比为 ,则面积之比为 ,因为 ,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p甲∶p乙=1∶4。故选B。13.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分别倒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液体均未溢出)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B第13题图★14.(2019·泰安)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当零件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N/kg)( )
A.2×10-4m3    B.2.5×10-4m3
C.6×10-4m3    D.7.5×10-4m3B【解析】(1)金属零件所受的浮力:F浮=G-F示=7.5N-6N=1.5N;(2)由F浮=ρ液gV排得排开液体的体积: 。由题知,零件 的体积露出液面,则 ,所以金属零件的体积: 。故选B。★15.(2019·深圳)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FM<FN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第15题图D【解析】A.小球M在甲液体中漂浮,则浮力FM=GM,小球N在乙液体中悬浮,则浮力FN=GN,由于小球M、N完全相同,即GM=GN,则有FM=FN,故A错误;B.小球M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密度ρM<ρ甲,小球N在乙液体中悬浮,则密度ρN=ρ乙,由于小球M、N完全相同,即ρM=ρN,则有ρ甲>ρ乙,故B错误;C.由B选项分析可知:ρ甲>ρ乙,两容器液面相平即容器底部深度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C错误;D.由C选项分析得容器底部液体压强p甲>p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力计算公式F=pS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甲>F乙,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30分)
16. (2019·嘉兴、舟山)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第16题图(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____。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相反。右相对运动的方向17.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橇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前2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此时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6秒时,拉力大小与第1秒时相比较是拉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第17题图500不变18.(3分)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内装质量相等、密度分别为ρ1、ρ2的液体,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液体中,都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则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1 F2,两液体的密度ρ1 ρ2;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p2。第18题图=>= 19.(2019·昆明)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____。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第19题图深水窖上粗下细20.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其中F代表推力,f代表摩擦力。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到摩擦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图像,如图所示,推力F由0逐渐开始增大为F0,然后一直保持不变。请比较图像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FA____fA;②FB____fB,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____最大静摩擦。第20题图=><2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甲、乙容器中木块A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 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p′乙 (均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将乙容器中的绳子剪断后,金属块B沉底,则金属块B所受的浮力将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均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第21题图大于等于不变变小22.(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不断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2题图等于大于小于23.(2019·巴中)两个完全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p乙;两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甲____F乙(填“>”、“<”或“=”)。第23题图<<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24.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第24题图(1)观察比较图(a)、(b)可以判断:液体____密度大(填“甲”或“乙”)。
(2)观察比较图(c)、(d)可知,自制密度计 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
的(填“均匀”或“不均匀”),其中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
其原因是 .
。甲能不均匀 自制密度计刻
度处的横截面积较大【解析】(1)(a)、(b)中密度计处于漂浮状态,故密度计所受浮力与密度计重力平衡,所以ρgV排=mg,由图可知V排甲ρ乙;(2)结合(1)问中的分析可知,自制密度计也可以判断液体的密度大小;通过对比密度计A、B可以发现,密度计的刻度并不是均匀的,并且还发现B密度计的刻度线间距较小,这是因为B密度计横截面积大,根据V=Sh可知,横截面积大的高度小,所以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的原因是自制密度计标刻度处的横截面积较大。25.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第25题图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滑块 时的速度相同。
②简述改进方法: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__________
________,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
缩相同的长度,分别向木板两个不同侧面由静止释
放滑块(滑块不滑出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
离x1和x2。到达MNMN(合理都正确)(2)如图乙所示,小红使滑块从同一高度的斜面由静止分别滑向木板的不同侧面,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作出滑块从侧面一端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图线___(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b相同时间内,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第25题图第26题图四、解答题(26题3分,27、28、29题每题7分,共24分)
26.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也成了普遍现象,一款时尚的电动独轮车,让您享受穿梭于闹市的轻松与快乐,电动独轮车代替自行车和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是时尚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图1所示,该独轮车的质量为10kg,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且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100cm2。(g取10N/kg)(1)该电动独轮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问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答案】(1)电动独轮车在20min内通过的路程是6km(2)电动独轮车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
压强是1×104Pa。★27.某物理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225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150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g取10N/kg,求:第27题图(1)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鹅卵石的密度。【答案】(1)1.5N (2)2.5×103kg/m3【解析】(1)根据定滑轮特点,由图乙得:G石=G水=m水g=ρ水V水乙g,由图甲得鹅卵石在水中:F浮+F=G石,而F=ρ水V水甲g,受到的浮力:F浮=G石-F=ρ水V水乙g-ρ水V水甲g=ρ水ΔV水g=1.0×103kg/m3 ×150×10-6m3×10N/kg=1.5N。
(2)∵F浮=ρ水gV排,∴V排=
=1.5×10-4m3,∵石块浸没,
∴V石=V排=1.5×10-4m3,∴石块的密度:
ρ石= =
2.5×103kg/m3。★28.如图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刚好被拉直,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现将小物块P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g=10N/kg)求:第28题图(1)小物块P向左移动0.4m时,物块M对地面压强。
(2)小物块P的质量。
(3)小物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最多要克服摩擦力做多少功?
【答案】(1)1200Pa (2)2kg (3)1.4J
【解析】(1)物块M的重力:G=mg=2kg×10N/kg=20N,物块M对地面压强:p=F/S= =1200Pa;(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F1=
=20N,GP=F1=20N,mP=
=2kg;(3)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 
Lmax= =0.7m 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f=F=2N 小物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最多要克服摩擦力做功:W=Fs=2N×0.7m=1.4J。29.(2019·烟台)学习了密度和浮力的相关知识后,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细线、已知密度的多种液体、笔、纸等,设计改装成一支密度计。他们的做法是: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大小适度的合金块,分别将合金块完全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上密度值。再将合金块分别完全浸没在不同的校验液体中,重复上述操作,反复校对检验。这样就制成一支测定液体密度的“密度计”。(ρ水=1.0×103kg/m3,ρ煤油=0.8×103kg/m3,g=10N/kg)第29题图(1)求合金块的密度。
(2)利用学过的公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说明,待测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关系式,指出改装的密度计刻度是否均匀?改装后密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决定密度计量程大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计算说明密度为2.0×103kg/m3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的哪个位置?【答案】(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G-F浮和阿基米德原理有:
3.0N=G-ρ水gV=G-1.0×103kg/m3×10N/kg×V……①
3.2N=G-ρ煤油gV=G-0.8×103kg/m3×10N/kg×V……②;
由①②得:V=10-4m3;G=4N,
合金块的密度:
(2)由②得:F示=4N-ρ液×10N/kg×10-4m3;
故待测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关系:
ρ液=4×103kg/m3-F示×103kg/(N·m3)……③,由③知,ρ液与F示为一次函数关系,改装的密度计刻度是均匀的;
由③知,当F示=4N时,ρ液=0;
当F示=0时,ρ液=4×103kg/m3;0~4N之间有20个格,
改装后密度计的分度值为:
由③知,决定密度计量程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合金块的密度;
(3)把ρ液=2.0×103kg/m3代入③得:F示=2.0N,即密度为2.0×103kg/m3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的2.0N位置处。
同课章节目录